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 弹殚粮尽草充饥

2019-07-30 18:05董颖
中华儿女 2019年13期
关键词:革命军杨靖宇伪军

董颖

白山黑水两茫茫,呼我英雄唤老杨。雪地坚冰依裹腿,树皮野草作饥粮。枪声划破林峰暗,名气闻知敌胆凉。绝境孤身成壮烈,丰碑不朽比天长。

——刘晓七律《杨靖宇》

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省确山县一个贫困农民家庭里。1919年五四运动席卷全国,年仅14岁的杨靖宇投身火热的斗争中;1923年秋,他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今河南工程学院);1926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奉组织指示,回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

1929年8月,杨靖宇被刘少奇看作是“得力同志”而被派到抚顺,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化名张贯一。他一到抚顺,即在西露天矿当上了一名矿工。

杨靖宇和矿工们一起下到潮湿阴暗的矿井,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吃着发霉变质的玉米面窝窝头。这里的矿工每天都有被饿死、打死的,被爆炸的瓦斯熏死、烧死的。杨靖宇在同矿工们的接触中,采取他们乐于接受的“拜把子”、组织兄弟团、识字班等形式把矿工们组织团结起来。

由于领导当地矿工罢工,杨靖宇又两次入狱,备受日本警察署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九一八”事变后经组织营救出狱,历任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

1932年11月,杨靖宇被派往南满,整顿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委。杨靖宇领导游击队运用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在根据地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粉碎了敌人4次围攻,并主动出击,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内,进行大小战斗60余次,缴获许多武器弹药。游击队在战斗中越战越强,声威遍及南满。

“九一八”事变后,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中央《一二六指示信》关于建立东北抗日统一战线的精神传达到南满后,杨靖宇立即把这一精神贯彻到实际斗争中去,动员一切力量联合抗日。

当时,南满磐石地区有许多各种番号的反日义勇军、山林队。杨靖宇采取写信、发传单、派人主动联系等办法,团结大家共同抗日,并发动了一系列战斗,使反日部队逐渐团结在游击队周围。

1934年2月21日,在临江县附近山林中,杨靖宇和其他16支抗日部队的首领共同商量,成立抗日联军总指挥部。杨靖宇被推为总指挥。杨靖宇指挥这些队伍和日伪军进行多次战斗,取得了1934年反“讨伐”的胜利。

根据满洲省委的决定,杨靖宇于1933年9月18日在中国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基础上成立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杨靖宇任师长兼政治委员。此时,杨靖宇根据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采用避实击虚,积极防御作战方针,连续进行了一系列战斗,狠狠打击了敌人。到1934年8月,独立师已发展到800余人,团结了一大批各种抗日部队,给日伪在南满的反动统治造成了极大威胁。

杨靖宇在作战中制定了士兵优待条例、作战奖励条例等,使部队在打击日伪军的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于1934年11月7日,宣告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正式成立。下辖两个师,杨靖宇任军长和政委。1935年3月,杨靖宇率领部队,开辟了清原、新宾、桓仁等游击区。到1935年底,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总人数比1934年增长1倍。

从1935年的8月到12月,不到五个月内,杨靖宇孤军南征,在敌人统治严密的地区迂回行进两千多里,东至中朝边境,南到辽南,西到本溪,到处开花,创造了东北抗日游击战争史上极为光辉的一章。

1936年春,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鼓舞下,为了配合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杨靖宇率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在辽宁与吉林毗连的东部地区主动出击,积极打击日伪军。从2月至4月,第一军与日伪军作战11次,歼灭日军60人,伪军382人。1936年7月初,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杨靖宇任军长兼政委。军部下辖教导团和3个师,全军共有3000人。

杨靖宇领导的抗日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严重威胁了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日军进行了疯狂的报复。1934年至1936年三年间,日伪军仅在通化地区就烧毁民房1.4万间,废弃耕地33万亩,将1.2万户居民赶入“集团部落”。一个“部落”通常为百户左右,周围筑两丈左右高的围墙,四角建炮楼,墙外挖壕沟,拉上铁丝网。平时进出搜查,粮食、盐、布匹等等,凡是“抗联”需要的一切,严禁带出“部落”。

“抗联”始终都是游击战,没有军事编制,没有后方,没有给养、弹药补给,有人民群众的支援,这一切基本就不成问题。可“遍地的集团部落”后,战士们饿死冻死的比战死的多。

日军还在吉林东部实行“三光政策”,一年间屠杀10万吉林人民,并對抗联进行频繁攻击,使抗联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为牵制日本关东军入关,配合全国抗战,杨靖宇率抗联第一路军主动出击;又在广大群众的配合和支持下,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多次与日伪军激战,有力地钳制了日本侵略军,打得敌人心惊胆战,威震东北。日本称杨靖宇为“满洲治安之癌”。

为此,1938年起,日军调动6万余人,对杨靖宇及抗联一路军进行“大讨伐”。同时,日伪当局采取收买汉奸、政治诱降、组建叛徒武装等方式,对杨靖宇悬赏缉捕,对抗联进行分化瓦解。

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他以“头颅不惜抛掉,鲜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贰的意志是不会动摇”的崇高气节继续坚持战斗。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杨靖宇鼓励大家:“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来很小,可燃烧起来能烧红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到多大困难总会胜利的!”1940年2月,杨靖宇牺牲前夕,他和战士们同吃着一碗用雪水熬煮的糊糊,十分沉静地对警卫员说:“就是我们这些人都牺牲了,还会有人继承我们的事业,革命总是会成功的。”此后几天,他都没有吃到一粒粮食,饿了就以草根、棉絮充饥,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濛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他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直至弹尽,于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濛江县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将其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连残暴的侵略者也震惊和折服了。当年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为之感叹:大大的英雄!”

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濛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猜你喜欢
革命军杨靖宇伪军
刀子会不会落在我们头上
杨靖宇的最后时刻
读《抗日英雄杨靖宇》有感
伪军大举进攻,绥东形势严重
参与和被参与:孙中山与黄埔军校早期政治教育1924—1925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杨靖宇:抗日战场上的铁血将军
伪军是什么样的军队
叛徒
英雄杨靖宇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