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熄灭法测定制剂中的叶酸含量

2019-07-27 08:06刘琳
安徽化工 2019年3期
关键词:能量转移吖啶罗丹明

刘琳

(中安联合煤化有限责任公司,安徽淮南232001)

叶酸(FA)是人体健康生长活动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对机体有着重要作用,适当补充叶酸能减少畸形儿的出生,预防儿童肾衰,减少癌症风险,预防老年痴呆,提高男性生育力,有益于记忆力和心血管健康[1]。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制剂、不同食品中叶酸含量开展研究,开发了多种叶酸含量测定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色法、离子对色谱法等[2-11]。

上述测定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而荧光分析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选择性高,特别适合微量或痕量物质的定性、定量测定和有机物质的分析。虽然荧光分析法测定叶酸的含量已有报道,但是基于叶酸对吖啶红-罗丹明B体系的荧光猝灭作用,建立的测定制剂中叶酸含量的方法还未见报道。因此本文研究了吖啶红-罗丹明B体系对叶酸的测定,建立了叶酸含量测定的新方法。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F-4500荧光分光光度仪(日立,日本岛津株式会社);AL204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雷磁pHS-25数显pH计(上海分析仪器厂)。试剂均为市售分析纯,标准溶液及缓冲溶液均按相关标准配制。

1.2 荧光光谱的绘制

在10 mL比色管中加入0.5 mL吖啶红溶液后,加入少量蒸馏水稀释,再定容至刻度,摇匀。放置5 min后,测定其荧光光谱,确定最大激发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用相同的方法分别测定罗丹明B溶液、罗丹明B-吖啶红溶液体系以及吖啶红-罗丹明B溶液-叶酸的荧光光谱,确定其最大激发波长、最大发射波长。结果如图1~图4所示。

图1 吖啶红激发光谱

图2 罗丹明B激发光谱

图3 罗丹明B-吖啶红体系激发光谱

图4 发射光谱(a:吖啶红,b:罗丹明B,c:罗丹明B-吖啶红体系)

由图可知,吖啶红的最大激发波长为490 nm,荧光峰波长为528 nm;罗丹明B的最大激发波长为535 nm,吸收峰波长为578 nm,吖啶红的荧光峰波长距离与罗丹明B的吸收峰波长较为相近,这为以吖啶红作为能量给予体,罗丹明B为能量接受体建立的能量转移体系提供了前提条件。且由图3可知,吖啶红-罗丹明B混合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λmax为490 nm,因此实验选择用最大激发波长为490 nm去激发吖啶红与罗丹明B的混合体系,结果如图4,两种染料之间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且能量转移效果较好。

在确定实验条件后,建立了AR-RB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测定制剂中叶酸含量的方法。图5和图6分别为加叶酸后体系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表明加入叶酸后并未改变体系的最大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如图6所示,用最大激发波长490 nm去激发AR-RB混合体系时,随着叶酸浓度增加,578 nm处混合体系的能量逐渐减弱,且荧光强度减弱的程度与叶酸的浓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图5 加入叶酸后体系的激发光谱

图6 (1为吖啶红-罗丹明B体系,2-5分别为加入不同浓度叶酸后的曲线)

2 结果与讨论

2.1 能量给体和受体浓度的影响

实验发现,在5×10-6mol·L-1吖啶红溶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罗丹明B后,用最大激发光谱λmax=490 nm去激发体系,在发射波长为528 nm处,吖啶红的荧光强度比单独存在时明显下降,而578 nm处罗丹明B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当吖啶红与罗丹明B的摩尔浓度比为1∶2时,体系的能量转移效率最大,且加入定量叶酸,体系荧光猝灭明显,灵敏度高,线性范围较宽,有利于含量测定。因此,综合考虑灵敏度和线性范围,实验选择0.5 mL浓度为1.0×10-5mol/L吖啶红溶液和1.0 mL浓度为1.0×10-5mol/L罗丹明B溶液,建立能量转移体系。

2.2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图7)

本实验研究了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四烷基三甲基溴化铵(TTAB)对能量转移体系的影响。实验发现,SDS、TTAB对体系的荧光强度影响不大,但当加入一定量SDBS时,体系荧光强度明显增强,而且当加入一定量SDS后体系稳定性变差,故本实验选用SDBS作为体系的表面活性剂。

