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经济转型中人才策略的建议

2019-07-22 09:12刘璧华山西省大同市铁一中
消费导刊 2019年27期
关键词:年鉴高技术比重

刘璧华 山西省大同市铁一中

前言:“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由此可见人才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性。2010年12月,山西省被设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开启了山西省改变以资源开发作为经济支柱、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探索。近年来山西省在人才战略上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山西经济转型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山西省经济发展现状

(一)地区生产总值

资源型经济是指依靠资源优势形成的以资源为基础和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山西省属于典型的资源型经济省份。长期以来,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资源部门持续扩张,形成了严重依赖煤炭资源的资源型经济体系。尽管在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导致了产业结构失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显现。

经济转型是山西省突破困局的必由之路。2010年12月,山西省被批复设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但由于近几年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国内经济形势低迷,山西省经济非但没有出现好转,反而出现了断崖式下滑,经济转型面临挑战。

图1 山西省与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图1(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显示,从2014年开始,山西省GDP增速迅速跌破全国水平,2015年跌至谷底,2016年开始出现回升。其中2014年、2015年、2016年GDP增速排名分别以31名、30名、30名在全国垫底。

(二)产业结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煤炭产业高速增长,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产业结构一度呈现良好发展趋势,逐步形成了建立在煤炭资源开发和初级加工基础上的重型工业产业结构。

1.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我国对三次产业有着明确划分。简言之,农业是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是第二产业,除此之外的服务业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改善民生、扩大就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图2 山西省与全国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从图2(数据来源于201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看出,山西省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总体上处于相对稳定区间,但远远落后于全国水平。

图3 山西省与全国第二产业产值比重

山西省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一度高于全国水平。图3(数据来源于201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显示,随着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自2015年开始,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已逐步由接近转为低于全国水平,2017年又略高于全国水平。

图4 山西省与全国第三产业产值比重

图4(数据来源于2018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显示,自2011年起,山西省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迅速增长,并从2015年开始超过或接近全国水平。

2.重工业及煤炭工业

图5 重工业及煤炭工业增加值比重

图5(数据由2006年至2017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整理所得)是山西省2005年至2016年间重工业增加值和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可以看出,长期以来,山西省重工业比重一直处于高位运行,即使在2010年设立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的几年内,重工业比重并未明显下降。

煤炭工业是山西省的主导产业,其增加值一度占到工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随着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煤炭工业自2013年起连续三年减重效果明显。

3.高技术产业

图6 中部各省高技术产业企业数(个)

图7 中部各省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数(万人)

图8 中部各省高技术产业利润总额(亿元)

图6、图7、图8(数据来2017年《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为山西省与中部地区其它省份高技术产业的经营情况。2000年至2005年间,山西省高技术产业从企业数、从业人员数还是利润总额方面都与中部其它省份差距不大,但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中部其它省份把山西省远远甩在后面。

表1 高技术产业生产经营情况

表1显示,从2005年至2016年,山西省高技术企业由127个增加到133个,仅增加6个,中部六省的高技术企业由1361个增加到5946个,扩张4.4倍;山西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由4.17万人增加到14.07万人,扩张了3.4倍,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由53.24万人增加到228.6万人,扩张了4.3倍;山西高技术产业利润由2亿元增加到47.1亿元,扩张了23.6倍,中部六省高技术产业利润由45.3亿元增加到1478.9亿元,扩张了32.6倍。可见山西省高技术产业远远落后于中部其它省份,与河南省更是相差甚远。

4.现代服务业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3]。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图9 山西省与全国现代服务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从图9(数据由2015年、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至2017年《山西省统计年鉴》整理所得)看出,近年来山西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特别自2013年以来产值比重大幅提高,由原来落后的状态逐步逼近全国水平。

二、山西省人才发展现状

(一)从业人员接受高等教育情况

图10 山西省大专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比重

图11 山西省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比重

图10、图11(数据由2011年至201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整理所得)为近年来山西省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与研究生学历以上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与中部地区及全国的对比情况。图10中,山西省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一直领先于中部及全国水平,说明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处于比较领先的地位。而图11反映出山西省高端人才比重一度落后于中部及全国平均水平,尽管近几年有所改观,但形势仍不容乐观。

