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慈禧上位,坑自己落马

2019-07-29 06:15在河之北
百家讲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热河慈禧朝廷

在河之北

咸丰十一年(1861年),咸丰驾崩于热河承德避暑山庄,立下遗诏由肃顺等八大臣摄政。早就觊觎大权的慈禧将这八大臣视为眼中钉,欲除之而后快。此时慈禧身在热河,而她的政治势力远在京师。慈禧深知,一旦八大臣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她的上位美梦就会成为泡影,因此寝食难安。

此时胜保任兵部侍郎,手握重兵,咸丰之死衍生的政治波动吸引了他的注意。他敏锐地察觉到慈禧、奕一党与八大臣的对立,将赌注押在慈禧一方。于是,他不顾禁令,提出北上吊唁先皇,并在奏折里说:“即与本日起行。”摆出一副扔下笔墨就动身的架势。在这种紧要关头,一个手握重兵的朝廷要员摆出任何姿态,都会引起各方反应,并有可能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八大臣接到胜保的奏折,觉得无法阻拦,只好同意,但命令他吊唁后立刻赶回军营。

胜保赢了第一回合,他说是去热河吊唁先帝,却先到京城向奕探听政局动态,表明自己的立场,并接受下一步任务。在京城,胜保又进行了更为大胆的试探,将皇帝和太后同列一折请安—如果这一奏请方式能通过,就等于对两宫太后垂帘听政予以默认。八大臣指责他的做法有违体制,交给礼部处理。形势逼迫下,胜保只好认错。

就在这时,热河夺权之争达到白热化。部分官员奏请太后理政,两宫太后询问八大臣的意见,却被当场驳斥,太后垂帘听政的言路基本封死。慈禧深知,在热河她根本无力对抗八大臣,要想扭转局势,必须返京与奕联手。然而,慈禧返京的提议也遭到八大臣的反对。如果慈禧再让步,将永无出头的可能,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说:“返京之事不与尔等相干,快备车驾!”八大臣没法,只好放虎归山。

勝保抵达热河后,由于慈禧被八大臣严密监视,所以不能前去拜见。当晚,胜保的住处来了一位神秘人士—军机章京许庚身,也是慈禧的密使。胜保提出想要兵谏,许庚身告诫他不要轻举妄动,一旦打草惊蛇,他的军权就会被夺,从而影响慈禧的全盘计划,要等慈禧返京后再伺机而动。胜保听后离开热河,急速赶回军营。

两宫太后返京时,由于许庚身暗中筹谋,护驾人马都是胜保的部下,确保两宫太后性命无虞。慈禧返京后,胜保又上奏折,声称坚决支持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并拉拢一帮党羽。作为朝廷要员,胜保的公开表态极具威慑性,为慈禧添加了相当重要的筹码。

在奕的鼎力协助下,慈禧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八大臣及其党羽一网打尽,夺取最高统治权,确立新的政治格局。而胜保因在这场政变中立了大功,得以升官加爵。然而,慈禧并没把他留在朝廷中枢,而是命他赴山东、安徽等地镇压农民起义,也就是说,他没能进入慈禧的核心政治圈。但胜保很满意,认为这是再造帝国的重任,只有像他这样的肱股之臣才能担当。

同治元年(1862年),胜保在镇压农民起义的途中遭遇部下倒戈,损失惨重。清廷严斥胜保失误,从此他噩运临头,那些早就看不惯他的官员纷纷上奏,揭发他收受贿赂、拥兵纵寇等十大罪状。胜保自恃有功,只承认其中“携小妾随营征战”一条,要求朝廷惩办诬告之人。慈禧异常恼怒,说他挟制朝廷。

胜保虽在军营多年,但由文官改行领兵的他,骨子里的书生意气太浓,因此在朝中树敌颇多。他与另一重臣琦善水火不相容,长期斗法。琦善手下有个兵痞子叫张小虎,因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时贻误战机,差点被砍头,最后被流放到新疆。张小虎打探到胜保被发配到新疆充任伊犁领队大臣,便请求到胜保的军中效力,声称带着两百多个士兵同来投奔,还把琦善骂得狗血喷头。胜保一听很是高兴,就应允了。谁知张小虎带来的人数不足50,与他都是同等货色,在军中混日子罢了。

张小虎参加过两次攻城作战,每次都说自己如何英勇而负伤。一次说是伤在脖子,但他用棉布紧紧包扎起来,谁也不知实际情况;还有一次说是伤在口中,军医检查时,他说枪弹已随大便排泄出去了。张小虎矫情造作的行为招来一片嘲笑,胜保却对他颇为赏识,如此自然失尽人心。

更作死的是,胜保动不动就把自己比作西汉名将周亚夫,“军中尽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成了他的远大志向。张狂至此,慈禧怎能容他?最终,胜保被判处死,他几次请求面见慈禧都被拒绝,往日功劳只换来“允许自尽”的好处。心灰意冷的胜保悬梁而亡,在他身后,权斗的风波从未停息。

猜你喜欢
热河慈禧朝廷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太后过年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乾隆帝在热河文庙的祭祀
承德关帝庙探析
理论与现实的碰撞:1946年前后中共对东蒙的策略
慈禧照相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六世班禅热河觐见史略
战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