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2019-07-19 06:14王维
神州·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饭桶铁锹伯伯

王维

我工作二十年以来,教过的孩子越来越多了,可也从现在孩子的身上越来越多地感受到了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无他人,做起事来也比较自私的一面。发生在身边最典型的一件事是他们会因为午饭时多分一块肉而沾沾自喜,因为没有得到这块肉而闷闷不乐,甚至有的同学竟然委屈地哭了。起初,我只是觉得发生这样的事非常可笑,后来,我想这件事之所以发生一定有它隐藏的原因,并不是表面这么简单。按道理说,现在孩子们的家庭条件自不必说,哪个家庭不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孩子,生怕孩子受委屈,更别说是吃块肉这样的小事了,可能家里多得他都吃不下,那为什么在学校会因为一块肉而产生这么大的反应呢?究其原因,还是孩子们太自我了,心中只有自己,不能吃一点点亏,更没有为他人着想的习惯和品行,想到这里,我决定换个方式来做做,看看能不能引起孩子们的变化。

以往的午餐都是由指定的同学来分配,分的多,分的少,同学们经常产生分歧。而且剩饭,倒饭的同学特别多。虽然再三强调不要浪费粮食,农民劳作的辛苦等,可是同学们并不以为意,遇到自己不喜欢吃的菜就经常偷偷倒掉。

针对以上这些问题,本学期初,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规定以后的午餐取消专门负责打饭的同学,每个同学要根据饭桶中饭量、菜量的多少自己来盛饭。能吃多少盛多少,不许剩饭。规定一发出,同学们面面相觑,沉默了几秒钟后,大家都齐声说:“好。”就这样,新的班级公约出台了。

说干就干,第一天的午餐显得有点不同寻常。我认真地观察着每个同学的表现,只见每个孩子都小心翼翼地盛着自己的饭,尤其是到了自己最喜欢吃的肉菜的时候,也不再像以往一样斤斤计较,非要争一块肉的多少。同学们都在根据自己的食量而盛,并想着多留给后面的同学一些。偶尔有盛得多的同学,后面的同学就会小声提醒道:“某某同学,你往后看看,后面还有这么多同学呢,你少盛点吧!”这时,某某同学就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放回了还要添菜的勺子,嘴里还解释道:“哦,对不起,我忘了。”后面的同学也不介意,朝他微笑一下,算是表示理解了。站在一旁观看的我,看到这一幕,也不禁欣慰地笑了。

就这样,经过一个星期的磨合,同学们已经能很自如地自我分饭了。越来越多的,他们不是只顾眼前的一片肉了,而是能够想到身后还有好些没有盛饭的小伙伴。每个人都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而让小伙伴没有菜吃,心中有他人的同学越来越多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实行自我分饭以来,剩饭、倒饭的同学也越来越少了,同学们似乎一下子长大了。作为老师的我,自然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恰巧學校这时开展小微德育实践活动,让我们四年级同学到农业基地去实践,这里有一项活动就是农民伯伯指导我们同学如何播种。农民伯伯先给同学们介绍了农业知识,然后就把同学们带到一块田地,来示范播种过程。先用铁锹挖个小坑,然后放入豆子,最后填土。在这几个环节中,用锹挖坑对于在城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可是太稀奇了。有的同学可能长这么大还没有用过铁锹,更别说去挖坑了。一开始大家都觉得很有兴趣,跃跃欲试。可随着动手实践后,同学们的表情变得严肃了,事实并不是想象中的好玩,有的同学的手磨红了,有的同学的衣服被尘土弄脏了,有的同学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此时此刻,同学们才可能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有着更深刻的体会。

活动结束后,我趁热打铁,组织同学们召开了一次“在劳动中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在实践活动后的收获。芳芳同学说:“王老师,我以前只是知道爱惜这个词,从没想到它是什么意思,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体会到了农民伯伯的辛劳,我以后一定会爱惜粮食,不随便浪费。”小宇同学说:“王老师,我们班的同学以前总是倒掉那么多的饭,现在看来,真是太不应该了。”“是呀,看来同学们此次实践活动的收获真大,老师希望你们能把自己的感受化成行动,用实践证明你的承诺,好不好?”“好。”全班齐声回答。

果不其然,从那天以后,我们班的饭桶总是干干净净的,再没有乱倒剩饭的了,而因为一块肉而争得面红耳赤的事,好像从来没在我们班发生过一样。

教育,可能就是这样一件妙不可言的事,它悄悄地浸润了孩子的心里,从而慢慢地改变了孩子们的思想和行为,而老师,正是那个润物细无声的人。

猜你喜欢
饭桶铁锹伯伯
《和甘伯伯去游河》
“伯伯”叫错了?
千万别惹铁锹
伯伯婆婆拔萝卜
种玉米的快乐
遛鸭子
撒不出来的铁锹
快乐种玉米
白痴和饭桶
谁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