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的“举轻若重”

2019-07-29 01:25
百年潮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平毛泽东政策

1950年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期间,周恩来向薄一波提出如下一个问题:“你在晋冀鲁豫与伯承、小平共事多年,你对他们的工作方法有什么看法?”薄一波回答说:“总理,您是老领导了,又与他们相识甚早,您看呢?”经过一番相互推讓后,周恩来说:“据我多年观察,他们两人的工作方法各有特色,小平是‘举重若轻,伯承是‘举轻若重,你看是不是这样?”薄一波表示完全赞同周恩来的看法。

接着,周恩来问薄一波:“那么这两种工作方法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未等薄一波回答,周恩来就讲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从愿望上讲,我更喜欢小平的‘举重若轻,但说实在话,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一点。我同伯承同志一样,在工作中常常是‘举轻若重,这也许同我长期负责具体的执行工作有关。”

长期负责组织和执行工作,使周恩来形成一种“举轻若重”的工作方法和政治风格,事无巨细,必自躬亲,拿起来就不肯放。周恩来的这一工作方法,在一些人看来不免有“事务主义”的倾向。延安整风时期,他自我检查和受人帮助的缺点之一也正是“事务主义”,他曾表示在今后“必须从专而精入手。宁可做一件事,不要包揽许多。宁可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不要浅尝即止。宁有所舍,才能有所取。宁务其大,不务其小”。周恩来力图超越自我,但他所处的角色地位又决定他似乎只能“举轻若重”,不然就可能出现疏漏,招致失误。

周恩来“举轻若重”,负责政策的实施,并不等于他不参与战略决策,没有全局眼光。国外有人评论说:周恩来扮演着两个角色,“在政策决定之前他是顾问,在政策制定之后,他又是政策执行人”。周恩来不仅是一个执行政策的大师,而且也是一个有远大战略眼光和重大决策能力的人。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周恩来“对琐事非常关注,但没有沉湎于其中而不能自拔”,“他虽然亲自照料每一棵树,但也能够看到森林”。毛泽东也认为,“周恩来很有才干,在大的国际活动方面,他比我强,很善于处理各方面的关系,灵活地解决问题”。

(黄艳摘编自《毛泽东与周恩来》,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年版,胡长明/著)

猜你喜欢
小平毛泽东政策
政策
政策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助企政策
政策
1949,毛泽东点将
评方小平《赤脚医生与现代医学在中国》
该如何帮你,我的爱人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难忘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