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的木星

2019-07-25 06:41路西
科学之谜 2019年7期
关键词:海王星水星木星

路西

人类一直都在溯本求源,我们试图去了解生命的起源,弄清地球的构造和太阳系的形成。虽然太阳系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是当天文学家们试图研究出太阳系的产生时,他们还是遇到了一些难以解释的谜题。

为什么太阳系会是今天这个样子的?为什么系内的行星会来到它们今天所在的位置?天文学家们用计算机构建了许多的模型,来模拟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同时提出了很多假说来回答上述问题。

核心吸积理论

目前,天文学家们一致认为:46亿年前,太阳和它的行星诞生自一片星云中。星云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密度较大的气体和尘埃团会凭借引力从它周围的区域,把密度较小的物質聚集起来,最终星云的中心因为坍缩而形成了太阳。由气体和尘埃形成的不透明环围绕太阳伸展开来,被称为“原行星盘”。

早在1755年,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就提出了上述的设想,后来的理论学家们一直在细化太阳系形成的细节,并将太阳系中行星的分布情况等考虑到其中。他们先是提出了一些解释行星形成的理论,比如核心吸积理论,即在太阳形成以后,静电使原行星盘中的颗粒聚集到一起形成了松散的组织,并最终成长为直径为几千米的微星体,然后在引力的作用下,微星体碰撞、结合,太阳的周围逐渐形成了行星,这些行星围绕太阳旋转。

核心吸积理论认为行星形成于它们今天所在的位置,吸积过程在不同的地点产生不同的结果。像地球一样的岩石行星(水星、火星、金星)被称为类地行星,因为它们和太阳的距离较小,易挥发的水和甲烷分子难以聚集,所以岩石行星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和金属化合物构成,类地行星的体积也比较小。体积巨大的气体行星被称为类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的形成位置距太阳更远,温度更低,气体和冰都可以大量聚集。

但是,这种理论很难解释特洛伊小行星(与木星共用同一轨道运行的一大群小行星)和柯伊伯带的存在(海王星轨道外)。因此,现在天文学家普遍认为,行星形成的位置与现在所在的位置不同,它们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过程才到了现在的轨道。

尼斯模型

为此,天体学家都利用计算机模拟了天体的演化,它们都能或多或少地解释太阳系中的各种现象,其中,尼斯模型是近年最被广泛接受的太阳系早期演化模型。

在尼斯模型中,四颗类木行星的原始轨道接近圆形,并且和太阳的距离很近,彼此之间也很紧凑,它们处于一个充满小型岩石和冰的原行星盘中。当微行星与气体行星的相互作用时,微行星会向太阳系内散射,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向太阳系边缘移动。向内散射的许多微行星陷入到木星的引力场中,成为特洛伊小行星。当天王星和海王星穿过外围的冰盘时,一些物质被抛向内部,撞向类地行星,其他的物质向外抛掷,形成柯伊伯带。

尼斯模型虽然较完美地契合了今天太阳系的模样,但是它却无法解释水星轨道问题。水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其公转轨道呈椭圆形,水星的轨道是所有太阳系内行星的轨道中最狭长的,而且在其他行星的公转轨道几乎都位于同一平面时,水星轨道平面与其他轨道所在的平面形成的夹角却足有7°。而且尼斯模型十分不稳定,天王星或海王星总是会被逐出太阳系,只剩下3颗气体行星。

“跳跃的木星”假说

随后,美国科罗拉多州西南研究所的研究员大卫·内斯沃尼和巴西行星科学家费尔南多·罗伊格在多次模拟和计算行星轨道后,在尼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跳跃木星”的假说。这一假说可以很好地解释水星奇怪的轨道和尼斯模型不稳定的问题。

两位科学家表示,在最初形成的太阳系中,很可能还有一个巨大的气体行星,这个气体行星的体积和海王星差不多,位于土星和天王星之间。在气体行星向外迁移的过程中,这颗行星被弹射出太阳系。在这个过程中,还引起了木星轨道向太阳靠近,木星与太阳的距离迅速地缩短了。科学家将轨道的快速迁移描述成“木星的跳跃”。

这种跳跃并没有影响到其他质量较大的岩石行星,只影响了质量最小的水星(水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二十分之一),造成了水星轨道的偏移。除此之外,木星跳跃也可以用来解释小行星带。由于受到了木星的引力影响,微行星不但没有形成行星,反而互相碰撞,形成了许多残骸和碎片。然而,天文学家们却无法观测到微行星碰撞留下的痕迹。如果太阳系曾有过第五颗气体行星,并且太阳系又将这颗行星驱逐出去,这一过程会打乱小行星的轨道,以至于我们很难观测到碰撞的证据,一切都非常地合理。

如果初始太阳系只有四颗巨型气体行星,那么太阳系有今天的轨道布局的可能性将会非常地低。但是如果初始太阳系原本有五颗气体行星,那么弄清太阳系的形成就变得简单得多了。

猜你喜欢
海王星水星木星
飞向木星
五彩斑斓的木星
海王星是谁发现的?
水星上有好多水吗
海王星的故事
海王星
木星
水星上有好多好多水吗
海王星
水星东大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