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年龄段年轻人群体用车需求的共享单车空间分布研究

2019-07-31 06:40陈宇茜李安冉
现代园艺 2019年5期
关键词:海淀办公楼单车

陈宇茜,孙 帅,李安冉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石景山 100144)

1 海淀黄庄站附近区域空间特征

1.1 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开始渗透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摩拜为首的互联网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并在中国快速爆红。在中国高密度人口的背景下,人们的出行首选公共交通方式,而共享单车正好满足了人们“最后一公里”的需求,因此颇受群众的青睐,其中尤其以年轻一代群体更热衷于这种新兴的共享单车。

1.2 各出口环境 海淀黄庄地铁站位于北京地铁十号线,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和海淀南路-知春路的交汇处。A 出口位于西北,朝向北京海淀医院和中关村创客中心,建筑楼层高,密度低,地铁站与办公楼间有绿环缓冲带,人行空间较大;B 出口位于东北,靠近剧院及中学,停车空间宽敞,人流量大;东南面是C出口,办公楼和住宅区较多,建筑密度高,距离近;D出口周围以学校为主,楼层较低,密度低,但群众数量基数大,(如图1)。

2 不同年龄层使用者

2.1 使用群体背景 海淀黄庄站附近使用共享单车的多为年轻人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又分为青少年和青年,而在这2 个年龄层的人往往处于上学阶段或刚踏入社会,经济水平较低,因此他们的出行方式更多偏向公共交通和共享单车。

2.2 空间移动差异 不同年龄段的年轻人在空间移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去过的地方更多,可去的范围更广,出行的机会也更多。这从侧面反映出在出行时青年对交通工具的需求远大于青少年。

3 空间潜力与需求关系

海淀黄庄站的西北面建筑密度低,停放共享单车的空间大,同时距办公楼、医院较远,人群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会更高;而东南面虽也有办公楼群,但距离较近,人群从地铁站出来后步行即可到达目的地,因此使用共享单车的频率远不如西北面的A 出口;而东北面靠海淀剧场和艺术中心,地铁站出口便是汽车停车场,使用共享单车人数虽不少,却没有空间停放,只能占用人行道;西南面的出口D 紧邻学区,但校门离地铁站过远,且地铁站与建筑之间没有绿化过渡带,因此也没有空间停放共享单车,使得D 出口附近单车数量少。从实地考察得到各出口不同时段实际共享单车数量(如图2)。

4 结论

A 出口的使用者以上班青年为主,对共享单车的需求最大,单车可停放空间也最大,目前基本满足该出口对共享单车的需求。

C 出口紧邻办公楼,对共享单车需求较小,没有空间停放车辆,可适当征用人行道进行停放。

B 出口和D 出口在空间上没有满足该地方对共享单车需求的空间。其中B 口处建议适当缩小停车场面积或扩大绿地面积,以达到恰当的空间停放共享单车。

猜你喜欢
海淀办公楼单车
共享单车为什么在国外火不起来
深圳移卡C4办公楼室内设计
商业办公楼的绿色建筑设计
商业办公楼的绿色建筑设计
“海淀青少年们,欢迎回家!”
停课不停学 海淀青少展风采
SYNEGIC公司办公楼
飞吧,单车
飞吧!少年
对恶意破坏共享单车行为要“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