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型企业的银行信贷业务分析

2019-07-24 10:33陈方玉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银行信贷信贷业务中小企业

陈方玉

【摘 要】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中小型企业占据很大一部分比重,虽然他们具备大企业那样的影响力,但其所发挥的作用和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备受关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型企业银行信贷业务也发生很大转变,下面文章就以此为基础对银行信贷业务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企业;银行信贷;信贷业务

中小型企业的运维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稳定性,即使在资金充足的条件下,也可能因为管理人的错误决策而导致企业“死亡”,在此条件下首先使得企业管理人负债,其次因为企业死亡,管理人负债后的偿债能力大幅度减弱,相应在银行角度上,其贷款回收的难度较大,所以信贷业务对于企业、银行双方都存在风险,而这些风险事故在现代银行风险管理规定条件下依旧频发,所以有必要对银行风险管理规定进行创新优化。

一、互联网信贷业务的发展优势

互联网信贷改变了传统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局面,摒弃了复杂的授信体系、繁琐的业务手续以及冗长的审批流程,极大提升了信贷资金融通效率,其主要优势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应用大数据的优势。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结合所带来的大数据应用对金融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来越明显,应用大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消费信息、行为偏好、关联关系以及信用记录,与传统信贷流程相比,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有助于银行更加全面地了解客户。第二,面向大众客户的优势。与传统银行奉行“二八定律”不同,互联网信贷恰恰能凭借其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的特长来营销和维护大众客户,弥补了银行人力资源有限、营销触手有限的短板,满足了多层次全方位信贷扩张的需要。第三,发展普惠金融的优势。传统银行“重担保”的风险控制特征使得资金力量弱、固定资产少的个私经营者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而互联网信贷使银行能够掌握客户日常交易数据和交易对手信息,及时分辨市场需求和目标客群,拓宽了普惠金融客户来源;且互联网信贷的沟通成本、交易成本极低,更容易在产品、服务、流程等方面实现创新,从而突破普惠金融业务发展瓶颈。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

(一)自身规模较小

中小型企业自身规模较小,在财力、人力等方面都有欠缺,无法较好进行经营风险分散,其较小的规模也无法在单一商品上抗争大型企业。除此之外,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较大型企业来说较弱,缺少大企业的管理制度与人才资源,内部制度不完善不能保证其像大企业一样运营。大型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且偿债能力也优于中小型企业,这使得大型企业的贷款安全性较高,有较低的违约风险,企业家信用较高,企业负债能力较强,这些都是银行偏爱贷款给大型企业的原因。中小企业一旦负债过高,由于缺乏较强的贷款抵押担保能力,会较易造成违约风险。多方面来看,中小型企业在银行信贷中不占优。

(二)银行信贷支持力度弱

目前中小企业的存量约5万亿,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企业仅占1%。由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需要资金,而从银行等金融机构筹资比较困难,他们就选择了不具有法律保障的民间借贷市场筹措资金,有的地区民间借贷出现了比较繁荣的景象。民间借贷利率高,借款运作成本比较高,中小企业采用民间借贷方式融资与从银行贷款融资比较会失去成本竞争优势,大多数企业采用企业自身信用作为担保,财务风险非常大,不利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中小型企业未能及时适应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

国家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场趋势的改变也促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向中高端方向改变。针对这些改变,金融行业都普遍加强了风险监管的力度,越来越多的银行倾向于将资金贷给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创新含量高的大型企业。对于传统的中小型企业而言,外源融资渠道更为艰难。同时宏观经济的变化导致各行各业市场竞争激烈,进一步加大了中小型企业经营和盈利的难度,广大中小型企业未能及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身业务模式和经营模式,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就会加大自身经营的风险,从而增加外源融资的难度[1]。

(四)我国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定价方法不合理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定价通常是以中央银行发布的基准利率为基准进行点数的浮动,具体浮动多少依据企业的信用等级、贷款额度、贷款期限和担保方式等决定。这种利率加点的定价模式单一,针对性不强,中小企业内部经营状况、行业前景、发展形势、项目风险都是浮动点数需要考虑的因素。定价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商业银行在贷款定价实行单一部门全权负责,但是贷款定价涉及多层面因素,需要多部门沟通协调反馈,这种定价管理模式会使决策部门与执行部门出现脱节。

(五)互联网风险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时间短且迅速,使得相关制度体系并未建设完善,该行业缺少起到实际监管作用的监管体系,违法事件层出不穷,最终损害了国家和用户的切身利益。传统金融可以线下对用户信息进行审核,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风险,由于互联网金融的虚拟性较强,双方无法在网络上直接完成信息的审核,导致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所以违约现象时常产生,加之第三方交易平台的不断参与,使得互联网金融交易会产生更大的交易风险。因此,重视信用风险,减少未经审批进行的交易,杜绝不符合制度未授權的交易,严禁泄露用户信息转移内部资金,禁止利用第三方交易平台盗窃用户信息,提前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最大限度的规避信用风险尤为重要。

三、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型企业的银行信贷业务发展策略

(一)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主要是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依据历史的数据对主体的违约风险进行相应的评定,通过中小企业过往的交易记录,对其时效性,完整性进行细致的分析,进而对其偿债能力进行有效的评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中的信息共享机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但却不足以进行大数据信用管控,大数据信用相关公司应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拓展与研究,加强信息技术与其工作的衔接,使两者相互融合,完成大数据对信用评估工作,保证P2P平台发展的稳步前行。在发展自身技术来完善征信体系的同时,更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以及金融机构的支持来加快完善征信体系建设[2]。

猜你喜欢
银行信贷信贷业务中小企业
中国农业银行河北省分行信贷业务尽职免责规定
外债及其他信贷业务
金融机构“精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和风险管理研究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
战略引资和网点规模对银行信贷竞争的影响
当前我国钢铁业的困境与银行信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