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蔗22号在国家甘蔗品种区试百色试验点的表现

2019-07-17 03:50李文教罗芳媚黄文武何兰线
广西糖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蔗茎宿根含糖量

李文教,罗芳媚,黄文武,何兰线

(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百色分院/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百色综合试验站,广西 百色 533612)

0 引言

选用甘蔗良种是提高甘蔗单产、甘蔗蔗糖分、甘蔗品质、增加农民和制糖企业及整个产业收益的重要手段[1]。而当前我国甘蔗品种单一化问题仍相当严重,ROC系列品种仍占主导地位。新育成的品种与ROC系列品种相比,优势仍不太明显。因地制宜选育出更高产高糖高效、综合性状好的品种,并加速推广应用,是我国甘蔗产业最紧迫的任务[2]。开展甘蔗新品种区域试验,审定优良新品种,实现品种多系布局,解决品种单一化问题,意义重大[3-6]。客观评价甘蔗品种试验中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及稳产性为甘蔗品种推广提供了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7-10]。

海蔗22号(粤糖09-13)是以特早熟、高糖、宿根性能较好的粤糖93-159为母本,以中熟、高糖、高产稳产的ROC22为父本,由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海南甘蔗育种场通过“五圃”制常规杂交育种程序育成的优良品种[11-14]。按照农业部农技中心和国家甘蔗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的统一安排,海蔗22号于2015~2017年入选全国第十一轮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百色试验点严格按照试验规程完成了第十一轮区试一年新植两年宿根的试验过程,经试验观察,海蔗22号在百色生态条件下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现对其在百色试验点的田间表现进行分析评价,为海蔗22号的生产与推广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海蔗22号和ROC22两个品种(系),以ROC22为对照。

1.2 试验方法

试验在百色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那生基地进行。试验地前作物为甘蔗,黄泥土,全氮1550mg/kg,速效磷34.7mg/kg,速效钾101mg/kg,有机质2.69%,pH=7.2,地势平坦、阳光充足、交通及排灌方便。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设3个重复,4行区,行距1.2m,行长6.9m,小区面积33.3㎡,种植密度75475芽/hm2,设ROC22为对照。新植试验结束后,留两年宿根作宿根试验。采用一次性施肥,覆盖除草地膜技术种植。田间各项管理按当地大田栽培管理措施进行。

1.3 试验调查与数据处理

试验调查项目包括试验期间的田间调查(出苗率、宿根发株率、茎蘖数、株高、抽穗开花情况等)、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螟虫危害枯心率、黑穗病发病率、花叶病发病率、稍腐病发病率、黄叶综合症发病率等)、倒伏性调查、12月中旬的产量性状调查(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单茎重、蔗产量),每年11月中旬开始至翌年2月中旬每月定期对所有参试品种取样进行室内品质性状调查(锤度、蔗糖分、糖产量、空绵心情况)等。

采用Excel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以新复极差测验法(LSR)对品种间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农艺性状表现

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出苗率、分蘖率、发株率均比对照ROC22高,平均株高301cm,比对照ROC22的328cm略矮;平均茎粗2.88cm,比对照ROC22的2.64cm粗;平均单茎重1.894kg,比对照ROC22的1.735kg重;平均有效茎数为69851条/hm2,比对照ROC22的 60625条/hm2多 9226条,见表1。

表1 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主要农艺性状表现

2.2 蔗茎产量与含糖量表现

2.2.1 甘蔗蔗茎产量

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2015年新植、2016年宿根、2017年宿根及1新2宿平均蔗茎产量均比对照ROC22高,但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海蔗22号与对照ROC22蔗茎产量相当,见表2。

2.2.2 甘蔗含糖量

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2015年新植、2016年宿根、2017年宿根甘蔗含糖量均比对照ROC22高,1新2宿平均甘蔗含糖量达19.630t/hm2,比对照高30.03%,差异极显著,说明海蔗22号含糖量显著高于对照ROC22,见表2。

表2 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的产蔗量、甘蔗含糖量表现

2.3 蔗糖分表现

海蔗22号2015新植、2016年宿根、2017年宿根及11~2月的平均甘蔗蔗糖分均比对照ROC22高,全期平均糖分高达15.51%,比对照ROC22的14.47%高1.04个百分点,见表3。

