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枕草子》中的美学理念

2019-07-25 04:41吴俊博
北方文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审美情趣

吴俊博

摘要:《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随笔集,在日本古典文学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现为日本中世时期散文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拟通过对《枕草子》的文本进行分析,对比作品中的两种美学理念“をかし”和“あわれ”,并且结合作者清少纳言的人生经历来分析《枕草子》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枕草子;随笔;美学理念;审美情趣;

《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随笔集,在日本古典文学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出现为日本中世时期散文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作者清少纳言在作品中记录了自己出任中宫定子的伴读女官期间的所见所闻,以及作者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作品的文字清新、质朴、充满意趣,自成书的平安时代以来便一直受到读者的喜爱。本文拟通过对《枕草子》的文本进行分析,对比作品中的两种美学理念“をかし”和“あわれ”来分析《枕草子》的审美情趣。

一、作者清少纳言简介

《枕草子》是日本最早的随笔集,它成书于11世纪初,作者是清少纳言,是平安时代与紫式部齐名的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的皇后定子的伴读女官。

历史上关于清少纳言的记述资料非常少,我们仅能通过作者本人以及与其同时代的女性作家的日记来寻找一些线索。清少纳言名字中的“清”是取自其父家的姓氏—“清源”,少纳言则是官职名。在平安时代,人们通常会以女性父亲、兄长、丈夫的官职来称呼她们,但据考证,清少纳言的近亲中并无人出任“少纳言”这样的官职。因此有学者认为,“少纳言”是其所侍奉的中宫定子赐予她的官位。

清少纳言出生于一个和歌世家。她的曾祖父和父亲都是歌人。父亲清源元辅是著名的“梨壶五人”之一,曾奉命负责编纂《后撰和歌集》,并曾参与《万叶集》的训点。受到父亲的影响,清少纳言自幼便努力学习汉学典籍和歌创作的技巧。因其天资聪颖,加之后天的勤奋与努力,很快便在贵族女性中脱颖而出。在经历了第一次失败的婚姻之后,清少纳言收到一条天皇的皇后中宫定子的招募,入宫做了定子的女官。《枕草子》记述的便是清少纳言任职皇宫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

二、《枕草子》简介

“枕草子”这一书名其实并不是清少纳言这部随笔集本来的书名。在平安时代,人们是以清少纳言的名字为其冠名的,即“清少納言が草子”,意思是“清少纳言的草子”。在日语中“草子”表示的是与卷轴相对的装订本。而“枕草子”则表示放在座位边上或枕边的小册子,用来记录自己的见闻感想。而后世普遍将这部随笔集称为《枕草子》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说是传闻天皇收到一份进贡,进献的是在当时造价不菲、名贵非常的“纸”,天皇将纸赐予中宫定子,建议其用来抄写司马迁的《史记》,这时清少纳言在一旁打趣到:“给我的话,我就用来做枕头。”因为在日语中“史记”的读音是“しき”,与“垫子”一词同音,清少纳言风趣地利用谐音跟天皇和中宫开了一个小玩笑。也有一些学者认为,考虑到清少纳言的深厚的汉学素养,《枕草子》的“枕”字会让人联想到《枕书》也就是《白氏文集》。

《枕草子》全书由300余个长短不一的段落组成,其内容可分为“随想”“日记”“类聚”三个部分。“随想”部分主要记录京都一年四季景物的变化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如全书开篇的第一章“四时之景”便是“随想”部分的经典章段。“春はあけぼの、やうやう白くなりゆくやまぎは、すこしあかりて……”这一段作者将春之晓、夏之夜、秋之黄昏、冬之清晨这四个四时中各具特色的景致进行描绘,辅以作者的视听感受,行文如行云流水,堪称全书精华。“日记”部分则记录作者任职皇宫的所见所闻,例如人们所熟悉的“香炉峰雪”便是这一部分的经典章段。这是一个关于定子皇后与女官们进行机智问答的小故事,问题的答案就藏在白居易的一首诗中。从这个章段我们能够了解到平安时代贵族社会的风雅生活和贵族女性深厚的汉学素养。“类聚”部分则最能体现作者的观察力,作者罗列出不同性质和类别的事物,并加入作者对于这些事物的评价。如著名的“事之罕有者”章段,在此章段作者写到:“事之罕有者,如受丈人夸奖的女婿,又如受婆婆疼爱的媳妇……”就是这样的寥寥数语,却不禁让人感慨,生活中那些细小微妙的情感,古往今来从来都是相通的。

三、《枕草子》中的两种美学理念

平安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有两个最具代表性的美学理念,即“をかし”和“あはれ”。“あはれ”在平安时期比较盛行,如古典文学巨著《源氏物语》便是以此为基调进行创作的。而《枕草子》则被称为是“をかし文学”。在《枕草子》中作者使用“をかし”及其活用形的用例多达460余处。那么“をかし”和“あはれ”究竟是怎样的两种审美情趣呢,我们可以先来通过两个词的词源了解一下。

