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湿病”来祛湿有诀窍

2019-07-19 09:42一辉
特别文摘 2019年12期
关键词:支招皮肤病鞋子

一辉

一到黄梅雨季,持续不断的雨水不仅让人觉得衣服潮湿、皮肤瘙痒,更是助长了许多“湿病”来袭。

身体内外皆蕴湿

1.肩颈腰腿痛

气温变化、湿度增高是造成关节炎病人局部疼痛加重的主要原因。其中,湿度的改变起着主要作用。主要原因是湿度的改变对关节周围组织影响很大,使得血管扩张、关节囊充血。潮湿的环境还会让“老寒腿”、腰肌劳损、扭伤、骨折或有手术切口的人感到不适,且容易旧病复发。

专家支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裘敏蕾认为:“祛湿是第一要务。”如果可以,最好请专业中医师帮忙辨证处方,适当进补一些祛湿的中药,如独活、威灵仙、防己、秦艽等。还有就是要加强锻炼,适当排汗也可以达到祛湿的目的。饮食上则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含有动物脂肪的食物,也可用薏米、淮山等煲汤祛湿。室内空调温度可以调到26℃~28℃,与室外温差最好不超过5℃;晚间入睡则最好能关闭空调,或控制风向,不能直接对着人体猛吹。此外,睡前坚持用适宜温度的热水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对于祛湿也非常有帮助。

2.皮肤红疹

黄梅天的温度和湿度都很适合真菌繁殖,稍不注意,人就容易患上皮肤病或使得原有的皮肤病发作。梅雨天气里常见的皮肤病主要包括湿疹、足癣、寒冷性荨麻疹等。

专家支招:如果皮肤沾到雨水,要及时擦拭,有条件时尽快用清水冲洗皮肤,特别是脚部,并保持皮肤和鞋子干爽。另外,不要光脚穿鞋子,也不要穿露脚趾的鞋子,尽量穿透气性好的鞋子和袜子,尤其是脚部有皮肤病的人,要远离雨水的侵袭,晚上回家用温热的水洗脚。

3.低氣压心脏病

医疗气象学研究发现,低气压会引起心脏病发作。暴风雨来临之前,空气湿度大、对流不通畅,心血管病患者会感觉特别“憋气”,出现胸闷和气促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天气潮湿闷热、气压急剧波动时,会引发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因而容易导致心梗、心衰、心绞痛的发生。

专家支招:对于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而言,除了要继续坚持合理用药外,还可以请专业中医师为自己开几帖养心安神的中药方备在身边,每天服用2帖,以畅通气血、维持心气。同时,还要做好感冒的预防,因为一旦感冒,抵抗力就会迅速下降,细菌病毒容易乘虚而入,若不及时治疗,往往容易引发或加重心脏病。同时,感冒也是心梗急性发作、肺心病人发生心衰或合并感染的重要诱因。

另外,梅雨季节里室内外温差往往较大,当你满身大汗地回家时,千万别立即进入空调房,特别是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自我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差,当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容易使血压飙升。

居食炼情皆“防湿”

中医认为,导致人体发病的原因主要有六淫外邪、七情内伤、饮食劳倦等因素。其中,六淫外邪就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六大淫邪之气。要让身体不“发霉”,就必须做好梅雨季节的“祛湿防病”工作,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在雨停、阳光重现的间歇,抓紧晾晒,有些小物件可以用电吹风吹干,以减少病菌。此外,为了防止蚊蝇和其他小虫传播细菌,应多开窗通风换气,能极大减少细菌或病毒的滋生。

潮湿的气候容易使人食欲不振、厌食,因此,多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材很有必要。建议用黑豆、赤豆、绿豆自制“三豆汤”,黑豆补肾益精,赤豆利尿消肿,绿豆清热解暑,三豆合起来运用,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

梅雨季的气压较低,人体血液内的含氧量也相对较低,体质不好的人会觉得有些憋闷。为了驱散这种憋闷,建议多运动锻炼。比如早上上班提前几站下车,走到办公室;不坐电梯,走楼梯;少骑车、开车,多走路;在家里认真做俯卧撑;在办公室里工作一段时间后起身动动、走走等。

黄梅天本身就比较难熬,有的人还会表现出明显的烦躁、胸闷,脾气也会变得比较暴躁,因此,更需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什么事都看开一点,预防心情“发霉”。

猜你喜欢
支招皮肤病鞋子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夏秋重护肤 远离皮肤病
潮搭支招 时髦感是这样穿出来
多么幸福
实事求是 报喜告忧 喜读《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
医美医生支招教你如何“不撞脸"
造型支招产品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