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农谚的语义特征及其文化内涵

2019-07-30 07:01张惠美
青年文学家 2019年18期
关键词:语义特征文化

基金项目:本项目获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gxun-chxzb2017001资助。

摘  要:本文从农谚的语义特征角度出发,对缅甸农谚进行解析,分析其语义特征,进而分析缅甸农谚蕴含的缅甸文化特点。根据是否具有隐喻意义把缅甸农谚分为非隐喻义农谚和隐喻义农谚来分析,通过分析发现缅甸农谚对缅甸民众生产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同时通过对农谚文化分析后,发现缅甸特殊的地理环境赋予缅甸农谚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认识和了解这些文化内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缅甸文化、缅甸社会以及缅甸人民的生活。

关键词:缅甸农谚;语义特征;隐喻义;文化

作者简介:张惠美(1990.8-),女,彝族,云南玉溪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缅甸文学。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4

谚语是人民用精炼的语句,总结各种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经验的语言艺术结晶,它是一种有教育意义、有认识作用和含有哲理的民间传言。谚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指的是富有教育意义的传言,广义的谚语则既包括“俚谚”,也包括“俗语”,既包括寓意深刻、形式完整的谚语,也包括一些有特殊形式的歇后语、俗语等,本文所论述的谚语是指广义意义上的谚语。

语义学是关于语言符号及其所指对象之间关系的研究,一条词语除了语素组成的字面义或表层意义外,也包括引申义、比喻义等深层意义。根据是否具有隐喻意义把缅甸农谚分为非隐喻义农谚和隐喻义农谚,前者是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后者具有广泛的哲理性。

一、非隱喻义农谚及其农业指导意义

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映射,映射的结果就是隐喻意义。农谚本身含有具体的劳动对象,这一对象又会与具体的生产环境同时出现,所以大部分的农谚不具备隐喻义。

从农业生产结构和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节气、天气、生产者、土壤等,本文将农谚分为节气谚、作物谚、畜禽谚三种进行阐述。

(一)节气谚

节气谚是关于气候温度变化的谚语,缅甸一年有十二个节气。农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活动都要按照节气来展开。本小节将按照缅甸的三个季节进行阐述。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使用的历法总共有9种,即:因萨那王历法、佛历、悉梨罗阇王历、苏蒙陀梨王历、卜巴苏罗汉王历、岁星纪年历、孟养王历、争斗时历和公历。卜巴苏罗汉王历是缅甸人民至今任然在使用的历法,即缅历。缅历是一种阴历它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而定制的历法。缅历是根据月亮圆缺的规律,把每月分成两个部分,即月盈和月亏期。缅历也使用公元历法,是近代从西方引进的,缅历的月份与公历的月份相差三个月,如:缅历一月其实是公历的4月。缅历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都有相应的节日和相应的季节花。

(1)热季

缅历十二月至缅历二月是缅甸热季,又称为旱季,公历为3月至5月。凉季盛行的自陆地吹向海洋的东北信风公历3月份开始逐渐消失,到公历4月份也就是缅历一月的时候,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还没到达缅甸,境内风力微弱,加上太阳直射天气炎热,是缅甸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1]nei pu lo nya gyan: d-baun: la la tha yan:缅历十二月的时候是白天特别热,晚上特别冷,是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2]taw dh-lin lei thout phyu: la d-gu:缅历一月的时候南风吹。告诉人们这时候吹来的风是南面来的。这时,东北风已经消失了,等待着西南季风的到来。

[3]d-gu: myi hmat phet hsut yei to: dh-gyan mo:缅历一月的时候通常会下旱季初期的雨、泼水节的雨。泼水节刚好在缅历一月举行,届时举国欢庆,所有人都互相泼水祝福。泼的水多加上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就会下雨,这时下的雨就叫做泼水节雨。

[4]k-hson a-twin: ,myei dhin: byan byan , mo: nan nan缅历二月,土地干燥的就像野火烧过的一样,下过小雨后散发出泥土的芳香。缅历二月正值热季即旱季,天气炎热、少雨,大地就像野火烧过一般,偶尔下点小雨,水汽蒸发的时候,感受些许凉意的同时也可以闻到夹杂在空气中泥土的味道。

