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义:我的使命在江南

2019-07-18 08:07蒋玉子
现代苏州 2019年13期
关键词:陈逸飞周庄吴冠中

文 蒋玉子

岑参曾描写睡梦,说“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韦庄比较直白,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到李煜,他说“银涛无际,玉山万里, 寒罩江南树”,还感慨“总是诗人误”。白居易换了个角度,“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总之,美梦是江南,养老是江南,伤感是江南,怀旧也是江南。

“众说学习•师说”是由苏州市委宣传部、市社科联联合推出的人文社科品牌活动。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目标,邀请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大咖、杰出人物与苏州市民对话,传播主流声音,分享思想成果,启迪未来方向。

日前,“众说学习•师说”杨明义专场在苏州保利大剧院举行。国家一级美术师、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首位获得白俄罗斯最高艺术奖的中国人杨明义先生以“画好江南,是我这辈子唯一的使命”为主题,与观众分享了他四十多年的艺术人生,和他的江南情结。

以墙为纸,与画结缘

杨明义生长于姑苏水都,地道的苏州人。他从小喜欢画画,小学四年级就在美术比赛中获得第一名,于是埋下了学画的种子。杨明义回忆,家里原是开毛笔店的,他经常拿着毛笔在地上、纸上画。令他印象最深的是家里有块白墙,下雨后一块块红色、灰色的墙砖就露了出来,线条清晰。“我一看,不得了,墙上都是很好看的画面,就拿了笔照着画。这是一个人骑着马,那是一座房子,前面又是其他风景出来了……”杨明义天马行空地想象,任由各种画面在脑海中铺展,这面墙便成了他爱上绘画的起点。

杨明义正式开启绘画人生,是进入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之后。那时学校位于现在的苏州园林博物馆,在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中间。“我们常去拙政园看书、写生,每天午休的时候,到苏州博物馆去看八大山人的画、看书法,在这样的地方学习成长,条件真是得天独厚,再画不好真是太惭愧了。”

1973年11月,黄永玉一行来苏写生,他们为画画废寝忘食的创作热情杨明义看在眼里。“黄永玉、吴冠中是我最崇拜的画家,我有幸全程陪同他们在苏州写生十余天,这次偶然同行的机会让我领悟到追求艺术的信念,更了解无论社会如何变,艺术家总有发现美的眼睛。”明白了这个道理,晨昏阴晴的景致,杨明义信手拈来都能成篇。

烟雾蒙蒙寻周庄

空濛的烟雨江南经过文人墨客生花妙笔的点燃,更加令人心旌摇曳。杨明义被誉为“发现周庄第一人”。有次他在苏州博物馆办公室的玻璃台下看到一张小小的老照片:漂亮的黑瓦白墙,雾气弥漫,石拱桥下一叶船漂过。杨明义第一眼看到就觉得非常惊艳,立马临摹下来。后来打听清楚在哪里后,他决心一定要到这个有白墙、黑瓦、倒影、小船、小桥的地方去。

那是杨明义第一次和周庄打交道,当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船终于来到周庄时,他激动地一跃跳上了岸,背着照相机跑遍整个周庄。回去后他把速写画出来,很多人看了惊叹这简直就是“东方威尼斯”。“我喜欢周庄,那里太原汁原味了,每个角度都很美”,杨明义说。

黄永玉称杨明义是“到森林里找见金鹿的人”,吴冠中在撰文中评杨明义“既是版画家又是创新派画家”。他不遗余力地把周庄推荐给吴冠中、陈逸飞、陈丹青等画坛名家大咖,后来他们纷纷投入到绘画周庄、保护周庄的行列中,让周庄的美被世人所了解和熟悉。吴冠中来到周庄后曾兴奋地说:“这个地方我要待下去,好好地画水乡”。正是周庄,给了吴冠中启发,让他重新开始画江南水乡。陈逸飞感叹:“我恨不得把这个水乡买下来,真的太美了”。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就是以周庄双桥为素材创作的。从此,周庄走出国门,名扬世界。

做幸福的江南人

水乡多水多雨,是江南的魂魄;水墨恣意流变,是国画的精要;二者本不是一回事,却因“水”的姻缘,由杨明义在纸上作媒,使之嫣然化作吴地山水阴晦湿润的气候,烟波迷离的视野,以及阡陌纵横舟船往来的江南生活景观。从中可以感受到江南文化的精致美妙和纯美隽永,那也是杨明义的乡愁。

