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治理看职业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

2019-07-19 09:34李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校园智慧信息技术

李志

摘 要:连接智慧校园多维度应用,构建一体化职业教育内生自循环系统。

关键词:智慧校园 职业教育

中等职业院校的智慧校园建设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热点建设时期,从国内看,统筹推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战略,迫切需要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各类紧缺人才。

从教育领域看,当今世界教育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确保包容、公平和有质量的教育,促进全民享有终身学习机会,成为世界教育发展新目标。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各级政府部门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纷纷发布了相关的要求,其中教育部印发《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规定》的通知,都对中等职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

由此可见,只有依托大数据、智能算法和算力催生的人工智能、机器智能技术,坚持融合创新,智能引领的理念,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在充分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形成不同角色的精准画像,才能够真正实现决策来源于实践,又可以指导实践的有效良性闭环,真正实现“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良性运行机制。最终建设一个应用多样化、数据统一化、管理智能化、生活便捷化的立体化智慧校园。

在新一代高速光纤网络和5G移动网络技术支撑下,以全校师生基础数据采集和对接为切入点,整合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数据,进一步规范校级数据格式,汇聚现有全校应用基础数据,形成与实际协同工作流程相吻合的数据流,进而连接智慧校园多维度应用,构建一体化职业教育内生自循环系统。

智慧校园数据治理将从数据这个层面入手,实现有效整合学校各种信息化资源,提高教科研一体化管理的整体安全保障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并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同时,也需要配合以下内容,才能保证智慧校园的数据治理的整体建设效果。

一、融合的基础环境

1.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学校实际,利用无线网、物联网、IPV6等技术对校园网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与教育城域网的互联互通,实现校园无线网络全覆盖;采用智能化的装备管理对计装备使用情况的自动追踪、管理和控制,全面保障校园信息安全。

2.感知校园系统建设。“感知校园”系统与平台是利用计算机技术、RFID、视频监控、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采集、传输、整合和处理,运用于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校园管理、人才培养和校园生活、考勤服务等多个领域,把学校打造成智能化、管理高效、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

二、创新的应用服务

1.智能化管理应用服务。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建设身份管理、考勤管理、学校资产监控与数据泄密管理、办公管理、教学活动管理、教学设备管理、教务管理和安防管理。其中,重点提供数字行政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文件流转、知识共享、信息发布、公文审批等政务活动,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重点提供数字教务管理服务,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排课、选课、评课、成绩采集等教务活动;重点提供电子档案袋管理服务,支持学生成长过程中各种信息的记录和存储;重点提供数字家校互通服务,支持家长与学校进行便捷的沟通交流。

2.智能化教学应用服务。依托“未来教室”、学校教学云平台,为教师编写教案、制作课件、批改作业和辅导答疑提供智能化服务。其中,重点提供电子备课和教研数字资源服务,支持教师开展网络协同备课,支持教师自主学习和协作研究;重点提供网络教学服务,支持教师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泛在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教育教学新模式;重点提供在线学习评估服务,支持教师对学生开展在线测评和评价管理;重点提供远程实时授课服务,支持师生开展同步课堂教学,支持校际教师间远程评课互动;重点提供教研网络社区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档案袋服务,支持教师在线互动、交流、资源分享、案例研讨等为教师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

3.智能化自主学习服务。根据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建设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通过网络空间将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极大地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并帮助学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讨论、作业、考试、拓展等创新型开放学习,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以电子书包、手机等移动学习终端为载体,帮助学生灵活利用基于统一教育资源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通过电子教材阅读、课堂笔记、课件下载和信息订阅、教学视频点播、作业下载和提交、辅导答疑、考勤信息和成绩查询、学习工具等功能,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个性化学习。

三、卓越的信息能力

1.学生能力。从学习态度与思想意识、学习方式与技能、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加强学生信息能力建设,努力让学生具有正確的信息意识,具有利用技术形成创新学习能力的意识,具有利用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能利用网络获取、储存、评价、加工和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利用各种媒体终端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交流和分享,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信息技术灵活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能安全、合法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尊重知识产权,掌握网络基本礼仪,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并能影响他人学做合格的数字化公民。重点建设学习通平台,集合课程、图书资源、报刊杂志、学习视频等学习资源。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举办专题培训。

2.教师能力。从工作态度与思想意识、教学理念方法与技能、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加强教师信息能力建设,努力让教师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具有在教学中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的意识和能力;能进行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获取、加工和集成教学资源,支持课堂教学;能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参与校本和区域教研活动;能利用信息技术记录和反思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能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对象、教学资源、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价。

猜你喜欢
校园智慧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