[5]k-hson n-yon hswei zwei khon二月、三月暴躁如雷。 缅历二月和缅历三月时天气非常炎热、酷暑难耐,热得使人想跳起来,脾气也容易暴躁。缅历二月是公历5月,处于缅甸最热的季节即热季。炎热的天气,让人们坐立难安,心情也容易暴躁。

[1]是关于缅历十二月的谚语,缅历十二月称为d-baun:,意为炎热之月。也是熬煮糖棕汁晒棕糖之月,缅甸人要过拜塔节。缅历十二月时缅甸刚结束凉季转入热季,属于热季初期。类似的还有d-baun: d-gu: mo: dha: kyu缅历十二月至一月的时候天空中会出现厚重的乌云层。d-baun: d-gu: lei yu: hsaw缅历十二月至一月的时候会刮不定向的风。[2][3]是关于缅历一月的谚语,缅历一月称作d-gu:意为摘取糖棕果之月换岁之月,泼水节在这个月举行。[4][5]是关于缅历二月的谚语,缅历二月称作 k-hson意为干旱缺水之月,给榕树浇水之月,缅甸人要过浴榕节。缅历二月即公历5月时,天气炎热,特别是上缅甸地区,降水量极少,个别年份在曼德勒地区公历5月初的时候气温可达45摄氏度至47摄氏度,天气极度炎热。在热季,干旱少雨加上太阳直射,天气极其炎热,特别是上缅甸地区,酷暑难耐。

(2)雨季

缅历三月至缅历七月是缅甸雨季,全年有90%以上的降水量是在这个时期降下的,缅历三月至缅历五月是丰雨期。虽然地面受太阳直射,但因降雨量大,所以天气要比热季的时候凉一点,此时空气潮湿、闷热、蚊虫滋长,往往也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

[1]n-yon mo: dhei: myet tha: mwei:缅历三月下着淅沥沥的小雨,草地上长出了青草。

[2]wa hso wa gaun yei phaun baun缅历四月、五月的时雨下的多,江、河、湖的水都满起来了。

[3]taw dh-lin tein nyo s-pho dhe hsin: ye: mo: m-se:缅历六月时,雨下个不停,炉灶生不了火,生活遇到困难。

[4]dh-din: gyut twin: p-lin hsei: mo: ywa thun: phyo:缅历七月的雨下的就像要把放置废弃献佛的斋食的台子给冲刷干净一样。

[1]是关于缅历三月的谚语。缅历三月称作n-yon意为雨季开始之月,在这个月人们要过僧侣考试节。缅历三月是公历6月,缅甸开始进入雨季(公历6月至10月),随着雨季的到来,干旱地区得到雨水的滋养而长出了小草。[2]是关于缅历四月和五月的谚语。缅历四月称作wa hso僧侣进入安居期,缅甸人要过结夏节。缅历五月称作wa gaun是耕种的忙碌期。缅历四月时,缅甸境内盛行从印度洋上吹来的西南季风,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期。缅历五月时也处于丰雨期,这时期是缅甸农民休业期。但降雨量在全缅各地是极不均匀的,下缅甸地区降雨量大,在上缅甸的曼德勒和蒲甘一带深居内陆,两侧被山脉阻挡,是缅甸的干旱地带,所以有谚语中提到合金欢花开花时雨下的很少,这与上缅甸的气候类型相符合。[3]是关于缅历六月的谚语。缅历六月称作taw dh-lin意为天气晴朗、景色宜人之月,缅甸人要过赛船节。但上下缅甸降雨量相差大,特别是位于缅甸中部的曼德勒一带,该地区处于干旱地区,即使到了雨季降雨量也不多。因此谚语[3]所指的地方是下缅甸地区,上缅甸则刚好相反。谚语taw dh-lin nei b-zun thei缅历六月的时候虽然正值雨季,但天气很热,就如鱼虾都要被热死一般的炎热。虽然时至雨季,由于降雨量并不太多,加上太阳直射,天气炎热,热得鱼虾都要热死了一般。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出天气炎热程度。而谚语[3]指的下缅甸降水量充沛,描绘出暴雨倾盆而下的场景。以及接连不断的暴雨给人们生活带来困境。也体现出人民群众喜欢用一些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去描述一些自然现象。[4]是关于缅历七月的谚语。缅历七月称作dh-din: gyut 僧侣解除结夏安居期之月,缅甸人要过点灯节。缅历七月是雨季的最后一个月,谚语体现出暴雨的猛烈程度。