关于“をかし”的词源,日本学者根来司认为,“をかし”是由动词“をく”加上情义性接辞“あし”而组合音变成的,因此它表达的是“自分の手元に招き寄せて賞美する”,既人们在看到事物的一瞬间而产生的想要与之亲近,忍不住要赞美的喜爱之情。而本居宜长则认为,“をかし”是“をこ”的形容词化,表达的是“道化でばかばかしいと思う気持ち”,意思是让人觉得滑稽而愚蠢。但这种解读显然不符合平安时代的主流审美。结合以上两种詞源说,学者泽田正子在《枕草子的审美意识》一文中写到:“をかし表示的是平安时代以来的代表风流、风雅、具有教养和智慧,同时又有几分诙谐的审美情趣”。

而“あはれ”是将感叹词“あ”“は”“れ”组合在一起构成的词,因此从词源上说“あはれ”表示的就是人们喜怒哀乐等等的情感特征。“あはれ”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上代的《古事记》、《日本书记》里都曾出现过,在上代的诗歌作品中「あはれ」也常用来表示感慨咏叹之意,用来表示对爱人的思念,亡妻的追悼之情等等。

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用例来做一下比较分析。

《枕草子》中使用「をかし」的用例非常之多,我们仅列举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例,如:

“大納言様のおなをし、紫の色、をかし”

意思是:大纳言大人的紫衣实在雅意斐然。

再比如《枕草子》中曾出现过这样的记述:

“十五日は餅かゆの節供まゐり、かゆの木ひき隠して、家の子の君達、若き女房のうかがふ、打たれじと用意して、常にうしろに心づかひしたるけしきもをかしきに……”

再如:

“おもしろく咲くたる梅を長く折りて、多きなる花がめにさしたるこそ、わざとまことの花かめふさなどしたるよりもをかしけれ……”

意思是:把开得很好的樱花,很长的折下一支来。插在大的花瓶里,那是很有意思的。

“あはれ”在《枕草子》中共出现76处,数量远远少于“をかし”。

如:

“雁の声ははるかなる、いとあはれなり”

意思是:大雁的叫声远远地听来很动人。

我们都知道大雁一声只有一个伴侣,所以当另一半死去时,它们便会对空长鸣,从此不再另寻新偶。作者在这里使用“あはれ”便是有感于大雁的挚情,联想自身境遇而心生感慨。

综上所述,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をかし”倾向于表达事物传递给人们的表层的愉悦感受,而“あはれ”则表示人们通过联想事物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而产生的深刻情感。

那么为何作者会选择以“をかし”为基调进行创作呢?或许我们可以在自平安时代以来种种对于清少纳言和《枕草子》的评述文献找到蛛丝马迹。

作为与清少纳言齐名的才女,紫式部曾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写到:“想想看,如果不是像我这样思虑过重之人,或许也会热衷于自己的各种喜好,或许也会让自己的言谈举止显得年轻些……而我呢,无论遇到多么精彩有趣之事,也高兴不起来。”这里其实便是在暗讽清少纳言不持重。

《紫式部日记》里甚至还出现了对于清少纳言的直接批评,认为她“故作风雅,即便是在清寂无聊的时候也要装出感动入微的样子,这样的人就是在不放过任何一件趣事的过程中形成了轻浮的态度。”

这种评价难免让人觉得刻薄,但却是清少纳言在世时大多数贵族女性作家对她和她的作品的一致评价。

直到清少纳言辞世后的200余年,世人对于清少纳言和《枕草子》的评价才积极客观起来。如镰仓时代的作品《无名草子》中这样写到:“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对于中宫定子遭遇的变故和后期的落寞一概没有提及,只记录了美好的事物,这是她对主上无比的体贴之举。”

说到这里便要回头了解一下《枕草子》的成书经过了,《枕草子》的创作开始于清少纳言任职皇宫的后期,当时,定子皇后的兄长藤原一周在同藤原道长的政治斗争中落败,遭到了打压,定子也受到牵连。此时宫中谣言四起,有人说清少纳言实为藤原道长的亲信,面对无端的诽谤,清少纳言愤然离宫,然而离宫后又辗转听闻了定子的種种遭遇,于是便想将往日与中宫相伴的轻松美好、愉快的回忆记录下来,如若能献给中宫,或许能够给孤立无援的她带去些许的安慰与温暖。

然而在政治斗争中早已身心俱疲的定子在生产第三子时因难产而死,去世时只有25岁。定子离世后,离宫寡居的清少纳言继续写作,将献给定子的日记和随笔集结成册,于是便有了今天的《枕草子》。

参考文献:

[1]清少纳言.『枕草子』.日本新潮社,1977.

[2]清少纳言.枕草子[M].周作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3]紫式部.紫式部日记[M].林岚,郑民钦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4]本居宜长.日本物哀[M].王向远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10.

[5]根来司.「『枕草子』の文体―『見立て』と『をかし』『国語と国文学』1974.0451-4」.

[6]刘晓俊.日语中的「をかし」与汉语中的“有意思”[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年第5期.

[7]姚继忠.﹤日本文学理念五《枕草子》之和雅—をかし﹥.日语知识,2010.05.

猜你喜欢
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基于国画教学中鉴赏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浅谈花鸟画中自然格调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