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下一季:讲亚洲故事

2019-07-25 01:36不小可
新民周刊 2019年28期
关键词:订户内容

不小可

《西部世界》是近年来HBO的爆款之一。

《权力的游戏》烂尾了,但这并不妨碍它霸屏长达8年,名垂电视青史。

这也不是HBO第一次出爆款了,或者说开播47年来,HBO始终就和“爆款”“神剧”“话题”联系在一起。《权游》之后,《西部世界》《利器》《切尔诺贝利》又再度见证神剧的诞生。

所以它才有底气喊:“It's not TV, It's HBO!”(这不是电视,这是HBO!)

这句口号背后,HBO拥有超过1亿的全球订户,年营收额超过50亿美元,俨然是全球最大的付费电视频道。

现在,它又将视线转向了亚洲,转向了中国。

外国电视台怎么讲好“中国故事”?令人好奇,令人疑惑。

不急,这故事的开头呢,还得回到47年前,慢慢说。

47年前,一个搅局者

谁又能想到,这家以盛产“神剧”著称的有线电视台,首播当天的第一个节目却与影视剧毫无关系——1972年秋天,一场纽约游骑兵队(Rangers)和温哥华加人队(Canucks)的冰球比赛,拉开了HBO的历史帷幕。当其时,它还只是宾夕法尼亚州的一家小型有线电视网络,订户数目不到400个。

Home Box Office,这是HBO的全称,看起来平平无奇——家庭影院频道。它就像是宾馆酒店付费点播电影的家庭客厅版延伸——付了费,就可以在家看电影。

如今回看HBO创业时的举步维艰,就仿佛看到十多年前互联网2.0时代中国视频网站的草创——在卫视霸屏的大环境下成为搅局者,不仅势单力薄,还胆敢收费。和腾讯(云视听)、爱奇艺(奇异果)、优酷(酷喵)等发展了数年之后才发起会员付费的小心翼翼不同,HBO一登场就是付费频道,而当时包围它的美国主流无线电视台更是厉害:NBC、CBS、ABC……老大哥NBC已经成立了46年,横跨美国东西海岸市场,有61个频道。就在这样三足鼎立的势态下,HBO大胆出世,成为全球第一个付费电视频道,十足是一个搅局者。

結果可想而知:三大台吃肉,HBO跟着喝口汤,有时还是冷的。

谁会放着免费台不看,选择成为HBO的订户呢?答案可不是“电影迷”,而是“接收不到免费台的人”……电视诞生之初,信号大都从纽约发射出去,由于时差的存在,西海岸就不方便观看纽约的直播节目;而在一些更为偏远的地区,电视信号无法到达,就只能靠有线电视网来拉电缆到户。

HBO开播一年后,订户从400个增加到了8000个,依然是无线台观众的零头。而它的第一次爆发式增长,也许要感谢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

1968年,美国电影协会(MPAA)开始推行电影评级。而在电视领域,无线电视台也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牢牢限制之下。相对来说,有线电视网因为没有使用公共无线电波,内容都可以自行决定。电影院、无线台看不到的“限制级”,在HBO都畅行无阻。

“在客厅收看一刀未剪的影片”成了HBO最大的噱头。午夜成人电影让HBO的订户一年后从8000暴增到5.7万,再过一年更是突破10万。HBO开始盈利了。

内容为王,自制内容,这是HBO 创业之初已有的“觉悟”。

不过,这并不是一家有了些蝇头小利就开始坐收渔利的“小电影”电视台,在获利和扩容之间,HBO选择了后者——1975年,HBO决定采用卫星转播,大手笔投入650万美元签下5年的卫星租约,从区域性的电视网,迅速覆盖全美。

事实证明这个投资超值——到1975年年底,HBO的订户已经接近30万,覆盖全美16个州。此后两年,订户更是突破百万。

给小众,上一份独特的菜单

“但科技只能为HBO提供一种媒介。”在HBO工作了27年的小比尔·梅西在他的《HBO的内容战略》一书中写道,“公司的市场营销人员常常说:你必须将他们(潜在顾客)争取过来,但在把他们争取过来之后,还必须有东西给他们看。”

内容为王,自制内容,这是HBO创业之初已有的“觉悟”。1982年,HBO在创业十周年的纪念文章《HBO:10岁了》中同样写道:“如果公司提供的产品不够好,就算有最动人的市场营销、最高效的销售体系和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终也是徒劳无益。”

然而在订户稀少、经济实力薄弱的时候,想要打造好的内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开始,HBO能招徕的影视人才,大都也是其他电视台或者大制片公司挑剩下的。同质化竞争显然是吃亏摆在眼前,HBO在寻找他们的切入点,而且,找准了。

