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伤理论的现实运用

2019-07-31 05:21张亚一
长安学刊 2019年3期

张亚一

摘 要:杰弗里·亚历山大的文化创伤理论将创伤看作一个文体,重点不在创伤事件本身,而在于对创伤的意义重建,他注重创伤对群体的影响,指出应建构出成功的创伤叙事结构,从而扩大对群体的影响范围,并使得创伤的道德教训得以制度化。运用文化创伤理论解读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在关注其社会化过程的同时,更应当注重该创伤事件的归宿,应建构出成功的道德机制和教训制度,使创伤得以常规化。

关键词:文化创伤;创伤建构;文化社会学;重庆公交坠江事件

文章编号:978 -7- 80 736 -771 -O(2019) 03 -113 - 02

一、文化创伤理论之意义指向

杰弗里·亚历山大的文化创伤理论看重创伤事件之后所经历的社会文化建构过程及其产生的结果,他认为集体创伤不是由于创伤事件本身导致的,而在于创伤事件的社会化过程。“正是意义,而不是事件本身,带给人们震惊与恐惧的感觉。意义的结构是否遭遇不稳定或惊吓,并不是事件本身的结果,而是社会文化过程的结果。它是人类能动性操作的结果,是新的文化分类成功驾驭的结果。”[1](P92)

因此在文化创伤理论的建构中,创伤在社会过程中的演变就显得极为重要。在这样一个社会过程中,亚历山大描述到,需要有承载群体(即传播创伤事件的人)去制造创伤意义,从而传播给整个社会群体。而想要成功地构建出创伤的集体再现过程,就需要清晰地搞清楚创伤事件痛苦的本质、受害者的性质、受害者与集体受众之间的关系以及事件的责仟归因。

亚历山大对于犹太大屠杀的阐释,是他的文化创伤理论的一个典型的运用。在历史的进程中,犹太大屠杀首先被建构为进步叙事,犹太大屠杀更多地被看作以纳粹主义所作的恶而存在,重点不在于犹太种族被屠杀,犹太人的精神创伤也没有被主要呈现出来,反而是趋向浅化。建构犹太大屠杀的叙事体系的主体是美国,因大多数美国人无法对犹太人的精神创伤感同身受,美国在二战后所做出的努力,便是浅化大屠杀的存在,从而致力于对“恶”的排除,以及积极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新世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犹太大屠杀作为一个典型事件独立了出来,不再作为纳粹主义的恶而存在。犹太大屠杀最终被理解为极恶的典型,继而重点回归到犹太人的精神创伤上,并扩大到全人类的精神创伤之上,各类纪念仪式、活动展丌,犹太大屠杀所蕴含更为本体的真实意义逐渐回归。

而在中国发生的同样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程度却比不上犹太大屠杀。对于南京大屠杀,中国民众更多的感触在于每年的国家公祭日,人们似乎更容易为受难的死者及家属抱以同情,但不会考虑口本当年的侵略违背了何种道德规则,应当受到怎样的惩罚,以及如果以后发生类似性质的事情时应当如何应对。作为一件极具反思意义的创伤事件,在国外看来还是一个模糊的叙事,甚至口本仍未承认此事件的真实存在。在亚历山大的文化创伤理论的启示下,提醒我们在纪念的同时,应当清楚地建构出揭示真实性的叙事模型,从而为人类世界的运行规则提供启示意义,也使之更长久地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为其反省与深思。

杰弗里·亚历山大作为一个社会学家,他更希望看到创伤事件能成为一个内部结构较为明确的叙事,从而能进行大范罔地传播,能给整个社会甚至整个世界以警醒,从而让每一份创伤都能一直得到纪念,并能使人们更加清楚道德责任、更加地团结,使未来社会能发展地更为良好。

二、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创伤的不断重构

文化创伤理论是从创伤事件的重构、传播与影响的角度来看待创伤事件的,从这一角度看待社会生活中的创伤事件,能够带来新的启示与现实意义。

去年10月28日发生的重庆万州公交坠江事件是一个新闻热点,其事件的进展及民众对其的反应过程,用文化创伤理论来分析,是一个典型性的创伤事件的社会化过程。在重庆公交坠江这一新闻刚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时候,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重庆万州公安发布的警情通报,描述如下:重庆市万州区一大巴车在万州长江二桥桥面与小轿车发生碰撞后,大巴车坠人江中。此时警方还未调查清楚事情的原由,只是把已知的事件状况通报出来。

但随后多家媒体将矛头指向小轿车女司机,发布诸如“小轎车女司机因逆行导致大巴车被撞坠江”、“小轿车女司机穿高跟鞋驾驶导致悲剧发生”等“新闻”,导致群众将事故焦点放在小轿车女司机身上,大范罔地对女司机进行言语责备甚至人肉攻山。这些新闻媒体发布的内容是无根无据的,但是大众很容易跟随舆论导向,因此会造成这种偏激并滑稽的行为产生。这就是亚历山大所说的制度场域媒介的影响,这一过程是进入了大众传媒场域。大众传媒在报道新闻时应当保持观点的客观性,但为了吸引读者,不良媒体就会抓取创伤事件中的某一个点,进行渲染和隐晦的导向,截取片断,夸大事实,甚至会颠倒“受害者”和“施罪者”,从而将创伤事件的再现过程变得偏离事实的真相。

