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首热折射中国经济潜力(热点热评)

2019-07-23 06:17许维鸿
环球时报 2019-07-23
关键词:创板资本融资

许维鸿

中国资本市场的新板块——科创板首日交易受到投资者热捧,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平均涨幅达到140%,收盘价格对应的平均市盈率也超过了100倍,印证了中国股市的流动性依然强劲。与此同时,存量的股票——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则在交易日内几经反复后集体收跌,也引发了中外媒体的讨论:科创板到底给市场带来了多少投资标的?首日的火热是可持续的吗?

首先,市场热捧第一批科创板企业所带来的交易性机会,是中国资本市场流动性充裕的体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潜力的体现。中国持续稳健的货币政策让金融机构并不缺流动性,只是直接融资市场发展的相对滞后,让资金“堰塞湖”般停留在系统性银行,无法“灌溉”那些缺少抵押物的中小企业以及创新型科技企业。科创板的开启恰恰从战略上为直接融资提供了更多投资标的,也有助于缓解系统性金融机构面临的“资产荒”。当然,这种资产荒并非中国金融机构单独面对,至少中国的国债收益率还是正的,欧洲绝大部分经济体已进入中短期国债的全面负利率时代,缺少像中国这样具有增长潜力的国内市场,以孕育科创型企业上市公司集群。

其次,相对于欧美股市,中国股市创立时间短,散户依然是市场的重要交易力量。科创板的企业往往拥有在某个细分市场独具特色的技术竞争优势,股票估值模型比起主板企业要更加复杂,更适合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参与。说白了,投资银行、白酒、中药等蓝筹白马股,资金追求的是稳定股息以及略高于GDP增速的利润增长;而投资于科创板企业,投资者追求的是超常规增长,甚至是未来成为科技“独角兽”的可能性。当然,这种投机性更强的投资风格,也符合“高风险、高收益”的金融规律,更适合拥有专业投资团队的公募和私募基金。

再次,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

济的发展,科创型企业成为资金主流投资策略,离不开经济的转型升级。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是增量资产货币化,以房地产为代表的城镇化、辅以间接融资的商业银行再加上锦上添花的出口部门,成为资金的主流投资渠道,也取得了不菲的投资收益。随着城镇化进程进入更高阶段,出口顺差收窄,居民财富水平和平均工资收入的上涨,使得经济进入存量资产证券化阶段,也要求金融服务更加注重直接融资、更加注重自下而上地选择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企业。因此,科创板推出的战略意义,并不局限于给专业投资者更多标的,而是希望通过投资逻辑的深刻转变,引领更多资本转向直接融资,更多金融机构走出土地财政的死循环,转向对科技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基本面研究。

最后,无论是专业的金融投资者,还是关心资本市场的各类媒体,都要客观看待科创板。设立科创板不是要攀比美国纳斯达克,不必理会外界炒作所谓中国借此追求“科技大国地位”,试图“捧杀”尚处于创业期的中国科技企业集群的声音。中国经济依然处于从高度依赖地产的经济增长模式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初期,只有全球合作才能在技术创新竞争中不落伍。而且,创新型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功能建设,依然处于创业阶段。特别是主流直接融资机构——券商和公募基金,其业务面临同质化严重的窘境,市场参与者风险偏好差异化的竞争格局没有形成。

展望未来,为了让科创板发挥更大作用,除了继续捂紧“钱袋子”,避免大水漫灌式的经济刺激手段,也要加速资本市场开放,让更多民营和外资机构加入直接融资市场竞争,加速淘汰风控能力不足的券商和公募基金,真正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通过规范各类所有制上市公司现代企业治理,加速中国现代经济的建设进程。▲(作者是中证焦桐首席经济学家)

猜你喜欢
创板资本融资
科创板一周年
科创板已开通约270万权限账户
一图读懂科创板
包容不能鱼目混珠,勿忘科创板定位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书业的资本盛夏
兴业银行:定增260亿元补充资本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