和中国视频网站草创期依靠“短、平、快”的轻喜剧迅速拉拢年轻互联网用户的做法截然相反,HBO把“自制”工程的开端,定位在了——中老年人。

70年代末,当好莱坞还在拍摄青少年喜爱的大片的时候,HBO发现:针对中老年人群的电影不足。于是,他们相继拍摄了《泰瑞·福克斯的故事》《曼德拉》《萨哈罗夫》等传记片。《泰瑞·福克斯的故事》讲述了加拿大年轻人Terry Fox的励志故事——他因为骨肉瘤而失去一条腿,但生性爱运动的他,却并没有因此放弃,反而戴着义肢开始跑步,每天都要跑一个马拉松的距离,以此来为癌症研究筹款,他称之为“希望的马拉松”。这个举动很快得到全加拿大的瞩目。1981年6月,泰瑞去世,1983年5月,《泰瑞·福克斯的故事》就上映了。1994年,他的这段非凡故事还被著名的《阿甘正传》借用,而在1983年,HBO的第一版传记口碑也相当不错。

填补市场空缺尝到甜头的HBO一度与电影巨头哥伦比亚影业和电视巨头CBS合作,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制片公司“三星影业”,当时的想法很完美,三家联合制片,哥伦比亚获得院线收益,CBS获得无线电视网播映权,而HBO获得有线电视网播映权。

然而搅局之人再来,只是这次换成了——录像带租赁。分级制度带来的红利被蚕食,三星影业没能坚持几年就散伙了。

奔驰在高速路上的HBO遇到了一个弯道,而牢牢把住方向盘的,是HBO新来的CEO迈克尔·富克斯。在他手中,HBO的内容原创战略得到进一步加强——不仅原创,还要分众。

“无线电视网的附属电视台就像是连锁快餐店,不管是在旧金山还是在纽约,进到任何一家麦当劳,你身处的是同样的环境,看到的是同样的菜单,吃到的东西也是同样的味道。但每个独立电视台有其独特的菜单,也有独到的风味。”小比尔·梅西写道,“他们没有试图去尽最大可能争取最多的观众,也没有打算拿尽可能多的时间去取悦数量最大的观众群……HBO创造了一个为小众群体拍摄节目的样板,对此,有线电视世界现在仍在效仿。”

从传记片那里继承来的对历史的重视成为HBO的一大看家法宝。与此同时,对于社会新兴话题,比如艾滋病、青少年自杀、同性恋、性教育等题材,HBO也迎面而上。从80年代中到90年代,他们拍摄了《特工情报网》(Yuri Nosenko),讲述FBI历史上最大的双面间谍事件;拍摄了探讨儿童和枪支的《重案实录之军火少年》(Strapped);拍摄了美国法律史上著名的罗伊诉韦德案,用《性控诉》(Roe vs. Wade)探讨妇女堕胎权利——2018年这个案件还被翻拍成了电影《推翻罗伊诉韦德案》,可见20多年前就涉足此类题材的HBO确实走在了前列。

重视原创,尊重原创,也懂得原创,这样的HBO逐渐对影视人才产生了吸引力,HBO的创作团队,很快就不再是大公司“挑剩下的人”。

内容,还是内容

迈克尔·富克斯任职10年之后,杰夫·比克斯接替了他的位置——十年一换将,在电视界算得上很慢。而正是這个“慢”,让HBO免于因管理层更新频繁而朝令夕改,能够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创战略,新来的CEO也来自HBO内部,每个CEO都是HBO的资深员工,懂内容才能做好内容。

杰夫·比克斯继承了原创战略,也对原创进行了微调——把重心从自制电影,转向自制电视剧,因为在他看来,“红火的电影和纪录片似乎可以创造许多话题,但只能在某个月内吸引到大量的观众,不能保证在下一次播出时也能吸引到数量可观的观众。因此,电影和纪录片并不能培养持续的品牌忠诚度。但当电视剧开播后,也就意味着会有一群观众周复一周前来观看”。

在英语地区突破亿级用户之后,还能去哪里为订户增量?HBO和对手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亚洲。

大招放出,HBO由此进入全盛时代——《欲望都市》《黑道家族》《六尺之下》成为90年代三大爆款——《欲望都市》第一次大面积展示纽约都会女性的情(性)欲,《黑道家族》讲意大利裔黑手党,《六尺之下》更大胆触碰“事死”的殡仪行业,一时间黄暴禁忌全齐了。

HBO一仗成名,坊间从此赐匾:“It's not porn, It's HBO!”(这不是小黄片,这是HBO!)被恶搞的HBO不以为意,依然我行我素,十年间又再造新的三大爆款《真爱如血》《衰姐们》《权力的游戏》,依然很黄很暴力,但又不只是黄暴。尤其如果将《衰姐们》与《欲望都市》对照来看,堪称女性性意识觉醒的1.0与2.0时代,1.0若是觉醒探索与享受,2.0就是空虚厌倦与怀疑。

