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翔鹏纪念文集》首发式在京举行

2019-07-25 03:14
人民音乐 2019年7期
关键词:首发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

2019年7月1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文化艺术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黄翔鹏纪念文集》首发式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祝东力对《黄翔鹏纪念文集》首发式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黄翔鹏纪念文集》的策划人张振涛、编委乔建中、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杨斌分别致辞,黄翔鹏先生女儿黄天来致答谢辞。来自音乐研究所和各音乐学院、科研院所等兄弟单位的六十余位学者出席首发式。

黄翔鹏(1927—1997)先生是我国著名音乐史学家、传统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者之一。他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研究,百逾万字的著述指导和影响了几代音乐学者,在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翔鹏先生以“燃犀”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努力建设“中国人的音乐和音乐学”。先生1977年提出的先秦编钟“一钟双音”理论,在1978年出土的曾侯乙编钟上得以证实;此后陆续提出“同均三宫”“七律定均,五声定宫”理论,提出将先秦至明清的中国音乐史分为先秦“金石之乐”、汉唐“歌舞伎乐”和宋元明清“剧曲音乐”三个时段。黄先生晚年致力于“曲调考证”工作,践行“传统是一条河流”的治学思想,力主民间调查、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等多学科综合研究。(见《中国音乐词典》增订版)他的治学思想和学术成果,已成为中国音乐学术史的一笔宝贵财富。

黄翔鹏先生不仅投身学术研究事业,还为我国音乐学人才培养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在1985—1988年担任音乐研究所所长期间,提出“以资料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先后创办《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年鉴》《音乐学术信息》等刊物,为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积累素材,推动音乐学术新成果涌现。他还提出“开门办所”方针并以身作则,组织开展“中国乐律学史”“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等课题研究,培養出一批兼具学术能力与情怀担当的音乐史家和乐律学家,这些学者现多已成为音乐学各学科领军人物。

此次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黄翔鹏纪念文集》附有珍贵历史图片一百七十余幅,从学术研究、纪念、综述、怀念诗抄、传记年表等五个维度,全面记述了黄先生的辉煌人生,回顾了先生的学术成就与道德风范。首发式上,老、中、青三代音乐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追忆黄先生的才、学、识、德,这既是对音乐研究所学术传统的总结,更是对未来音乐学术发展的引领,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不断推进中国音乐理论体系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供稿)

猜你喜欢
首发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学
中国艺术研究院成立70周年座谈会
音乐学人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黄翔鹏纪念文集》首发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捐赠作品展
《求索集续编》出版首发式暨杨国宜先生学术成就座谈会召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十周年作品选登
《中国法治文化概论》首发式在京隆重举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