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杯移植培育油松壮苗技术研究

2019-07-22 01:48范秋实
陕西林业科技 2019年3期
关键词:移苗油松落叶松

范秋实

(喀左县林业和草原局,辽宁 喀左 122300)

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又称为东北黑松,是松科松属常绿针叶乔木。具有耐寒、耐旱等特性,是辽西干旱地区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之一[1]。但常规育苗和造林比较困难,成活率和保存率都不高。为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我们进行了1年生苗木营养杯移植培育大苗技术研究,总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材料选择

1.1.1 营养杯 为高12~14 cm、直径4~5 cm的无底圆筒形塑料杯,在杯壁周围均匀打24个直径为6 mm的圆孔[2]。

1.1.2 苗木及其处理 在苗圃地中选择地径2 mm以上、苗高5~8 cm,生长健壮、顶芽饱满、无机械损伤的1 a生油松幼苗。修除幼苗过长的主根和侧根,使主根长8~10 cm,幼苗移植至营养杯中时根系舒展[3]。

1.2 试验设计

共设3个单因素试验,每个试验的每个处理3次重复,每个重复100株。

1.2.1 不同移苗时间试验 2个处理,即幼苗移植时间分别为4月9日和5月16日。移植苗床分为上床和下床,营养土配置为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杯间填沙。

1.2.2 不同营养土试验 设置3个处理,即营养土配置为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落叶松苗土、农田(玉米地)土;苗床为上床;杯间填沙;4月9日布置试验。

1.2.3 营养钵不同排列方式试验 设置2个处理——杯间填沙与不填沙;营养土配方为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苗床为上床,分别于4月9日和5月16日布置试验。

1.3 试验布置与管理

1.3.1 做杯床 移苗前做好杯床,做床时根据苗圃地现状条件,杯床做成宽1 m、长11.5 m两种床(上床、下床)。

1.3.2 移苗 用己准备好的营养土装杯3~4 cm高,用手按实,然后将苗木立于杯的中央,使根系舒展,在苗木周围再装营养土,边装边用手按实,直至装满为止。在装杯过程中一定不要窝根。随移植苗随往床上摆,摆床时在营养杯之下铺2~3 cm厚的细沙,以便起苗和调节杯的高低,杯口要摆平,以利于灌水;根据试验设计进行杯间填沙或不填沙。

1.3.3 苗床管理 营养杯移植苗摆入床后立即采取上床喷灌下床漫灌方式浇透水,保持缓苗前床面潮湿。缓苗后浇水要根据土壤墒情而定,旱时就浇。为使苗木生长健壮耐旱,浇水次数不易过多,每次要浇透。本着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及时除草。

1.4 观测项目及方法

定期观察苗木生长情况,生长季结束后采取常规方法进行苗木生长量调查测定,指标有苗高、地径、根长、侧根数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移植时间对移植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1看出,4月9日与5月16日移植苗相比,成活率高,不论是高床还是低床,苗均高生长量、地径、根系须根数、合格苗比例都有大幅提升。由此可见,在早春土壤化冻后(15 cm左右)根系萌动前(清明前后)移植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还对保障移植苗质量、提高合格苗比例有利,此期是本地区移植苗木的适宜期,之后移植的苗木因新生根受到破坏,不能立即吸收土壤中水份,又因气温高、苗木蒸腾作用强烈成活率逐渐下降。

表1 不同移苗时间试验设计及育苗效果

注:生长季结束后(10月底)进行苗木生长量和质量调查,下同。

2.2 不同床类对移植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1还可以看出,不管是早期(4月9日)移苗还是较晚时间(5月16日)移苗,所育苗木成活率,苗木高度、地径、须根数、合格苗比例,都是上床大于或高于下床,说明在本地油松营养钵培育大苗,上床优于下床。原因主要是塑料营养杯虽然保水性强但透气性差,相对上床来说,下床营养土湿度大、通气不良,这样就极易造成下床苗木长势差。

2.3 营养土对移植成活率和苗木生长发育影响

表2显示,尽管由于三种营养土的移植苗培育时间较短,苗木生长差异较小,但配方为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的营养土所育苗木,在移植成活率,苗木高度、地径、须根数、合格苗比例等方面最好,其次为落叶松苗土,农田土最差,以1/2油松苗土+1/落叶松苗土培育营养钵油松大苗最有利。

表2 不同营养土配方试验设计及育苗效果

2.4 营养杯间填沙与不填沙对移植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杯间不填沙的苗木,移植成活率,所育苗木的年高生长量、地径、须根数都小于杯间填沙者,这是由于杯间不填沙,苗木侧根伸出营养杯后便暴露于大气中,会受到空气温度等相对较大变幅的不利影响,得不到水分养分有效供应,进而影响整个植株的存活和生长。

表3 不同营养钵排列方式试验设计及育苗效果

2.5 营养杯移植育苗造林效果

干旱年份(2016年)造林成活率1 a生营养杯移植苗平均为89.0%,1 a生裸根苗为0,尽管造林年份气候干旱,为非正常年份,但反映出1 a生营养杯移植苗在干旱情况下提高造林成活率更具优势。

4 结论

喀左县采用营养杯移植培育油松大苗,适宜的移植时间为清明前后4月1-10日,苗床应选择高床,营养土配方以1/2油松苗土+1/2落叶松苗土为好,营养杯之间填充沙土。该方法培育的油松大苗抗逆能力强、造林成活率较高,适于在干旱的辽西地区石质山造林,可以在本地或其他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

猜你喜欢
移苗油松落叶松
油松松梢螟防治技术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山西落叶松杂交良种逾10万亩
落叶松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油松容器育苗技术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邻体干扰模型在辽东油松人工林中的应用
北方油松育苗技术
浅谈半干旱地区植树造林综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