慢病诊治“强基层”,身边也有好医生

2019-07-16 01:08黄祺
新民周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男科医生基层

黄祺

很多人想不到,中国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慢性病的患病率比城市更高。

5月30日举行的“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管理”论坛上,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伟伟教授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中国心血管疾病死亡在城市和农村地区都是所有死亡原因中的第一死因,农村地区死亡率为45.01%,城市地区为42.61%,农村高于城市。“中国农村慢性病的控制更加薄弱。”陈伟伟教授分析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医疗卫生强基层,是新一轮医改的重要任务。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目标,这个目标也就是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大病不出县”。

今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化县域综合医改的最新进展。至2018年,全国84%的县级医院达到二级医院水平,县级医院的门诊与住院人次明显增长,全国县域内就诊率达85%左右,正在逐步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提高基层医院的服务能力,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和社会的投入正在向基层医疗倾斜,举全国之力的形式,大大加快了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提高的速度。

“县在起航”第一周期

“縣在起航”项目第二周期将持续开展

县级医生“再培养”

“上海的一个小手术,到了这里就是大手术。”记者曾经随上海一家三甲医院专家团队到云南文山帮扶,上海医生了解了当地医院情况后感慨道。

目前,我国基层医疗面临人才不足、服务体系架构不全、队伍不稳定、医学教育推广力度不够、基本药品缺乏、资源不能共享等诸多问题。

中国大规模城镇化后,县级公立医院承担起最为繁重的基层医疗工作,他们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大量患者首诊是否正确和规范。因此,县级医疗机构能力的提升,被政府放在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为了促进县级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指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辉瑞普强支持的“县在起航”——县级公立医院医院管理及临床重点专科能力建设项目应运而生。

从2015年正式启动至今,“县在起航”项目共覆盖全国1405个县、1943所县医院,其中覆盖398个贫困县,占贫困县总数的47.83%;覆盖489家县级公立医院,占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第一阶段500家县医院的97.8%;覆盖全国县级公立医院管理者、骨干医师5000余人次,远程培训近万人。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医院评审评价研究部主任陈晓红表示,随着各地的经济发展,县医院的硬件水平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很多县医院的高楼、先进仪器等硬件设备并不比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差,但是依然发展缓慢,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医院的管理缺乏规范。

医疗技术能直接挽救患者生命,科学的管理体系则能为医疗技术保驾护航。在完成第一阶段全面提升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新形势国家政策需求,继续贯彻国家政策落地,2019年“县在起航”第二周期开启。

作为创新的生物制药企业之一,辉瑞普强一直致力于支持心脑血管疾病等慢病在县域的管理与防控。2017年辉瑞普强与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基层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方面展开了全面的战略合作。开展“县域心脑血管疾病全程管理惠民项目”,该项目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为指导,通过与试点地区地方政府部门合作,由试点地区卫生健康委或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统筹安排,在所属医疗机构实施,建立一个针对我国基层高血压及高血脂人群的“筛查-诊断-治疗-随访”并充分考虑高质量治疗药品可及性的全程管理惠民模式。

随着各地的经济发展,县医院的硬件水平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很多县医院的高楼、先进仪器等硬件设备并不比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差,但是依然发展缓慢,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医院的管理缺乏规范。

目前,辉瑞普强从企业社会责任的角度与全国27个省368个县级政府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合作,支持配合心脑血管疾病管理惠民工程,通过疾病管理、能力培养、学科建设等多种手段,切实提高试点地区基层医生心血管疾病的诊疗能力,帮助地方落实健康扶贫工作,同时有效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建设。

如今,“强基层”工作已经开始向更加基层的乡镇卫生院延伸。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于2018年决定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今年4月,宣传推进工作全面启动。围绕搭建乡镇卫生院在管理发展及慢性病防治方面的经验分享平台,有效提升乡镇卫生院诊疗服务能力的“健康强基层、筑梦新乡镇”全国乡镇卫生院院长的管理能力建设项目也正在进行中。

专家医生到基层

长久以来,男科疾病就诊率很低。正因为大家难以启齿,让各种“电线杆专家”、黑诊所有了可乘之机,曾经,男科疾病的诊治,在基层可以说是最为混乱的领域。

为了普及男性健康知识,提高基层卫生机构男科的诊疗能力,2013年10月,“中国男性健康万里行”活动启动。经过多年公众教育后,现在,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已经得到了改变。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邓春华教授介绍说:中国男科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以及社会影响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其中对于大众的观念转变影响更为深刻,中国男性同胞从不能启齿到开始寻求帮助与治疗。

患者的观念在改变,基层男科的诊疗能力也必须满足患者对于治疗的需求。面对基层男科诊疗队伍的薄弱现状,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汇聚国内优秀男科专家,集结相关社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于2019年3月倡议发起“中国男科强基层燎原工程”,向基层医疗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为广大基层男科医生在“男科疾病规范化诊治”方面提供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

“中国男科强基层燎原工程”至今已举办6场,同期召开3场执业药师教育,基层医生教育覆盖总人数700余人,执业药师覆盖总人数100余人,男科专家们的足迹遍布江西于都,广东湛江、东莞、惠州,黑龙江哈尔滨,河北承德,浙江义乌等等。

疼痛不仅是患者的一种痛苦感觉体验,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躯体和社会功能,疼痛还会影响患者对医生诊疗的满意度,增加医患矛盾。为了提高患者及医生对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促进医生疼痛管理水平的提升,达到医患双方共同的“无痛”追求,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即将于2019年7月开展“中国快速康复无痛病房标准化管理项目”。项目将邀请疼痛管理专家,到基层医院传授疼痛管理观念和技术,覆盖全国300家地市縣级医院骨科。

县级医院医生到三甲医院进修学习,专家级医生到基层传授技术和经验——通过各种形式,中国基层医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诊疗能力也正在逐步提高。

为了方便医生们日常更新知识、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一个名为“智叟医学检索系统”的工具2019年3月28日上线,系统上线后24小时之内,检索量就突破了17000人次。“智叟医学检索系统”提供的检索服务涉及心内科、神经内科、儿科、呼吸科、骨科等众多领域。系统还收录了1000余篇中英文指南共识,对于一线临床医生来说是最实用的信息。为了让更多基层医生也能方便使用检索,系统设计了强大的翻译功能,使用者可以输入中文查阅英文文献,还可以实时一键将英文翻译成中文。

2019年的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马晓伟表示,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乃是医改成功之时。待到身边有了好医生,也就是分级诊疗制度实现之日。

猜你喜欢
男科医生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最美医生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男科特效中药产品市场抢手赚钱稳定可靠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传承创新、共同推进我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事业发展——评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年会
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男科学术大会纪要
“三因制宜”论治男科病理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