(3)凉季

缅历八月至缅历十一月(公历11月至次年2月)是缅甸凉季,是缅甸境内气温最低的时期。这一时期,干燥凉爽、阳光充足是缅甸一年中最好的季节,这个季节适合出游拜佛。

[1]d-zaun mon: mo: kan kyo: aun ywa(上缅甸地区)缅历八月时,雨下的很大很猛烈,水塘都要决堤了一样。

[2]d-zaun mon: mo: swei: kywe: o nwa: o thei(上缅甸地区)缅历八月,雨下的很大很猛烈,会导致老水牛、老牛死亡。

[3]d-zaun mon: twin: his: hnin: d-byait mo: tit lait缅历八月时,会一边下雪,一边下雨。

[4]n-daw yaut nya: mo: dha: m-nyein: hsin ya tein缅历九月时下的雨是叫Hsin Ya Tein Mo的季节雨。

[5]nei ko lo wa hso nya ko lo pya dho在十二个月里,缅历四月是白昼最长的月份,缅历十月是夜晚最长的月份。

[6]d-bo dwe hnwe: ywa khyin: than mo: kywin缅历十一月的时候,會下雨季末的小雨。

[1][2][3]是关于缅历八月的谚语,缅历八月称为d-zaun mon: 意为使火炬、灯塔发光照亮。点燃火炬驱逐黑暗,即点灯之约,缅甸人要过光明节。谚语描述的是上缅甸地区缅历八月时的气象情形。缅甸北部山区峡谷河川众多,暴雨导致河水上涨,也会导致洪水泛滥等现象。缅历八月是从雨季渐入凉季的月份,这时雨季尚未完全结束,上缅甸有的地方依然会有大雨倾盆的现象,加之步入凉季,气温比较低,年迈体弱的老水牛、老黄牛经受不住就会出现被冷死的现象。在海拔1000-3000米的高山、高原可谓是“终年无寒暑,一雨便成冬”,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地还会有降雪。[4][5][6]是关于缅历九月、十月、十一月的谚语,是对气候现象的概括。告诉人们缅历九月、十一月会下雨,缅历十月的夜晚是一年中最长的。缅甸是农业国家,气候的阴晴寒暖对人们的生产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千百年来人们用气象、物候推测天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that t-wa pha: kon: kyet sa: mo: mya: khaun tat hla如果土岗上在的青蛙多的话,天会干旱。这是在观察了小动物的活动规律和器物的反常现象后预报天气的谚语。

(二)作物谚

[1]ng-pyaw: k-hson wa: n-yon芭蕉,二月;竹子三月。芭蕉要在在缅历二月种,竹子要在缅历三月种。

[2]htan: dhi:on: on: pha: on: on:在缅历四月、五月时,青蛙叫声阵阵的时候,熟透了的椰子也“通通”的往下掉。

[3]taw dh-lin: lu byin: kun: sait缅历六月,懒人种槟榔。缅历六月的时候是最适合种槟榔的时节,即使是懒人种的槟榔也会成活。

[4]pya dho tit khyet t-lin: phyet缅历十月下的雨,会使在打谷场上的稻谷、谷物变坏。

[5]ng-yout tit hlan: kh-yan: tit khon辣椒一步,茄子一跳。种辣椒时辣椒树之间,要离着一步之远。种茄子时茄子树之间要离跳一次那么远。

[6]ng-pyaw: let tit hnait on: tit sait种芭蕉时要挖一肘尺深的坑,种椰子时要在土面上种。(肘尺:从肘至指尖的长度相当于0.5米,18英寸= 1肘尺)

