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医学源流与命名探析

2019-07-31 05:05郑进张玲李兆福葛元靖彭江云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5期

郑进 张玲 李兆福 葛元靖 彭江云

摘要:概述云南本土中医药发展源流及历程,顺应时势,将本土学术流派集合起来形成地域性学术流派,充分考虑内涵及特色,予其赋名,以正视听,便于整理及推广。

关键词:滇南医学;学术流派;命名缘由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5-0001-05在祖国医学数千年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扁鹊、张仲景、孙思邈等一大批著名医家。他们在学术上各领风骚,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各流派相互之间的争鸣与渗透,促进了中医的学术发展,使中医理论不断完善,临床疗效不断提高,最终形成了中医学一源多流,百花齐放的学术及文化特色。

除深受古时经典影响而形成的传统医学流派如扁鹊学派、温补学派、伤寒学派、温病学派之外,地域因素也深刻影响着医学流派的形成与发展[1]。由于古代交通的不便利及信息的闭塞,加之地理气候的差异、人之禀赋的不同、行为方式的不一、所发疾病也各有悬殊,因此,地域性学术流派以地域环境及生活习惯等文化方面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出发点,体现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地域性特征。其命名皆以山水江河为主,如新安医学(古徽州)、岭南医学(广东)、孟河医学(江苏)、吴中医学(苏州)、钱塘医学(江南)、永嘉医学(温州)、湖湘医学(湖南)、旴江医学(江西)、绍兴医派(浙江),齐鲁医派(山东)、敦煌医学(甘肃)、闽台医派、海外医派等[2]。

1 云南本土医学源流及特点

云南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美誉,加之少数民族众多,傣、彝、藏、苗、白、哈尼、纳西、拉祜等民族均有自己独特的医疗技术,为本土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赋予了鲜明的地域特征。经有汉、唐、明朝三次较大的汉族移民入滇,中医药学在云南得以广泛传播,逐渐与各民族医药文化融合,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医药文化,至明、清时已至鼎盛而名医辈出[3]。

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云南嵩明人兰茂所著的《滇南本草》问世,开创了云南传统医学发展的新篇章,这本我国最早的地方性本草专著,是一部记述西南高原地区药物的珍贵著作。全书共3卷流传于世,载药458种,早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140多年。许多常见的中医药都是始载于《滇南本草》,如仙鹤草、灯盏花、川牛膝、川草乌等,却因地域因素,该书未得以广泛流传,后世将兰茂及其地方性医学著作所表达的学术思想统称为“兰茂医学”[4]。

彰显滇南医学特色的兰茂医学主要学术特色有以下内容。

1.1 兼容并蓄、相得益彰 云南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是最有力的粘合剂,对异族文化表现出极强的理解力和吸收力。相对封闭的环境,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在此繁衍生息的各民族更加依赖于相互医药知识的交流与发展。因此,滇南医学的发展具备一个稳定的“内环境”,各民族的医药知识也在源源不断地对其进行补充和拓展。《滇南本草》中就记载了不少来源于彝族药的药材(如:滇重楼、滇黄精、滇龙胆、云黄连、金荞麦等),有的已成为云南地道药材,并收载入《中国药典》。

1.2 扶助阳气,重调脾胃 《滇南本草》和《医门揽要》中记载了兰茂运用附子之补火助阳治疗的经典案例,“火神派”代表人物吴佩衡先生善用附子来扶助人体阳气,因而得号“吴附子”。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医门揽要》指出“浮脉诸病皆责之于肾。……盖脾胃强盛则饮食消化,而津液生生不息矣。故古人云,调养脾胃,乃医家王道。”云南民国时期医家李继昌,姚贞白等也极力推崇调养脾胃之法。

1.3 药食同源、调治并进 《滇南本草》中记载了大量常见蔬菜、水果、野菜、野果的性味、归经和药用功效,其附方也喜用食物入药。可见,云南本土民族在野生食物的药用上具有很深的积淀。时至今日,云南人民的餐桌上仍常将天麻、薄荷、鱼腥草、刺五加等药材制为佳肴,充分将食疗保健融入生活之中。