赴美十载,杨明义仍流连忘返于纸面上的故园。他始终认为最美的还是家乡苏州。“做苏州人太幸福了”,杨明义从小在小桥流水的氛围中长大,浑身上下都浸透了江南文化的气息。因此,他把画好江南当作这辈子唯一的念想和使命。

“前辈黄永玉跟我说过:一定要记得你是专业画家,一辈子都要为这个使命工作,要牢牢抓住自己的专业不放。”水乡旧观很多凋零移易,而杨明义尚在潜心洗炼水墨画境的过程中。他说,“画了大半辈子苏州,我还要画下去。我爱苏州的房子、苏州的水乡、苏州的情调。即使已经画了一辈子,我还要用自己的余生力量把江南水乡的古典韵味留下来,传承发扬好江南文化。”把乡怀与技艺倘佯在水乡和水墨之间,诚可谓得其所哉。

本刊特别对话杨明义先生

Q:您说过“画家的风格比生命还重要”,您独特的水墨画风是如何形成的?

A:我认为画家一定要去生活中寻找风格,离了生活,绘画就会迷失方向。青年时期,我就明确了绘画的宗旨,画要为我们的社会、国家、人民做贡献。

Q:您为何选择水墨,而非水粉、油画等工具来表现水乡意境?

A:近十多年描绘水乡风光的作品在风景画中为数甚多,在表达工具上水粉富丽,油画逼真,的确为江南风景画添出新的种类和生机。然而粉画的滞,油画的重,似乎与水乡景致特有的清淡空灵缺了一层内在的缘分。我小时候也画了不少水彩水乡,但总归没有这种江南韵味。

水墨是中国特有的艺术。墨就是一个黑颜色,却能淋漓尽致地表现自然美景。陈丹青给我写的第一篇文章就是《水墨水乡》,他说只有用水墨来画水乡才相得益彰。这个原因让我在坚持用水墨表现心中最好的苏州、最爱的江南上,下了很大功夫。

Q:您曾多次带吴冠中、黄永玉等著名艺术家苏州写生,这些前辈对您有什么样的影响?

A:我的一辈子很简单,就是画画两个字。而我一辈子最珍贵的是这些好老师,好朋友。我的老师是中国最好的画家吴冠中、黄永玉,我的朋友也是中国最有名、最有贡献的画家陈逸飞、陈丹青。他们都给予了我诸多鼓励和支持。

黄永玉曾对我说过三句话:第一,你要永远看到生活最美的地方。第二,画家就要搞专业,你一辈子就要为这个使命工作,牢牢抓住自己的专业不放。第三,一个人不可能不犯错,你不要怕犯错,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留美前,吴冠中亲自给我写过推荐信,鼓励我为艺术奋斗。吴作人先生在我的本子上写了很多字,告诉我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该看什么,到费城要找什么人。初到美国,陈逸飞、陈丹青帮我联系画廊经营画作来解决生计问题。这些帮助让我感动之余更努力做好一名画家。

Q:留美十二年回国后,您艺术创作上有什么变化吗?

A:我1999年回国,在美国学习西洋文化艺术,了解西方经典艺术家的经历,目的是要画出更好的水乡。以前画的水乡浮光掠影,很粗糙,留美学习后我画得更深刻了。

桥是江南水乡的特色之一,我一直念念不忘家乡的石桥。我在2006年和2007年创作了《江南百桥图》,两年间我跑遍苏州的每座桥,看了不止一次,下雪天看、下雨天看、白天看、晚上看,只为找出它最好的角度和意境。画家对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全力以赴。

Q:这么多年绘画江南水乡,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A:水乡是江南特色,我们不能丢掉。同时,艺术也要紧跟时代发展。作为文艺工作者,如果不展现时代,我问心有愧。就拿我为“苏州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美术书法作品展”所作的《今日苏州 人间天堂》来说,能够从作品中反映现代生活,反应改革开放的精神面貌,我觉得相当有意义。我年轻时在园区写生,印象中那里还很贫困。40年后,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建设飞速更新,能见证这40年的发展,这辈子真是没有白活。

猜你喜欢
陈逸飞周庄吴冠中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春江水暖
陈逸飞:如果再有十年时间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吴冠中追画
可圈可点
周庄古镇
用视觉艺术向世界表达中国韵味
陈逸飞:视觉,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