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中提高智障学生购物能力的行动研究案例

2019-07-17 06:47张桂香
儿童大世界 2019年6期
关键词:收银员钱币购物

张桂香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启智学校,广东 广州 510976)

一、发现问题

人民币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的生活无时无刻不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牵连。比如:平时坐车、买东西这些都需要用到人民币。

智障学生由于大脑器质的受损,影响了他们学习知识的能力,学习的特点是易遗忘、理解能力差。智障学生思维能力比较差,对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表现较差。

对于智障学生来说,要融入社会,人民币的知识是他们必须要懂得的生活技能之一。怎样才能让学生掌握人民币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购物的能力呢?我将行动研究用于购物能力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方案的设计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1.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及学校主题内容,教师制定班级个别化教学目标

班级一共有12个学生,会认识币值和简单计算的有7个,只会认识钱币币值的有2个,不会认识钱币的有3个。教师在学习个别化教学计划后,为班级学生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情况分析,分析学生的当前能力。通过当前能力来推导学生通过学习应能掌握的能力。

本班教师在学校主题单元《我们的新校园》的“认识室场”中,将“星星超市”列为主要学习的内容之一。在本次购物学习中,A组学生能指认及付10元以内之钱数;B组学生能指认各种钱币之面值;C组学生能指认钱币。具体如下图表所示:

社会技能目标7.1.6学生能有简单之金钱概念

2.根据学校主题《我们的新校园》,教师将认识“星星超市”作为重点学习的内容之一,并共同拟定所要学习的购物方面的知识。如下:

(1)认识10元以内的纸币以及硬币的面值。

(2)学生的认识价格标价,如:2元、1角、0.2元。

(3)学生根据价格拿出相应的钱币。

3.带领学生进入星星超市进行购物活动。

在学习完购物前所需的人民币和价格物品知识后,教师带领学生进入星星超市,进行实际的操作,学生挑选自己手中足够钱币可以支付的物品。

三、方案的实施和效果反思

(一)第一阶段的实施

1.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因材施教

教师根据智障生学习记忆力差,接受能力慢的特点,教学中小步子、多重复进行角和元的纸币以及硬币的人民币币值的教学。

认识人民币面值时,按照几角、几元,让学生逐一学会辨认10元以内的人民币。进行连线配对练习,加深学生对钱币面值的记忆。

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教授认识价格时,由易到难,将价格从整角、整元开始学习,再呈现几元几角,让学生对价格有初步的了解。最后才到星星超市中进行认识价格的教学。

3.实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带学生到星星超市参观,以吃和玩来“利诱”学生学习购物知识。各种各样好吃的食物和好玩的玩具呈现在他们眼前时,班级的学生顿时沸腾起来,但是当老师询问他们“你们知道棒棒糖要多少钱吗?”、“你们知道玩具车要多少钱?”的时候,他们却答不出来。教师趁机说:同学们,星星超市的东西有很多,大家是不是都很想要?但是,我们先要知道它们的价格,才能来买。所以我们要先认真学习这些东西的价格是多少,我们才知道要拿多少钱来买。

4.视听觉兼备,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学前,教师录一段买东西的视频,在课堂中展现给学生看,学生能清楚看到买东西前要先看清价格或者询问清楚价格,再支付相应的钱。在看完后,在教室模拟购物场景,教师充当售货员和收银员,让学生进行购物。

(二)第一阶段的实施效果及反思

在第一阶段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A组学生能较快记住钱币,会认识5角,3元这类价格,但是对价格单上0.5元,2.3元,学生很难理解透彻,所以经常在付钱的时候会付错。B组学生未能自己正确的指出所有钱币的面值;C组学生由于程度较重,目标未能达到。在进入超市进行购物活动时,大部分学生未意识到自己手中的钱是否足够买想要的物品。由于学生计算价格能力方面欠缺,教A组和B组学生借助计算器等工具进行计算。本次购物过程都是由教师充当收银员和服务员,教师尝试让学生扮演收银员和服务员。

(三)第二阶段的实施

1.调整教学内容

在第二阶段的教学中,我们将教学内容调整如下:

(1)认识10元以内的纸币以及硬币的面值。

(2)学生的认识整数价格标价,如:2元、1角。

(3)认识有一位小数的价格标价,如:0.2元、1.5元。(重点让学生理解当看到0.2元的价格物品要支付2角,1.5元要支付1元和5角。)

(4)学生根据价格拿出相应的钱币。(具体在教室进行模拟教学,到星星超市进行购物练习三次。)

(5)教会学生掌握必要的技能,A组和B组学生学习使用计算器或收银机。

(6)分工合作,选择A组学生扮演收银员,B组的学生扮演售货员。

2.调整个别化目标

社会技能目标 7.1.6学生能有简单之金钱概念

3.使用图片,将抽象的知识化为直观的事物

在认识有一位小数的价格标价,如:0.2元、1.5元(重点让学生理解当看到0.2元要支付2角,1.5元要支付1元和5角。)中,教师将钱币图片和价格对应区分,如1.5元旁边贴一张1元,一张5角;0.2元旁边贴一张2角。目的让学生能理解小圆点的左边要拿元,右边要拿角的钱币。

由于C组学生能力比较弱,教师

做了一组有物品图片和钱币图片搭配一起的价格,只要C组学生能参照图片找出钱币,算是完成任务。

4.角色扮演,分工合作,增添课堂的趣味

教学中,教师尝试选择A组学生扮演收银员,B组的学生扮演售货员。让学生轮流充当收银员和售货员,体验超市购物的乐趣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购物能力。A组收银员需要找钱给对方,要学会计算。B组售货员要认识价格,会介绍物品。C组学生要找到与自己手中钱币一样币值的物品。A组学生充当小老师,带领C组学生找到一样币值的物品。

5.计算器或者收银机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1)当涉及同时买多种物品时,可以使用计算器或者收银机进行计算。教师教A组和B组的学生学习使用。

(2)学生学习使用收银机,将每一件物品条码逐一过收银机,所有物品的价格加起来,最后得这些物品的价格总数。

(四)第二阶段实施的效果及反思

第二阶段中,调整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式,学生基本能达到自己所要学习的能力。学习能力上,A组学生会认识0.2元、1.5元等有小数点的价格,并能准确拿出几元几角。B组学生也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拿出几角和几元。C组学生能参照教师给出的图片,找出钱币。

经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在超市购物课中,充当收银员和售货员,表达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学生都熟悉了购物的流程,能顺利的挑选物品,到收银处付钱。

四、总结

本次的主题活动购物能力学习,学生从刚开始只是负责购买,到第二阶段的负责超市工作人员,能更好地感受到超市购物的乐趣,深刻地了解购物过程。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学生达到的自己能力目标。

教师在经历了第一次教学后,发现了一些问题,在第二阶段及时修改个别化目标和教学方案。在此前,教师在学习了教研室组织的主题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的知识后,都运用到本次的教学中,系统宏观地控制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猜你喜欢
收银员钱币购物
钱币翻倍
我们为什么选择网上购物?
组合钱币
超市收银员
圣诞购物季
无名火
突骑施钱币和突骑施
不可错过的“购物”APP
小老鼠当收银员
洋娃娃与白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