[7]d-bo dwe: paut lei: ngon kin: ht-yi nin:缅历十一月,花开,采棕榈汁。紫铆花、木棉花开时,是采棕榈汁的时节。

[8]t-man o o pyo: pyo byo在有沤田的田地里种上大小合适的秧苗,稻谷产量最好。

[1] [3]告诉人们种植芭蕉、竹子和椰子的季节。[2]说明椰子成熟的季节。[4]说明气候环境对作物的影响。[8]告诉人们怎样才能提升稻谷的产量种出好的稻谷。[5][6][7]说明了耕作的方法、作物生长的时间、作物成熟的时间。这些总结耕作经验的谚语揭示了各类作物最适宜的种植、收割的时令。作物谚语从生产实践中产生,经过长期的观察和验证,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反映了自然和生产规律,对农业生产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畜禽谚

[1]mo: hnin n-tho: a-so: m-ya雨和(没有阉割的)公牛无法控制。

[2]khwei: hn-yaun kyaun n-phu lu du:狗的鼻子,猫的前额,人的膝盖。天气冷的时候狗的鼻子,猫的前额和人的膝盖是最容易感觉冷的地方。

[3]khyo: gu hyin ya khwei: u hyin ywa斑鸠咕咕叫是田地,狗吠是村庄。 如果听到斑鸠的叫声就说明那里有田地;如果听到狗吠声就说明那里有村庄。

[4]t-ma le: nu kyei: le: u t-ma le: thi: kyei: le: gyi:缅历十一月苦楝树发新芽的时候,是鹦鹉们产卵的时候。在雨季苦楝树果实成熟的时候,也是小鹦鹉们长大了的时候。

[5]myin: on: gun kyun k-la: m-ya: taw: dhu马之中棕色的马是最好的,在奴隶之中,印度人是最好的,媳妇之中乡下的村妇是最好的。

[6]d-zaun mon: mo: swei: kywe: o nwa: o thei(上缅甸地区)缅历八月,雨下的很大很猛烈,会导致老水牛、老牛死亡。

在长期的农业实践的过程中人们习惯用自己熟悉的事物来表达天气、节令等,[1]用没有阉割的公牛来形容要预测天气是很困难的,表明缅甸地区天气变化无常。[6]告诉人们在凉季上缅甸山区地区,“一雨便成冬”天气寒冷,要对老牛瘦马多加照管,防止造成损失。[2]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得出了狗、猫、人最怕冷的地方,告诉人们天气冷了,膝盖注意保暖。[3]在农村地区,养狗看家护院的人家很多,外出时听到阵阵狗吠声就知道离村庄不远了。[4]用鹦鹉出生和长大的时间来计算苦楝树发芽、长大的时间。苦楝树是缅甸常见的树种,缅甸人会用苦楝树的芽尖及嫩叶腌制酸菜。通过看鹦鹉的出生、长大的时节就可以知道采摘苦楝树嫩叶的最佳时节。苦楝树除了芽尖嫩叶可以食用外,苦楝树成年之后也可用作木材。[5]表明马中最好的马是棕色的马,娶媳妇要娶农村姑娘。农村姑娘会做饭、纺纱、照顾家人生活起居、会干农活,可谓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些谚语有的是家禽饲养经验的充分体现,有的是通过观察周围环境中的禽类来预算作物的生长,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二、隐喻义农谚及其哲理意义

隐喻义农谚的数量远不及非隐喻义农谚的数量。从语境来看,非隐喻义农谚主要出现在有关农业生产指导的语境中,隐喻义农谚却还能出现在生活化的语境中。农谚是用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的,隐喻义农谚从另一种层面体现出缅甸人民的精神文化特征、世界观、价值观。该部分将结合上下文来分析隐喻义农谚的隐喻意义和启示功能。

[1]khyon: lun: thaw mo: yei m-phaun haun lun thaw khwei: lu m-lei:雷声大,雨点小;犬吠的凶,人不怕。 打雷的声音很大往往雨下的很少,人们不会把叫得很凶的狗放在眼里。雷声打的很大,心里一直担心着会不会下雨,但是却没下雨。狗吠声不断,心里很害怕会被狗咬,但是狗却不会上前咬人。有的时候遇到事情,心里很是还怕,但是却不一定会往坏的方向发展。这体现出了缅甸人从容乐观的心态。隐喻义是告诉人们遇事要沉稳,切莫慌张。