2 百花齐放的云南中医药

自明清以降,云南名医荟萃、流派纷纭、学术争鸣、中西汇通,曾经涌现出大批享誉国内外的著名医家,如全祯、董赐、孙光豫、刘成琨、何慥、杨晫、刘本元、何应达、德峻、王观、曲焕章、彭子益、姚方奇、戴显臣、吴佩衡、康诚之等。清光绪年间民间医者曲焕章,据祖传彝医秘方研制而成云南白药,百余年来蜚声海外,以其独特、神奇的功效被誉为“中华瑰宝,伤科圣药”;民国著名白族医家彭子益,“用中医原有名词,以有原则、有系统、有证据的科学方法”编纂而成其代表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被当代擅长以纯中医手段抢救危症重症的李可老先生稱为“中医复兴之父”[5];扶阳名家吴佩衡,擅用大剂附子治疗阳虚阴寒等证,屡起沉疴,世誉“吴附子”,其扶阳学术思想受到海内外学者的推崇;姚氏医学流派自清朝中期姚方奇始,传承八代,计约百余人之众,对时令病倡导“天人相应、三因制宜”,妇科病重视“肝脾冲任、运转枢机”,内科病讲求“气化原理”;清代名医戴显臣之子戴丽三,重视中医四大经典及实践,临床施治常用“开门法”、“转阳法”,推崇辩证唯物主义,融哲理医理为一体,提倡以辩证法作为研究中医的思想方法;儿科名家康诚之,长于望诊,注重扶正与驱邪的关系,立法审慎,补泻得体,用药灵活,特别重视患儿病后调理;国医大师张震,成立疏调学派,强调以肝为主体,脾肾为两翼之“一体两翼”的基本治疗理念,拟定“疏调气机汤”为基础化裁治疗多种病证常取得良好疗效;傣医的“四塔五蕴理论”、彝医的“二气六路学说”、藏医的“龙、赤巴和培根三大物质理论”,也均属中华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诸多医家及其流派,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云南传统医药学主要的特色和丰富的学术内涵,彼时曾百花齐放,影响深远。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医学术特色淡化,老中医药专家很多学术思想和经验得不到传承,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创新不足。当今中医人才的培养模式主要是院校制,建国以前的师承模式长期淡出主流体制之外,使得曾经耳熟能详的流派发展受到冲击,中医流派出现严重断层和脱节,后继乏人,甚至逐渐湮灭、消亡。

3 “滇南医学”命名缘由

结合目前国内中医药发展形势,云南本土医学也应将本省中医药源流及特色高度概括,予其赋名,以正视听,便于整理及推广。参考全国各省中医流派命名特点,结合我省中医药现状及特色,建议将云南中医学术流派命名为“滇南医学”。

3.1 点明地理环境及区域特色 滇南,即云南省之古称。在正史中最早出处为洪武二十年(1388年)《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赐玺书曰:……命尔仍治滇南”[6],此后《滇南诗略》《滇南月节词》《滇南山水纲目》及《滇南本草》等著作均以滇南指代云南[7]。“古滇王国”存在于战国时期(公元前278年-前109年),疆域主要在以滇池中心的云南中部及东部地区,云南省的简称“滇”即由此而来。而八世纪崛起的“南诏国”(738年-902年)也为后人留下了融本地、中原、印度及波斯等医学于一体的医药文化[8]。“南”即指明我省位于祖国西南部,复杂的地貌及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药物资源和特有的中医、民族医学术思想。

3.2 将《滇南本草》这本传世之作加以推崇,打造本省于“云南白药”之外的中医药名片。该书所录本草和病症不限于“滇南”一隅,故虽名为“滇南”,就其地域界定而言,应当是指以今滇中地区为核心,以兰茂医学为代表,涵盖云南省全境的云南中医学以及民族传统医药的经验知识体系。从兰茂所著《滇南本草》及《医门揽要》所述内容来看,涵盖了滇地生长的动植物,对千百年来云南各个民族的宝贵医疗经验进行了一次大整合,奠定了云南境内常见病症及其预防、诊治的基础,将云南地方性医学的发展推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在云南本土医学之中最具代表性,对后世医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力。“兰茂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是为本省传统医学一年一度的交流学习盛会,将著有《滇南本草》的兰茂医学推为众家之首,可谓实至名归。

