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某三甲医院2014-2016年发表论文的现状与相关建议

2019-07-23 02:11朱明星王永莲汤质如杨续兵朱晓芬马桂玉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重点学科医技医务人员

朱明星 王永莲 汤质如 杨续兵 朱晓芬 马桂玉

医学论文的质量和数量既是个人职称评定、科研水平、成果鉴定以及报奖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又是衡量医院整体诊疗技术水平和科研质量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促进医院科研工作者发表科研论文和提高论文发表水平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某市一所三甲医院2014-2016年发表科研论文的现状分析,希冀为医务人员和医院提高论文发表水平提供理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以2014-2016年期间安徽省某市一所三甲医院职工在科教处登记的论文为资料。该项统计的论文一律选择知识产权以安徽省某市一所三甲医院为第一单位,由该院职工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

1.2 方法 对该市级医院论文发表的期刊、人员、科室等情况利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论文年度分布 2015年和2016年发表论文总数分别比上年度增长24.7%和22.5%。2014-2016年,该院SCI、北大中文核心论文、中华系列、全英文等高水平论文总和占医院总篇数比例分别为6.7%、11.4%和12.3%。论文被国际著名杂志录用的比例不高。总之,近三年该医院职工发表论文总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高水平论文增长速度较快。见表1。

表1 2014-2016年医院发表论文情况

2.2 论文岗位专业分布 2015年医疗、医技和职能岗位发表论文篇数增长较快。2014年医疗岗位人员发表论文是职能部分发表论文的近18倍,2016年护理人员发表论文数量分别是2014年、2015年发表论文数的近3倍、4倍。见表2。

表2 2014-2016年发表论文按岗位专业分布情况

2.3 医疗科室论文分布情况 。2014-2016年医疗科室发表论文排名前5位的除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其他科室有所变动,但论文发表多集中在省、市重点临床学科科室。见表3

表3 2014-2016年发表论文前5位的医疗科室

3 讨论与建议

3.1 该医院科研论文发表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高水平论文数量有待提升 2014-2016年,该医院发表论文总数逐年增长,其中,SCI、中华系列、北大中文核心论文、全英文等高水平论文数量也逐年增多,2015、2016年高水平论文数量比上年度分别增长112.5%和32.4%,表明该医院发表论文无论在质还是量方面发展势头均良好,但和北医、协和等国内一流医院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建议:第一,定期组织论文撰写讲座,聘请专家讲授各学科的论文选题、设计、投稿等,提高发表论文的兴趣,指导医务人员根据论文水平合理地选择投稿杂志。第二,医院应加大激励机制,制定相关制度加大对医务人员论文撰写及发表的经费投入, 提高医务人员撰写论文的积极性。第三,购买专门的医学数据库,订阅相关权威期刊,为医务人员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增长其专业知识,提高发表论文的数量。最后,给予医务工作者一定潜心学术时间,比如通过外派到科研单位等多渠道学习提高,回来后积极整合高水平的成果,高级职称作者积极向国际权威杂志和国家级核心期刊等投稿,提高医院发表论文的质量[1]。

3.2 不同岗位之间发表论文不均,应加强不同岗位医务人员的合作 2014-2016年医疗岗位、护理岗位人员发表论文数量比药学岗位、医技岗位、职能岗位高很多,这与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性质、工作侧重点、对科研的重视程度等多方面因素有关[2]。2015年医疗岗位、职能部门、医技发表论文增长较快,这可能与当年该院医疗行业职称晋升有关,要求聘用人员必须发表文章。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临床岗位人员学历相对医技、护理岗位人员偏高,应加强临床、医技和护理岗位人员之间合交流与沟通,导向性加大对该各岗位的论文资助力度,针对性地进行科研思路和中英文论文写作培训,鼓励有条件的临床、医技、护理岗位积极向核心期刊和SCI收录期刊等投稿。对于行政科室,进行行政管理类讲座和培训,鼓励向国内期刊尤其是核心期刊投稿,应是可行之道[3]。

3.3 发表论文科室分布存在着不平衡性,应发挥省、市学科建设辐射带动 2014-2016年,医院发表科研论文数量排名前五的科室,87%的科室是该市第五周期医学重点学科。其中,神经内科近三年排名均第一,这与其2014-2015年间是省“十二五”临床医学重点培育专科,2016年该市第五周期医学重点专科,2016年冲刺省“十二五”临床医学重点学科有很大关系。因为重点学科科室共同特点是基本形成学科特色和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科研基础,而发表论文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形式。肿瘤科虽不是省、市重点学科,在2015年发表论文总数排名第5位,这可能与其科室引进一名博士有关,引进的博士作为科主任,2014年获批国家自然资金一项,对科室科研工作起了良好的带头作用。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建议发挥重点学科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学科之间的科研写作交流,按照学科的层次和规模等,结合任务管理和目标管理,促进医院发表论文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4],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导和鼓励医务科研人员开展学术研究, 撰写出更多、更高质量的论文,促使医院在发表论文的质和量上实现大的飞跃[5]。

猜你喜欢
重点学科医技医务人员
广东省“冲补强”重点学科:光学工程学科
黄山学院校级重点学科简介
——生态学
广东省重点学科:兽医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畜牧学学科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汕头市某专科医院青年医技人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医技预约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
让真诚关怀为医务人员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