图7 表面活性剂的影响

分别加入 SDS、SDBS、TTAB 浓度为 0 mol/L、0.1 mol/L、0.3 mol/L、0.5×10-2mol/L后,能量转移体系荧光强度改变,如图7所示。当SDBS浓度为3×10-3mol/L时,体系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且△F的值稳定,并大于其他表面活性剂下的△F。因此选择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浓度为3×10-3mol/L。

2.3 溶液pH的影响

固定其他实验条件,用不同缓冲溶液来调节体系的pH值,实验结果如图8,最后优选在蒸馏水的中性条件下进行实验。

图8 pH的影响

2.4 反应温度的影响

图9 为实验条件下反应温度在10℃~40℃时对△F值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反应温度过高或过低时,相对荧光强度△F会减小,在室温下,△F值达到最大,灵敏度较高,且体系的荧光强度相对稳定。因此,实验是在室温下进行的。

图9 反应温度的影响

2.5 反应时间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分析了60 min内△F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趋势,实验结果见图10。△F随着反应的进行随之增加,但反应5 min后,△F基本保持不变,且在5~60 min内保持稳定,可判断该反应基本完全。因此,实验反应时间为5 min。

图10 反应时间的影响

2.6 共存物质的影响

其他实验条件均不变,当FA浓度为1.0×10-5mol/L时,考查了多种常见金属离子、其他水溶性物质对实验的干扰情况,结果表明:当允许误差为±5%时,150倍的 Ca2+、K+、Zn2+对实验无干扰;300 倍的 Na+、Fe2+、Ba2+、SO42-、Cl-、葡萄糖、Vtamin C 对叶酸的测定无干扰,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2.7 标准曲线的绘制

按照实验方法,改变叶酸标准溶液的用量绘制标准曲线(见图11),其线性回归方程ΔF=965.6c+33.267(△F代表荧光强度猝灭值,c代表叶酸浓度,单位为10-5mol/L),线性相关系数R=0.998 9,叶酸浓度在5×10-6~2.5×10-5mol/L范围内与ΔF呈线性关系。对1.0×10-5mol/L,1.5×10-5mol/L,2.0×10-5mol/L 进行精密度实验,得到 RSD%分别为0.92%、0.64%、0.87%(n=5);在1.0×10-5mol/L处平均回收率为97.79%。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好。

图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2.8 叶酸样品含量测定、精密度以及回收率测定

2.8.1 精密度实验

精密量取新配叶酸样品溶液1 mL,按照实验方法平行测定5次,实验结果见表1。

表1 精密度实验

2.8.2 样品回收率实验

精密量取叶酸样品溶液1.00 mL于10 mL比色管中,再向比色管中加入1.00 mL叶酸对照品溶液,定容至刻度,配制得样品溶液。测定叶酸含量,计算回收率,根据表2可得平均回收率为99.39%。

表2 回收率实验

2.8.3 样品溶液的测定

精密量取样品液1 mL于10 mL比色管中,按照实验方法平行实验6次,根据每次所得样品荧光强度,计算相对荧光强度,并代入线性回归方程中求得样品溶液中叶酸的含量,得到如下结果:叶酸的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99.47%,RSD约为0.74%。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药典方法)测定出的含量(100.20%,RSD为0.66%,n=5)结果一致。

3 结论

AR-RB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测定制剂中叶酸的含量效果较好。采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在中性条件下,吖啶红与罗丹明B之间能发生有效的能量转移,随着叶酸的加入,体系荧光强度逐渐减弱,在此基础上可测定叶酸的含量。

按照本文方法测定制剂中叶酸的含量,可得叶酸的含量相当于标示量的99.47%,RSD约为0.74%,回收率为99.39%,与药典方法测得的含量(100.20%,RSD为0.66%,n=5)结果一致。

使用AR-RB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法测定制剂中叶酸含量,操作简单,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准确度良好,结果令人满意。

猜你喜欢
能量转移吖啶罗丹明
蓄电池组能量均衡控制及SOC估算方法研究
Bi—Er—Tm共掺硅基玻璃的超宽带发射特性
复合纳米材料Cu2O@Au对水体中罗丹明B的检测应用研究
基于纳米金与纳米银簇间表面等离子增强能量转移效应特异性检测microRNA
吖啶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
三嗪—罗丹明型铁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
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配伍口服米非司酮对疤痕子宫引产的临床效果
三维花状BiOBr/CNTs复合光催化剂降解罗丹明废水研究
K(5P)与H2的反应碰撞和电子-振动能量转移
掺铁钨酸秘的制备及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