3.3 体现了对各中医流派、各少数民族医学的兼容并包。 云南省民族文化多元,各民族由于所处地域环境不同、自然资源不同、常见病种不同,治疗用药经验也各有所长。基于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结合生活经验、医学知识建立起来的民族医学理论体系、解释体系更是各有差异。这些内容丰富多样、形式异彩纷呈的民族医学汇集在一起,共同构成我省传统医学的伟大宝库。充分考虑到本省流派众多,民族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更是方兴未艾,不可囿于门户之见而闭门造车,故弃称“医派”“中医”等名,专取“医学”二字以示海纳百川之态度。

3.4 契合他学。与滇剧等传统艺术相一致,特色鲜明又无艰涩生僻之虞,朗朗上口易于传播,可为滇南中医人凝聚信念,亦为滇南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重要契机,使滇南医学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4 小结

“滇南医学”是以兰茂医学为代表,覆盖云南全境的中医药学及其理论指导下的医疗经验和知识体系。加强对我省传统医学学术派别的研究,抢救性地整理濒临消亡的名家经验,总结不同流派形成和发展的成就及规律,科学地评价他们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与地位,不仅可以深化对我省传统医学学术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且有助于推动中医学术理论的研究与创新,最终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我省各医学流派的学术思想。

附1:中医学术流派划分的标准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当代名老中医学术流派分析整理研究”提出了中医学术流派划分的6个标准:

(1)有学术代表人物;(2)有学术传承人;(3)有清晰学术传承脉络;(4)有理论或技术的创新;(5)有代表著作;(6)有临床实践与显著疗效。

其中,提出明确中心学术思想的学术代表人物、反映本派的代表性著作和传承轨迹明显的人才链被公认为学术流派的三要素。

附2:云南近代四大名医简介

吴佩衡[HTSS](1888-1971),名钟权,四川省会理县人,云南中医学院首任院长,著名经方大家。于1906年拜当地名医彭恩溥先生为师,从师卒业后,他1921年来到云南。到昆明后,他以探索学术真理的大无畏精神,冲破了当时的某些市风习俗,在临证治疗中,遵古但不拘泥于古,大胆创新,古方今用,拯救了不少垂危患者,显示了他在医术方面的超群技艺和个人胆识,在云南医药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尤其体现在他用“附子”一药上。附子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侧根,中医认为它主要是温阳散寒的一味药,尽管临床疗效好,因其所含乌头硷具有毒性,一般称为虎狼之药,诸多中医药学家用时都是慎之又慎,在中原地区,凡用附子,其剂量多在9克-15克。然而他却根据云南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善用附子在临床中治疗各种疑难杂症而得“吴附子”之名。

吴佩衡从事中医医疗和医学教育工作60余年。擅长中医内、妇、儿科学术上尤其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有较深入的研究和造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吴氏学术流派,开创了云南省经方学理对云南中医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后人昆明市医学研究所吴荣祖所长牵头研制的“附片颗粒剂”,还获昆明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戴丽三[HTSS](1901-1968),字曦,号徐生,云南昆明人。自幼随父清代名医戴显臣学医,1919年悬壶昆明,其后四十九年行医生涯,潜心攻研岐黄之道。中医临床诸科中尤擅内科、妇科、儿科,临床屡起疑难重证,在我省人民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1950年6月应邀出席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返滇后毅然放弃私人诊所,是云南省中医界第一个参加政府工作的医师。

1955年被国务院任命为云南省卫生厅第一任副厅长、中医协会主任后,他就竭尽心力地为云南省中医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作贡献。他不拘一格降人才,从全省推薦调聘有才能的中医积极参加政府卫生教育部门工作。创办了全省性中医提高进修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学员,并积极开展学术经验交流活动,使当时云南的中医学术水平在质的方面保持全国中上水平。由于他卓著的工作连续当选为我省一、二届人民代表,省政协一、二、三届委员。