2.4 宿根性表现

表3 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的蔗糖分表现

经2016~2017年两年的宿根性观察,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宿根株高为304㎝,较对照ROC22的320㎝略矮;海蔗22号的宿根发株率、茎径、单茎重、有效茎、平均产蔗量、含糖量、平均糖分等各性状表现均比对照ROC22表现好,在百色试验点表现出很强的宿根特性,见表4。

表4 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的宿根主要性状表现

2.5 田间病虫害及其他表现

经一新两宿田间观察,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枯心苗发生率、稍腐病发病率分别为4.32%和1.38%,较对照ROC22的3.03%和1.45%相差不大;黑穗病发病率与台风后的蔗茎风折率较对照ROC22低;蔗茎为实心,试验期间没有孕穗、开花的现象,抗倒性较对照ROC22略强,见表5。

表5 海蔗22号在百色试验点田间病虫害及其他表现

2.6 特征特性

海蔗22号植株较高,中至中大茎,植株生长直立,节间圆筒形,无芽沟;蔗茎均匀,遮光部分浅黄色,曝光部分深绿色;蜡粉带厚,无气根;芽体中等,椭圆形,基部与叶痕相平,顶端到达生长带;根点2~3行,排列不规则;叶色青绿,叶片较长、宽度中等,心叶直立,叶尖部弯曲,植株紧凑;叶鞘遮光部分浅绿色,曝光部分深绿色;脱叶性中等,嫩叶鞘中部有少量57号毛群,叶片老熟毛群自然脱落;内叶耳披针形,外叶耳缺。萌芽快而整齐,出苗率高,分蘖较早,前中期生长快、中后期生长稳健,有效茎数较多,宿根性能较好。对黑穗病的抗性级别为1级,抗性反应型为高抗;对花叶病的抗性级别为2级,抗性反应型为高抗[15];抗倒性强,属早熟、高糖、丰产品种。

2.7 2015~2017年试验过程中的气象分析

试验过程中,百色试验点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雨天数、年平均降雨量分别为22.7℃、136天和1271.9mm,2017年12月20日有短暂、轻度的霜冻天气,其他时期均没有霜冻灾害发生;最冷气温发生在每年的1月和2月,月平均温分别为14.6℃和15.6℃,而甘蔗种苗萌发温度一般为13℃左右[16],试点较为适宜的温度和水分,十分利于甘蔗的生长;每年的8~10月份,试点都有不同大小的台风天气,台风造成的热带风暴和连续降雨,导致甘蔗有不同程度的倒伏情况发生,海蔗22号每年的倒伏程度都较对照ROC22轻,或者没有倒伏的情况发生,有较强的抗倒特性,见表5。

3 结论

经百色试点一年新植两年宿根试验,海蔗22号的平均蔗茎产量为118.768t/hm2,比对照ROC22增产14.70%,但增产不显著;含糖量为19.63t/hm2,较对照ROC22增产30.02%,增产达极显著水平;甘蔗平均糖分达15.51%,较对照ROC22高1.04个百分点,表现为高产高糖、宿根性强的品种。具有萌芽力强,出苗高,分蘖力强,亩有效茎数多,中大茎,蔗茎实心,脱叶性好,宿根性强,抗倒伏等特点。

海蔗22号在百色试点综合性状表现突出,在2015~2017年三年的试验期间试验点基本没有受严重的低温、霜冻、冷害、干旱、热带风暴、冰雹天气灾害的影响[17],建议生产上多点布局,在易寒、易旱、易涝等区域选取不同生态环境、不同土壤肥力的地块进行不同种植模式的栽培观察,充分掌握其高产、稳定和适应性表现,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繁殖、示范与推广。

近年来,农业人工成本激增,原料蔗生产人工成本已占制糖成本的35%以上,通过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解决日益突出的劳动力矛盾作为提高甘蔗糖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已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18]。海蔗22号,具有抗倒的特性,生产上可着重进行农机农艺融合的不同地型条件下的相关配套农艺技术研究,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品种资源及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蔗茎宿根含糖量
不同甘蔗品种蔗茎纤维组分差异分析
新品种粤糖03-373蔗产量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宿根花卉在城市道路上的营造与维护
果蔗新品种桂果蔗1号
甘蔗宿根性研究I.甘蔗宿根蔗蔸形态特征与其宿根性的关系
‘南果梨’含糖量的变化
星巴克等热饮含糖量惊人
How much sugar is in a can of coke?
宿根花卉在北方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PCR检测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