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水库开挖利用料碱活性抑制研究

2019-07-24 05:57
四川水利 2019年3期
关键词:膨胀率砂砾胶凝

(四川沃土项目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都,611732)

1 工程概况及基本资料

东阳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65.5km2,河道平均比降50.9‰,多年平均年来水量4090万m3。工程开发任务是以农业灌溉、乡村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小(1)型水利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932.00m,正常库容532万m3,总库容717万m3,死水位911.00m,死库容108万m3,兴利库容424万m3。大坝坝顶高程939.50m,坝顶宽6.00m,最大坝高66.5m,由于工程地处Ⅷ度地震区,大坝按3级建筑物设计,其他永久主要建筑物按4级设计,次要建筑物按5级设计。

本工程两岸山体开挖料达10.07万m3,河床部位砂砾石开挖达6.27万m3,工程所需胶凝砂砾石骨料13.89万m3,混凝土粗骨料5.54万m3。根据室内试验得知,工程区开挖料作为骨料使用存在潜在的碱—硅酸反应危害,为解决开挖料不能利用至大坝填筑的问题,开展了本次开挖料碱活性抑制研究,通过本研究为大坝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

2 项目前期设计工作情况

2.1 坝型选择

受自然保护区和种质资源保护区等边界条件限制,在前期工作过程中开展了多种坝型比较,分别对心墙石渣坝、钢筋混凝土面板坝、埋石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双曲拱坝和胶凝砂砾石坝进行了比选,最终通过地质条件、布置条件、建材条件和施工条件等各方面比较,选择了国内先进、抗震性能好、环境友好的胶凝砂砾石坝坝型。

2.2 开挖利用料基本特性

为进一步研究胶凝砂砾石坝利用开挖料筑坝的可行性,先后开展了现场试验和室内物理力学试验,通过砂浆棒快速法对骨料在砂浆中的潜在碱—硅酸反应测定,砂浆试件时间14d的膨胀率为0.241%~0.259%,初步判断骨料为具有潜在危害性反应的活性骨料[1],骨料试验成果见表1。

表1砂砾石骨料试验成果表

3 碱活性骨料反应抑制试验配合比

为抑制骨料在混凝土中的碱—硅酸反应,通过研究不同替代量的粉煤灰对碱—硅酸反应的效果分析,得出开挖砂砾石料能否运用于工程中。本工程研究粉煤灰替代水泥含量分别为0%、30%、50%,同时考虑胶凝砂砾石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会掺入减水剂,增加了考虑减水剂的两个配合比,试验配合比见表2,试验研究结果见表3和图1~图3[2]。

表2碱骨料反应试验用配合比

表3碱骨料反应试验结果

图1 碱骨料反应试验结果

图2 碱骨料反应试验结果(粉煤灰掺量的影响)

图3 碱骨料反应试验结果(减水剂的影响)

根据试验成果可以看出,未掺粉煤灰的试件14d的膨胀率大于0.1%小于0.2%,但28d膨胀率已达到0.313%,具有潜在危害性;掺入30%粉煤灰后,7d时试件出现收缩的现象,14d、28d的膨胀率分别为0.024%、0.071%,均小于0.1%,可看出掺入30%粉煤灰对碱骨料反应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当粉煤灰掺量为50%时,试件14d、28d的膨胀率分别为0.004%、0.031%,均小于0.1%,说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碱骨料反应的抑制效果增强。掺减水剂的试验结果表明,减水剂的掺入使试件前期的膨胀率增大,后期膨胀率减小,对长期碱骨料反应的抑制有利;粉煤灰掺量50%、减水剂掺量0.7%的试件,28d膨胀率为0.022%,为所有配合比中的最小值。综上,粉煤灰掺量30%以上,可达到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效果,减水剂的掺入对抑制长期碱骨料反应有利。

4 结论

通过开展粉煤灰不同掺量的配合比试验,可知本工程利用当地开挖砂砾石料作为筑坝材料是可行的。通过调整坝体结构来适应胶结砂砾石的材料特性,充分利用当地开挖料,即节约了工程投资,又为大坝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还减少了弃渣对环境的影响,为胶凝砂砾石在水库大坝的运用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总结。

猜你喜欢
膨胀率砂砾胶凝
不同品种的掺合料对骨料碱活性的抑制作用
化学改良红黏土作用模型研究
煅烧高镁磷尾矿制备硫氧镁胶凝材料
一种基于胶结因子谱的砂砾岩胶结程度的判定方法
基于复合胶凝材料的CO2矿化养护实验研究
多元胶凝材料体系对RPC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砂砾石地基上土石坝的渗流控制
油气井用合成树脂胶凝材料研究综述
强化木地板吸水厚度膨胀率测试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浅谈天然砂砾石路基施工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