爆款的另一大特征就是影响后来的创作——《黑道家族》至今仍被视为电视史上的经典传世之作,而他戏剧性的结尾:10秒钟的黑屏,后来也被美剧《人人都恨克里斯》模仿以示致敬。(当然,这部美剧的片名也是在向HBO的长寿喜剧《人人都爱雷蒙德》致敬。)

爆款频出是有理由的,HBO重质不重量,据小比尔·梅西统计,“创建以来一共出品的电视剧不超过200部、迷你剧不超过30部”,加在一起可能都不如中国电视剧行业一年的产出多。别说不跑量,HBO连收视率都没有那么重视——砸重金拍好的内容,放权给创作者自由创作,产量和收视率都不进入KPI考核体系,如此地“钱多事少不考绩效”,才是创作者的天堂。

出现在HBO编剧名单里的不乏大咖:《六尺之下》就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美国丽人》编剧Alan Ball的力作;又比如《社交网络》编剧Aaron Sorkin,为HBO打造了话题爆款《新闻编辑室》;Martin Scorsese的《大西洋帝国》横扫艾美奖;Louis C.K.也为HBO写过喜剧《幸运路易》。

2019年,《切尔诺贝利》拯救了《权力的游戏》的烂尾,但《切尔诺贝利》一剧争议也不小。

当然,因为出了名的黄暴,HBO也没少收投诉信,而他们曾经对此的回复是:“您好,我们频道只负责播放电影。您在本频道看到的就是电影本身的样子。”

有意思的是,在HBO刚刚开始触碰禁忌话题和裸露画面的时候,无线电视网还显得像个纯情少女;而时过境迁,现在无线电视网出品的美剧的裸露、血腥和暴力程度,大概也不输于HBO吧。

下一季,讲亚洲故事

从全球第一家付费电视频道,到全球最大的付费电视频道,HBO一路走得都还算顺遂。但是眼下,它再次遇到了搅局者——互联网流媒体。

最著名的莫过于奈飞(Netflix),和HBO初创时相似——级别轻量,野心大量。奈飞也有三件宝:更便宜、省流量(先进的技术让用户便于在手机、平板等终端观看视频)、整季一次性放送大法好。

而一心盯着内容的HBO在流媒体上的动作略滞后——奈飞1997年登场,彼时还是一家在线影片租赁提供商,HBO可能不以为敌,迟至2010年才推出自己的流媒体服务“HBO GO”,2015年又和苹果公司合作,推出“HBO NOW”。但不论是新增订户还是流媒体的全球收入以及市值,HBO都远远落后于奈飞——2013年,奈飞的流媒体订户数量就超过了当时已经创业41年的HBO。

最近几年,HBO前有无线台,后有奈飞,旁边还有亚马逊的自制剧包抄夹击——竞争平台多不可怕,最怕平台有文化——最重的一拳莫过于: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内容为王、创意为王,都舍得砸重金出爆款,从前的法宝,还能保证未来依然可以一家独大吗?

在英语地区突破亿级用户之后,还能去哪里为订户增量?HBO和对手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亚洲。去年年底,奈飞就提出在亚洲制作17部原创剧的计划,以期进一步提高国际订阅用户数量。

而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白玉兰电视论坛上,HBO亚洲首席执行官施鹏騌(Jonathan Spink)也分享了HBO近年来在亚洲剧上取得的成绩——2016年,HBO亚洲就与中国的CCTV 6电影频道计划合拍四部功夫系列影片,以功夫片起头,自然是因为这是中国电影中的一大强类型,在海外也有多年积淀的接受度,不容易出错。果然,打头的两部《醉侠苏乞儿》《擎天无影脚黄麒英》不仅在亚洲23个国家和地区播映,在美国的Cinemax频道(同属HBO集团)也取得了不错的播出效果。2017年,HBO亚洲还播出了首部全中文电视剧《通灵少女》,反响同样热烈。2018年,另外两部功夫片《龙藏深泉王隐林》《龙形侠影黄澄可》也顺利启动。

顺便说一句,电影频道还曾和美国的“Jiaflix”合作,后者的创始人之一是派拉蒙前总裁、奥斯卡前组委会主席Sid Ganis。看这个和Netflix十分相似的名字就知道,初衷是想打造一个中国版的Netflix。

“亚洲,尤其是东南亚,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故事。中国有很多好故事可以拍出来出口。”施鹏騌相信,“不管什么主题、什么年代,好的故事是吸引人的关键。好故事就是好故事。”

猜你喜欢
订户内容
赠阅一份杂志引来众多订户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 温故知新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陕西省咸阳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敬告订户
主要内容
本报五一期间休刊
本报清明节期间休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