戴丽三之所以有较高的中医学术水平,除继承家学,还与他重视中医四大经典重视实践有关。更关键的是他还重视科学的思维方法,推崇辩证唯物主义,融哲理医理为一体,编写了《中医辨证原理》一书,强调要深入探讨中医学的科学性,必须以辩证法作为研究中医的思想方法,才能领会中医的实质和特质。如他用桂枝汤,突破了以往只重治外感的观念,灵活应用可治疗外感内伤十二类之多,真正发挥了天下第一方的效用。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由后人总结整理为《戴丽三医疗经验选》,于1979年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荣获云南省1985年度科技进步三等奖,云南省卫生厅医药卫生二等奖。

姚贞白[HTSS](1910-1979),云南昆明人,姚氏医家第五代传人。1940-1948年任昆明市中医师公会负责人,滇黔考试署中医师考评处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立昆明市中医医院并首任院长、首批云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市卫生局副局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贞白自幼习医,聪颖过人,苦读医经、子史典籍,尽得家学真谛,1930年悬壶问世,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了一整套“以阴阳气血为整体,以气机变化为辨证经纬,因地、因人、因病治宜”为特点的姚氏医学流派,为姚氏医家之集大成者。

姚氏尤擅妇科,针对妇人特点,首重肝脾之中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血生于中,统于脾,藏于肝,注之冲宫,任阴为养;血因气而动,肝有疏泄调达之功,脾有温煦散精之力,冲领渗灌之能,而任具当养之权”。故立法之际不骤补,不猛破,不偏于辛燥,不过用寒凉,临证喜用逍遥散,谓其“深得庄子逍遥游旨趣,性味平和,调治气血,行中寓补,补中有清,以平淡清灵收功”。故遣方用药,多以轻、灵、疏、和为特点,每收四两拨千斤之效。他十分重视“天人相应”之理,通过对昆明地区气候变化的仔细观察,1937年与父荫轩及弟姚济总结姚氏四时表证用药规律,创制“姚济神效散”,在昆明“一年无寒暑,一日有四季”的特殊环境中,治疗四时感冒之证,辄多验效,并畅销东南亚,深得海外侨胞欢迎。1949年解放大军进昆,在当时的军政宣传资料上曾有“伤风感冒找姚济”的记载。

贞白毕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精湛的医技和良好的医德有口皆碑,曾亲自授徒四十余人,创拟“姚氏资生丸”、“姚氏生精散”、“首乌延寿丹”等验方,并有《翼园医话》、《姚贞白医案》等著作传世。

康诚之[HTSS](1899-1970),字子信,云南省昆明市人,著名中医儿科学家,曾任云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儿科主任。

康氏生于中医世家,其祖父康崇德为云南著名老中医,擅长中医儿科。他自幼跟随父亲康月轩习医,18岁自开医业,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为云南儿科名家,中医云:“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意思是妇女的病比男人难治,而小儿的病是最难治的因为小儿体弱,用药不好把握,更重要的是,小儿不会表达自己的症状,故有“哑科”之称。然康氏继承家学,除精研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外,尤尊崇宋代儿科大家钱乙。临证时,结合患儿个体特点、长于望面色、审苗窍、验指纹等,辨证准确,用药精当,并善于吸取前人方剂中的有益部分,结合自己临床治验自组验方48个,诊治小儿痘、疹、凉、疮都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对麻疹、白日咳、猩红热、痢疾、肝炎、腮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瘫、败血症、急漫胜肾炎、脑炎及其后遗症,肺炎、婴儿漫哇腹泻等小儿重症、难症的诊治多获良效。并有《康诚之儿科医案》、《小儿百日咳中医疗法》等论著传世。为我省中医儿科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并由此而声誉卓著。

附3:云南省流派工作室、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名单[BT)]

