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为何发明科举制

2019-07-29 06:15陈峰韬
百家讲坛 2019年14期
关键词:科举制隋文帝特科

陈峰韬

提起科举制,必然联想到隋文帝,似乎这个通行一千三百多年的顶级制度一诞生就光芒万丈,天生自带适应性,瞬间给隋文帝提供了海量人才。

事实上,这是后人美丽的误会。直到隋朝被推翻,这个“伟大”的制度也没给隋朝选来多少人才—37年间,总共就选出89个人。距隋朝较近的唐人杜佑说:“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矣。”一下子扒掉了隋朝科举制的皮。

隋朝科举包括常科和特科两大类,常科指常年定期举行的考试科目,特科是临时指定的考试科目。特科是常科的补充,类似于特长生选拔,只要各方面能力差不多,简单一考就赶紧授官。推出这么多特招生,为啥呢?不外乎当时隋朝各大工程齐头并进,对人才的需求十分紧迫,文、炀二帝恨不得每天变出一大批干部,投放到各条战线。

此种制度下,隋朝人才选拔成效如何呢?一言以蔽之,非常不理想。原因有二:一是先天不足,二是后天乏力。

先天不足,指的是社会文化基础不行,应考者很少;后天乏力,指的是推动力度虎头蛇尾。既然应考者数量不足,就该大兴教育,多办学校培养人才,不能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人。隋文帝起初也确实下诏办学,一方面健全国子学,设立国子、太学、四门、书、算五学,召入大量学生进行深造;另一方面大规模聘请各地的通儒,到朝廷充当学术顾问。起初确实营造出文治灿然的氛围,常有大批优秀学子在国子学深造,中央也常举行讲授经典的大型活动,但没过多久就现了原形。

由于几百年分裂割据,儒学的学术水平也遭到不小的影响,真正的儒学大师少之又少。但隋文帝为了追求轰动效果,一口气请了一堆水平一般但名头吓人的“专家”,例如原北齐故地的“六儒”,其中只有马光有真才实学,其余诸人都是粗鄙、不懂礼数、没有知识分子气度的寻常人。隋文帝得知这一情况后,灰头土脸地辞退了除马光外的五人,复兴儒学的美梦化为泡影。

学校也没办多久。仁寿元年(601年),隋文帝开始对国子学培养人才的进度不耐烦了,在他的预想中,一开学校,人才马上就会井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那要学校还有什么用?于是他一纸令下,除国子学留下72名太学生,其余中央、地方各级学校统統裁撤,学生全部就地解散。刚起步的科举基础工程,被这一脚急刹车彻底拦死。

好好的科举制,且是自己一手发明的,隋文帝为何不用心推广呢?其实他的本心或许根本不在发扬制度本身,而在用制度实现其他目的—夺回官员任命权!

南北朝及以前的朝代,中央政府的选官权只到州郡长官这级,州郡以下的属吏都由州郡长官自行选拔。这样会带来什么恶果呢?地方上容易形成割据。州郡长官是当地真正的父母官,举之使之升天,按之使之入地,谁也不敢不听,朝廷的权威却极度弱化。

现在中央要收回任命权,本身也不算错,如果光明正大地下旨,想来也没多少人反对,但隋文帝没这个底气。

北方原是北周的天下,许多原北周的勋臣盘踞在此。篡了宇文氏的天下,他们忍了,现在又来夺他们的口粮,谁知会有什么后果。南方在文化上隔绝了200年,隋文帝灭陈后强行推广北朝文化,曾引起激变,所以贸然夺回全体官员的任命权无异于火上浇油。

科举制相当于隋文帝想出来的折中办法。通过科举考试者由吏部统一授予官职,其中六品以上的由吏部尚书亲自分配,六品以下的由吏部侍郎负责分配,选官权一下子从地方上交到中央。从这个角度理解,一切豁然开朗。

那么科举所选的人为何这么少?因为人少不会引起地方官的警觉,地方州郡的利益没被大量分割,反对声音肯定小。而明明实行了科举制,士子们还得先由地方官推荐,走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的老路数,其实也是消减地方官的警惕心,造成他们仍有选官权的假象。但等到科举制大面积推开,木已成舟,他们想反对也晚了。

所以说,在这个潦草的、皇帝不怎么重视的制度背后,是隋文帝苦心孤诣的夺权计划。他明白暴力并非万能,又想控制一切,所以只能靠权术慢慢渗透。皇帝和臣民玩成这样,确实少见。

而隋朝刻薄对待功臣、制定呆板的礼乐体系、设置刮地皮的义仓等制度,无不是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每道诏令、每项政策都充斥着心眼与权术,一不留神就中招。

皇帝拐弯抹角,变着法地和地方争权,在政治策略上耍心眼、抖包袱,看似一步步取得成果,伤害的却是社会凝聚力。等地方官明白过来,后果只有一个:人心离散。

猜你喜欢
科举制隋文帝特科
古代的考试
中央特科的三种营救方式
不以公权泄私愤
“科举”
俄副总理辞任世界杯组委会主席
穆特科:俄罗斯体坛的操盘手
隋文帝造字
俄体育部长晋升副总理
晚清科举制度变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