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膜电解槽泄漏着火原因分析

2019-07-25 10:16
中国氯碱 2019年6期
关键词:电解槽垫片软管

韩 松

(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氯碱厂,山东淄博255411)

近年来,随着电解槽技术的不断进步,零极距电解槽在各烧碱生产厂已全面普及,进行零极距改造后的电解槽运行电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全新零极距电解槽基本都运行在6 kA/m2。自2005 年氯碱行业较集中的产能扩张算起,多数氯碱厂的电解槽都已运行10 年甚至15 年以上,大多都进行过一轮或者数轮的电极更新、零极距改造。随着装置运行年限的延长,装置内设备、管线、阀门、垫片材质劣化等带来的问题逐年增多,在高电流密度的运行条件下,电解槽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的电解槽泄漏问题困扰着不少氯碱企业,也是电解装置最危险的事故之一,电解槽泄漏将引发连电着火、氯气泄漏甚至爆炸事故的发生,在当前安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态势下,需要重点关注和预防电解槽的泄漏问题。

本文以旭化成和北化机这2 种电解槽为例,重点对电解槽泄漏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泄漏的处置和如何预防进行探讨。

1 泄漏原因分析

1.1 垫片方面的问题

(1)软管O 型垫片的泄漏

旭化成电解槽阴阳极入口、出口的O 型垫片是通用的,要求垫片能同样耐受氯气、碱和电化学腐蚀。在某装置,曾出现O 型垫片生产厂家配方失当,上线后短短几天就发生大面积泄漏的情况。拆检发现阴极侧出口O 型垫片腐蚀明显,橡胶发粘,一些带碱的O 型垫片因掉落在挂臂之间没有清理干净,在送电时还出现连电拉弧的情况。

(2)槽框垫片

一是橡胶垫材质和配方的问题,不同厂家的垫片在使用寿命上有明显差距的。部分厂家生产的阳极槽框垫片在使用到2 年半以上时,四氟层包覆的橡胶已腐蚀殆尽,在阳极出口和槽框底部位置,因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腐蚀情况格外严重;二是粘贴位置误差太大,正确的粘贴位置见表1。

槽框垫片粘贴位置不当,对应位置的离子膜容易出现盐泡损伤,后期阳极垫片腐蚀到一定程度时,也会对顶部气泡的释放造成影响。

表1 正确的粘贴位置

因旭化成槽框垫片在粘贴前需要人工抻拉,力度不好把握,同时阳极垫片粘贴位置不当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这会造成日后运行过程中,垫片密封位置腐蚀加剧,离子膜的泄漏也多在这些部位发生。

1.2 软管螺母

在旭化成电解槽操作手册中,要求每次长期停车时都要对全槽螺母进行紧固。实际现场管理中对此容易疏忽,当电解槽运行五六年以上时,问题逐渐显现。阳极出口螺母外观上普遍出现锈点,严重的螺母会出现裂纹、渗漏液;阴极出口螺母在丝扣处会有结碱。这种问题巡检比较容易发现,虽然需短停处理造成负荷波动,但一般不会发展成大的问题。

1.3 电极问题

(1)电极改造/更新的施工质量

当电极使用7 年左右时,因活性涂层的损耗电压会有明显的上升,各厂都会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电极更新。此时厂家的施工质量尤其是在细节的处理上非常重要。阳极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不平整,因焊接应力问题极网在肋条间出现波浪起伏;焊点过大有明显凸起。阴极出现问题主要是:弹性网厚薄不均、活性网与弹性网贴合不紧密、在四周边缘处弹性网未铺满、电极四周的折边处有折痕不平整尤其是四个角的位置。以上施工缺陷在日后的运行中,将会造成电流分布不均匀、膜局部受力大、局部过热等问题,进而造成离子膜损伤。

(2)新槽投用前电极的检查

新槽投用前,除检查(1)所述问题外,还要用手稍稍用力抚摸电极表面,感受并检查阳极网的毛刺和阴极网的断丝,并予以磨平和剔除。此项工作需逐片检查,且不能漏过极网的每一个部位。

1.4 单元槽击穿

这种情况最为危险,也曾在电解槽上多次发生。但事故发生后电解槽经过停车、水洗,已无法复原到原始状态,打开后检查除了能看到击穿的孔洞,难以查到根本性的问题。但综合各种现象,确定