(二)山西省人才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在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质量重于数量,结构高于质量[4]。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两者互相作用、高度协同。以资源型经济为主导的山西经济,必然导致人才要素不断向资源型产业过度集中。

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用人才产业结构偏离度来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5]:

人才产业结构偏离度=(GDP产业构成比/劳动力产业构成比)-1

总偏离度=|第一产业偏离度|+|第二产业偏离度|+|第三产业偏离度|

偏离度绝对值越大,说明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人才产业结构的效益越低。产业人才结构偏离度为正,表明人才供不应求,为负时人才供过于求。

表2 山西省三大产业人才结构偏离度系数

表2中计算出了GDP三大产业各自的产业人才结构偏离系数、总偏离系数以及各产业偏离度系数对总偏离度的贡献率。

根据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山西省人才与产业结构偏离度系数总体呈逐年降低趋势,但2017年略有回升,说明山西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在总体上逐步趋于相对合理,但仍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第二,第一产业偏离度一直为负,人才供大于求。第二、第三产业偏离度总体上为正,人才处于相对紧缺状态。

第三,第一产业偏离度保持相对稳定,第二产业偏离度有降低的趋势,第三产业偏离度为上升的趋势。说明第一产业人才与产业结构协调性既未改善,也没扩大,第二产业人才结构相对趋于合理,第三产业人才缺口呈逐年扩大趋势。

第四,经济转型过程中,产业重心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必然要求人才结构的协同匹配,人才结构偏离度的变化趋势反应了经济转型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

(三)人才创新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创新性劳动是驱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专利授权数是衡量创新活动水平的重要指标。

图12 中部省份专利授权数(件)

图13 中部省份发明专利授权数(件)

从图12、图13(数据来源于2011年至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看出,山西省在专利授权方面与中部其它省份的差距巨大。而标志创新水平的发明专利数与中部其它省份比较也令人担忧,充分说明山西省人才的创新能力存在严重不足。

三、山西省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严重依赖资源经济

资源优势使山西经济形成了“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以煤炭产业为代表的重工业仍然占据地区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体量庞大、惯性超强。转型初期呈现经济下滑,说明高度依赖煤炭资源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煤炭产业去产能依然任重道远。

同时,由于经济结构单一,社会生产要素持续向资源行业集中,把鸡蛋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遇到资源价格波动等不可抗因素,往往会给地区经济带来严重冲击,抵抗风险能力脆弱。

2.现代产业发展滞后

现代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内核,是山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山西省无论在高技术产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相对落后于全国乃至中部其它省份,尤其是高技术产业,与中部其它省份不可同日而语,差距之大令人震惊。

(二)山西人才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才储备总量不足。特别是高端人才数量与全国和中部其它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尽管山西省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总体上日趋协调,但仍存在第一产业人才过剩、第二和第三产业人才紧缺的问题,特别是第三产业人才紧缺程度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人才创新能力不足。山西省的专利授权与中部其它省份比较差距巨大,2017年授权专利数接近安徽省及河南省的五分之一,并且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充分证明了人才创新能力缺乏,成为制约山西经济转型的主要瓶颈。

四、山西省经济转型中的人才政策建议

针对山西省经济转型过程中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以建立“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制定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创造育才、引才、用才的良好环境,为各路人才在山西发展创造优良条件。

第二,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对于各行各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中的高端人才,应不惜代价,为他们在山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最优条件和最大保障,从而吸引更多高、精、尖人才到山西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和创业梦想。

第三,创新人才培养和交流机制。山西省人才储备存在行业人才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协调的问题。因此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和交流机制,为人才的“转型升级”创造条件。

第四,积极鼓励人才的创新性劳动。地区创新能力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人才的创新性劳动成果是地区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山西省需要进一步制定完善的激励政策,鼓励人才的创新性劳动,从而激发各行业人才的创新热情,不断提高山西省人才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年鉴高技术比重
免年鉴
——卯年大事件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2016—2019年全国获得“中国精品年鉴”名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国交通运输年鉴(2019)》征订单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关于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的几个问题
高技术条件下空袭与反空袭的作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