[2]z-b-hnan a-hsan: pyi ywei ngon lug on dan seit man shaw ywei kyon稻谷结的多,头越低;人越富裕、优秀越低调。稻谷结的越多稻穗的头就会越低,那些职位越高,财产越多,学识越渊博的人越把自己放的很低。稻子在成熟的时候,结的越多、稻粒越饱满,稻穗就越低。隐喻义是告诉人们,就如有的人学识渊博、声誉很高、很富有,但却很低调一样。劝诫人们要谦虚、谨言慎行,不能狂妄自大。

[3]z-b-lon: mya: daw a-sa: khet z-g-lon: mya: daw a-kya: khet米饭中夹杂着的稻谷多的话,吃起来难吃,就像话太多的话让人无法接受。如米饭中夹杂着带壳的谷里多的话吃的时候是很难下咽的一样,有的话说的太多听的人是无法接受的。隐喻义是告诉人们要慎思慎行,也含有忠言逆耳之意,这得在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知道其所指代的是哪个意思。

[4]nei win mi: let si: bwa: tet日落的时候把灯点起来的人家,会越来越富裕。太阳落山之后没有亮光了,却忘了点灯。隐喻义是指太阳落山天黑之后要点起灯来,在缅甸佛教徒的家中,家家户户都供奉有佛龛,佛龛上在太阳落山之后就要点起灯烛,佛龛上的灯烛是不能熄灭的。如果天黑之后就把佛龛上的灯点亮起来的话,就会得到佛的保佑,家里就会一切顺利,也就会越來越富裕。

可見这些农谚除了有农谚指导意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在哲理上也有启发、指导和教育的功能。

三、总结

缅甸是个农业国家,农业生产活动依赖于气候条件。缅甸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大致可分为东部高地、中部平原、西部山地和若开海岸平原。缅甸中部平原是缅甸的心脏地区,这里以第悦茂—东吁—一线为界,分为上缅甸和下缅甸。下缅甸为河流下游平原地带,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土壤肥沃、雨水充足,是主要的农业区域。缅甸中部的蒲甘—曼德勒地区是缅甸的干旱地带,这一区域降水少气候炎热。不同的区域,气候环境迥然各异,复杂多变的气候影响着农业活动的开展。于是缅甸人民便根据气候环境、地理环境创制出的适宜的农谚,以此来指导人们的农业实践活动和精神活动。

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看,农谚是熟语下属的分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载体和文化形式。从语义学角度看,农谚同其他熟语一样具有表层和深层意义。但是大部分的农谚只有一层意义,也就是上文中占大多数的非隐喻义农谚,这类农谚具体指导性强,有很强的农谚实践功能。如:ng-yout tit hlan: kh-yan: tit khon)辣椒一步,茄子跳。ng-pyaw: let tit hnait on: tit sait种芭蕉的时候要挖一肘尺深的坑种,种椰子的时候要在土面上种。这些都是简单直白的传授不同作物深浅有别的耕作方法。余下很少的部分是具有两层含义的农谚,也就是文中说到的隐喻义农谚,这类谚语有很强的哲理性,融合了文化思维、文化观念和文化价值,给予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启示。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来看,农谚是一种文化形式,农谚背后蕴藏着缅甸人民的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寸雪涛.缅甸俗语的文化内涵[J].前沿,2013(06):117-120.

[2]寸雪涛,赵欢.缅甸传统习俗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3]李哲.俄汉农谚体现出的民族文化特点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4]李谋,姜永仁编著.缅甸文化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刘子妤.汉语农谚及其文化精神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6]缅文协会.缅甸俗语[M].仰光:缅文协会出版社.1996年.

[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8]伍铁平,王庆主编.普通语言学概要(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9]邢福义,吴振国主.语言学概论(第2版)[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10]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11]钟智翔,尹湘玲等著.缅甸概论[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2年.

猜你喜欢
语义特征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谁远谁近?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浅析网络用语中的新兴结构“第二最NP”
动态助词“了”、“过”的对比分析与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足部运动词的空间隐喻研究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