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不同剂型治疗婴幼儿肺炎喘嗽患儿的疗效及依从性对照研究

2019-07-31 05:05张琳何德根吕美玲陈慧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汤剂依从性

张琳 何德根 吕美玲 陈慧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麻杏石甘汤散剂与汤剂的治疗效果、患儿的治疗依从性,探讨中药散剂在儿科临床的优势。方法 本研究对200名婴幼儿患者进行分组比对,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痰热闭肺型肺炎喘嗽患者,将麻杏石甘汤散剂应用给治疗组,对照组予以饮片汤剂,治疗观察7 d,比较2组的疗效、治疗依从性。结果 麻杏石甘汤散剂治疗有效率(85%)高于饮片汤剂(73%),但两者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2组患儿的服药依从性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杏石甘汤散剂治疗有效率高,疗效好,散剂较汤剂有明显的较好的依从性,易于被患儿及家长接受。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散剂;汤剂;依从性;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9)06-0034-03

肺炎喘嗽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目前引起我国住院患儿死亡的重要病因[1],中药内服在治疗肺炎喘嗽中有明显的优势,比如退热的时间、咳嗽减少的时间、肺部罗音吸收的时间均明显优于医治疗[2],但由于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习惯、生活工作中巨大的竞争压力、中药汤剂的口感、煎煮过程复杂等因素,限制了中药汤剂在儿科临床,尤其是婴幼儿的应用。本研究选择经方麻杏石甘汤不同剂型治疗婴幼儿肺炎喘嗽,观察其疗效及患儿的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200例婴幼儿患者进行分组比对,这些患者为在2014年—2017年间在本院就诊并接受过治疗的,随机将0~5岁的52例男患儿和48例女患儿分入治疗组;将同年龄阶段的51例女患儿和49例男患儿分入对照组。2组患儿上述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本研究对肺炎的诊断依据是2013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3],被判断为肺炎喘嗽的患儿临床会出现气喘、咳嗽、咳痰痰鸣等症状。中医诊疗发现,口渴发热多汗、咳嗽、痰多粘稠、舌红苔黄脉浮数等症状与风热闭肺的标准相符[4]。

1.3 纳入标准 (1)年龄在0~3岁之间;(2)符合肺炎喘嗽的诊断指标;(3)证型符合风热闭肺;(4)家属愿意接受中药内服治疗。

1.4 排除标准 (1)排除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等有严重并发症的患儿;(2)排除患儿合并气胸、胸腔积液、先天发育不良等情况;(3)患儿先天心脏功能不全;(4)大叶性肺炎。

1.5 治疗方法 2组患儿均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再口服中药麻杏石甘汤散剂,对照组再口服麻杏石甘汤汤剂。散剂。麻黄5 g,石膏15 g,北杏10 g,甘草3 g,将中药粉碎,过100目筛,混匀,采用电子灭菌消毒柜,盘式消毒灭菌。麻杏石甘汤散剂的质量控制(性状、均匀度等)都必须与2000版的中国药典相一致。6個月以上、1岁以下的患儿,每天服药3次,每次0.5 g;3岁以下、1岁以上患儿,每天服药3次,每次1 g/岁。药粉以100℃开水冲调,口服,可加糖。汤剂。将150 mL的水加入到上述同量药中,经过至少30 min浸泡后文火煎煮,第1遍留药汁50 mL,再次将水加入到药渣当中,文火煎煮留药汁50 mL,共100 mL。3 mL/kg·次,每天服药3次,药汁必须加热,可加糖调和口感。1个疗程为1周。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经过7 d的治疗后对2组患儿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6.1 疗效标准 对患儿接受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评估,以临床指导原则为依据,所有临床症状都消失患儿可判断为痊愈,肺部听诊正常,没有炎症。如果患儿在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较之前有所好转,各项检查指标均趋于正常,可判断为好转。若患儿仍然与此前症状一致,甚至比之前表现更加严重,各项检查指标仍不见好转,可判断为治疗无效。[5]

1.6.2 治疗依从性评定 以按医嘱服药的时间和服药计量来评定患儿的依从性;日均服药量达到总量的3/4以上为依从性好;不定期服药或间断服药,日均总药量为1/4~3/4为部分依从;中途停药或日均口服中药计量达不到1/4为依从性差。

1.7 统计学方法 应用不同剂型麻杏石汤治疗的患儿各项数据对比,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3.0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73%)相比,治疗总有效率更高的是治疗组(85%),数据比对相关联系数大于0.05,在统计学中,不具备比对意义(χ2=4.378,P=0.112>0.05)见表1。

2.2 2组患儿服药依从性比较 在对照组患儿中,用药的依从性良好、一般、差的比例分别为48%、11%、41%。在治疗组患儿中,相应的比例分别为65%、14%、21%。与对照组相比,用药依从率更高的是治疗组,数据比对相关联系数小于于0.05,在统计学中,具备比对意义,χ2=9.353,P=0.009<0.05。见表2。

3 讨论

小儿时期由于其生理特点决定了较常发生肺炎喘嗽,在中医当中,此类疾病属于邪热闭肺所致,主要表现症状有“热、咳、痰、喘”等。短期内出现喘症是患病初期的表现,痰浊闭肺的症状会出现在病邪入里化热后,随着病程的发展,发热的症状会逐渐加重,甚至出现高热。《伤寒论》中有关于麻杏石甘汤的记载,入药的主要成分为麻黄、杏仁、石膏等,能够起到宣肺、清热的作用,主治外感风热壅肺证。因此,在对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进行治疗时多采用此方。伤寒论当中对该药煎煮是有序要求的,应先入麻黄后入其他药剂,最后温服。

小儿从出生28 d~3周岁前称之为婴幼儿期,此期间小儿生长发育旺盛,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抗感染能力相对较弱,易发生各种感染,而婴幼儿此时消化功能不完善,又要经历断乳及转乳期食物添加的过程,所以此时对中药内服的依从性相对差。

中药散剂、汤剂均属于传统的中药剂型,散剂具有服用方便、节省药材等等优点,而汤剂具有易吸收、起效快的优点,所以将麻杏石甘汤制成散剂,充分发现散剂工艺简单、节省药材,方便服用的优点,比较麻杏石甘汤散剂、饮片汤剂的临床疗效及其依从性,本研究采用经方麻杏石甘汤治疗婴幼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型,观察2种剂型的临床疗效、病人的依从性,方便临床广泛应用推广,使中医药的优势能够彰显出来,让广大患儿受益。

研究发现,麻杏石甘汤散剂临床有效率稍高于与汤剂,并且二者比较并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散剂、汤剂这两种传统的中药剂型疗效相比,散剂更好。二者依从性比较,散剂依从性明显高于汤剂,说明散剂不用煎煮,方便家长配制,另外散剂药量小,方便患儿服用,更易于患儿接受,因此中医儿科医生应采用更易于患儿接受的中药剂型,在保证疗效的更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以造福广大患儿。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72.

[2]王力宁,王雪峰,原晓风,等.中医药治疗小儿肺炎喘嗽风热闭肺证、痰热闭肺证临床验证方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5):386-391.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上)[J].中华儿科杂志,2013,51(10):745-752.

[4]马融.中医儿科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52.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7-288.

(收稿日期:2019-03-11)

猜你喜欢
汤剂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中药加糖不科学
应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对提高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作用
优质护理对肺结核护理质量和依从性的干预效果
中药汤剂煎服的注意事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