单元槽断流应为以下2 种原因。

(1)盐水中Na2CO3含量偏高,单元槽加酸后气泡夹带量增大,而21#、39#阀处排气不足,造成实际进入单元槽盐水量小;(2)杂质堵住了盐水入口软管或分布管的小孔。堵塞发生后,发现有粘稠、团状物质堵在入口软管接头处,因堵塞物较大,造成出口不溢流。若该物质较小,堵塞单元槽底部进料分布管的小孔,这种问题就无法发现了。这时,阳极室内部盐水浓度分布极不均匀,局部可能会低于淡盐水浓度的下限,再碰上有薄弱点的离子膜或者不均匀的电流分布,击穿事故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上述的电极缺陷,尤其是弹性网的断丝未被检出,在某种异常工况时扎透离子膜,造成小的电流短路、高温使膜的孔洞变大,继而发展扩大成击穿事故。

2 电解槽泄漏后的应对

电解槽出现泄漏后,该公司曾在应降流除槽还是联锁停槽上出现过争论,经过数次事件处置和评估后,已形成统一认识:应立即联锁停单槽,并尽快将单槽切除。无论泄漏大小,这是隔离风险、杜绝火灾爆炸事故、将影响面缩至最小的最佳方案。具体作法是:现场第一发现人将情况与中控室简单沟通后,迅速将单槽盐水或碱入口手阀关闭,待联锁发生后,如果未发生连电击穿或者着火,可再打开阀门进行规定时间的置换,按正常程序停槽水洗,否则应继续向下操作,关闭另一侧物料的进口→关闭阳极、阴极液相出口→关闭阳极、阴极气相出口→阳极、阴极同步泄压→分别加高纯水至单元槽阴阳极出口溢流→排液水洗→膜试漏→拆解检修。

单台槽的联锁停车,只要控制得当,不会造成全装置的停车。上述步骤,操作时注意控制好阴阳极压差,不会造成离子膜大面积的损伤。是经过优化和实际检验的可行方法。

3 电解槽泄漏的预防措施

(1)选用行业内知名厂家的O 型垫片和槽框垫片,经数年运行考查后固定下来,不要轻易更换厂家。如今随着离子膜性能的提高和盐水精制技术的进步,离子膜的使用寿命已超出垫片使用寿命,垫片的选用和正确粘贴是一个非常关键而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2)螺母应严格定期紧固,连续运行半年以上的电解槽,只要有停槽机会,就应进行全槽螺母紧固。使用2 年以上的O 型垫片,只要因检修等原因拆卸软管螺母,不管O 型垫片状态如何都应换新。使用15 年左右的阴阳极出口软管,因螺母及丝扣或多或少有锈迹,往往紧固时虽然力矩到了,但因丝扣卡涩O 型垫片可能并未紧固到位,应视情况进行有计划的逐批更新。山铝氯碱厂将旧软管截断,更换螺母后重新热熔再利用,在修旧利废上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好方法。

(3)在换膜或者电极更新时,阳极入口集管应拆下,用专用工具对内壁进行彻底的清洗。经多年运行后,集管内壁会附有黄色粘稠物质,集管的入口滤网不能拦截这些物质,正常的盐水循环、水洗也无法清除,会造成单元槽底部入口分配管甚至盐水入口软管堵塞、单元槽盐水断流。

(4)新电解槽投用前应严格进行质量验收,检查每一片单元槽电极的平整度和毛刺、断丝。电极更新时,拆下旧网后入口集管的检查和冲洗要列入检修内容。

(5)加强巡检,尤其是单元槽出口软管的流动情况,颜色异常、流量异常都应检查单元槽电压、对应入口软管的温度并持续跟踪。只要巡检及时、到位,几乎所有的电解槽泄漏是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的。

(6)建立离子膜定期查漏机制,即便是单元槽各项指标看起来都很正常,因为针孔膜在零极距电解槽上运行非常危险。如果装置运行非常平稳,负荷变化和非计划停车很少,应一年查漏一次,否则应适当增加次数。查漏可利用装置低负荷机会或其他机会检修,这样能大幅减少装置生产动态。

(7)制定电解槽泄漏应急处置方案,完善细节,定期演练和修订。

4 结语

零极距离子膜电解槽已在行业内全面普及,相关的技术和操作方法也已成熟。保持敬畏之心,把握关键环节,持之以恒做好细节管理,是避免电解槽泄漏事故的根本。

猜你喜欢
电解槽垫片软管
碱性电解槽成本最低
扩大电解槽规模可将绿氢成本降低15%
柔性石墨金属齿形垫和缠绕垫力学及密封性能试验对比研究
软管式液压隔膜泵的研发与应用
非石棉密封垫片泄漏率预测及缺陷分析
微重力水电解槽两相热流动与水量分配数值模拟
中班科学区游戏活动设计:软管传声筒
新型装卸软管耐压试验方法探讨
液压制动软管设计探讨
具有复合内抽芯机构的电解槽盖模具设计与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