云南省目前获批的流派工作室10个(排名不分先后):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工作室、云南昆明姚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云南管氏特殊针法学术流派研究所、云南陆氏气阴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云南钟氏中医肛肠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云南孟氏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云南张氏助孕安胎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云南夏氏强筋整骨推拿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云南罗氏调气理血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云南赵氏“防治康养”汇通流派传承工作室

云南省目前获批的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1个(排名不分先后):孟如名医工作室、刘复兴名医工作室、张沛霖名医工作室、康朗腊名医工作室(傣)、吴生元名医工作室、张良英名医工作室、张震名医工作室、管遵惠名医工作室、林艳芳名医工作室、刘以敏名医工作室、夏惠明名医工作室、喻安书名医工作室、陆家龙名医工作室、康郎香名医工作室(傣)、陈乔林名医工作室、苏藩名医工作室、赵淳名医工作室、柏玛丹增名医工作室(藏)、罗铨名医工作室、龙祖宏名医工作室、易修珍名医工作室、吴荣祖名医工作室、管遵信名医工作室、段其昌名医工作室、熊辅信名医工作室、李斯文名医工作室、朱勉生名医工作室、赵永祥名医工作室、吕光荣名医工作室、沈家骥名医工作室、钟传华名医工作室。

云南省目前获批的国家级师承工作指导老师57人(排名不分先后):向·初称江楚(藏)、李永康、罗铨、管遵惠、张沛霖、戴慧芬、李幼昌、廖浚泉、张浩然、杨柏如、姚克敏、康朗伦(傣)、孟如、莫矜耀、张良英、詹文涛、舒尚义、吴生元、陈乔林、易修珍、管遵信、李春华、岩拉(傣)、龙祖宏、赵淳、刘复兴、刘以敏、熊辅信、钟传华、段其昌、林艳芳(傣)、苏藩、李斯文、夏惠明、王光鼎、张震、沈家骥、喻安书、帅焘、陆家龙、赵永祥、吕光荣、吴荣祖、范德斌、周常昆、秦竹、彭江云、郑进、熊磊、秦国政、叶建州、李雷、张超、林忆平、严继林、朱勉生、郭兆刚。

云南省目前获批的省级师承工作指导老师74人(排名不分先后,其中19人亦为国家级):向·初称江楚(藏)、李永康、罗铨、管遵惠、詹文涛、吴生元、龙祖宏、赵淳、刘复兴、熊辅信、钟传华、林艳芳(傣)、苏藩、夏惠明、沈家骥、喻安书、帅焘、陆家龙、倪宗伽、郭永章、龙凤昌、赵永祥、康朗腊(傣)、朱运凯、闪光勋、康朗香(傣)、杨桂华、陈集才、梁兵、和建清、陈国仙、杨仁德、徐涟、丁丽芳、瞿中灿、王敏、杨本雷、张立平、曾国强、张晋云、罗珊珊、王吉侯、梁利金、宫毅、黄文、李泽周、刘楚玉、孙跃农、赵崇清、杨仁德、知青、戴丽冰、文林、何开仁、李琦、余泽云、林亚明、宫毅、周蜻、朱智生、冮顺奎、李青、王云川、庄文琪、段萍、王刘英、钟琼仙、李洪燕、岩罕单、邱江红、柏秀英、钟正秀、钟丽明、陈予平。

参考文献:

[1]刘桂荣,李成文,戴铭.中医学术流派概说[J].中医药学报,2013,41(6):1-4.

[2]闫海军,傅海燕.基于文献分析的当代中医学术流派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7,44(4):720-722.

[3]张超,杨林蓉,付婷婷,等.试论云南兰茂医学流派的学术特色[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13):51-53.

[4]郑进.兰茂医学与云南中医学[A].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云南省针灸学会、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14:4.

[5]颜文强,张其成.白族医家彭子益圆运动生命观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启示[J].中医药文化,2018,13(4):81-86.

[6]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云南省志·医药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203.

[7]茶志高.《滇南雜志》辑录明清滇人著述书目的分类及其文献价值[J].文山学院学报,2016,29(5):25-29.

[8]吕跃军.方兴未艾的白族医药文化研究[J].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2017(00):665-677.

(收稿日期:2019-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