当口下午5时,重庆万州公安发布了一条新的警情通报:经初步事故现场调查,系公交客车在行驶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山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护栏,坠人江中。仅仅半大时间,事情的真相颠覆了媒体的报道,也颠覆了群体大众的指责焦点。媒体将发布过的不实新闻删掉,继续追山新的热点,而群众收拾起上一轮的指责,丌始把指责对象转向公交车司机。但在这当中女司机所受到的创伤,不再有人提及。在创伤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无须有的新的创伤也会产生。

群众之所以有着“乌合之众”的称号,其中之一就在于易被煽动性,容易在不清楚事情来龙去脉的情况下被舆论导向所牵引。在第二条警情通报通知后,群众丌始指责公交车司机,认为公交车司机是整个事件的“罪人”。11月2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的真正原因得以揭露:女乘客坐过站与司机激烈争执互殴,车辆失控坠人江中。大多数群众认为女乘客是罪魁祸首,这其中有着群众个体的情感因素在起作用,但依据公交车内黑匣子中的视频来看,公交车司机多次用右手回山女乘客,因此这场惨剧的发生是司机和乘客二人的责任。在这场创伤事件的社会文化过程中,创伤的再现经过了多次的改写,最终终于回归真相。但部分群众对此事仍有偏激的态度,并且乘客与司机争执的事件不但没有缓冲,甚至更加地发酵。

三、创伤的归宿——常规化

亚历山大称,要制造出一个成功的主导叙事的创伤再現,需要对以下方面给出有力的答案:痛苦的本质、受害者的性质、创伤受害者与广义受众的关系、责任的归究。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的真相与原由虽然已调查清楚,但群众没有接收到一个清晰的创伤的意义建构,文化创伤也没有得到常规化。

事故责任在于公交车司机与女乘客双方,因此为了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对于两方面都应做出相关制度和措施的努力。应完善相关方面的法律,对此类案件的责任追究和道德惩治制度加以完善。对于干涉司机工作的行为,应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并且加大执行力度,对社会成员以警示作用。对于驾驶员方面,应加强驾驶员驾驶素质的培养,强化驾驶员上岗培训工作,加强驾驶员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等等。另一方面,这辆公交车上的其他1 3位目击者,如果有一位乘客起身调和司机与女乘客的冲突,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些目击者,如果能对社会的安全问题富有同理心,或许就更愿意出手帮助调和了。因此,增强群众对社会事件的同理心,或许能使得类似事件少一些发生。

在此次重庆公交坠江事件发生之前和之后,都有着类似事情的发生。如2017年4月10日,广州东莞的一名男乘客少投两元钱于是对司机袭击。2017年9月27日,湖北武汉的一位老太太上错公交车,要求下车遭拒,便多次捶打司机。但因为这些事情所造成的后果没有重庆公交坠江事件惨重,因此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但归根到底,是因为此类创伤事件没有得到完整的建构。在重庆公交坠江事情发生之后,又发生过多起类似的事件。如2019年1月12日,湖南邵阳一女乘客因公交车坐过站要求下车被拒,拿出保温杯泼向司机手上,导致司机手背烫伤车辆失控,撞向路边绿化带,车上一位乘客眼部被撞伤。犯罪学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做破窗效应,是说如果一幢建筑上有破损的窗户,被人看到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人去破坏更多的窗户。即如果环境中存在不良的现象,那么会引起一些人的效仿。重庆公交坠江事件中女乘客的做法,在一部分道德低下的人那里变成了隐晦的启示,启示他们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情,威胁司机会起作用,因为这样的悲剧发生后,司机会更畏惧乘客做出类似的行为。因此效仿的行为会部分地产生。再比如2006年发生的南京徐老太事件,这次事件发生后,类似的事情频繁地发生,道德的底线就像被打开了缺口。有更多的老人学会了假装摔倒碰瓷,或者被撞倒后企图从肇事者或救助者那里获得不当有的利益。于是人们变得见到老人摔倒后不敢去扶,出现了“扶不起”的社会风气。在创伤事件发生后,人们已经承受了伤痛,但效仿事件仍在出现,这样的后果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创伤建构就显得极为重要,应当使得创伤的教训制度化。

杰弗里·亚历山大指出,在文化创伤的集体认同得到重构后,会逐渐进入“冷静下来”的阶段。“由于极受强调并具有巨大感染力的创伤话语消失了,创伤的‘教训便客观化为纪念碑、博物馆以及我们所收藏的历史遗物。”[1] (P103)亚历山大又指出,如果一个创伤事件没有类似的纪念活动,那么创伤性的受难就没有被成功地叙述,也没法影响到更多的人群。亚历…大认为,文化创伤的“常规化过程”是必要的,“重新被建构的集体认同再也不是一种深深的偏见,然而它却仍然是我们解决未来的社会问题乃至集体意识骚动这类问题的根本性资源。……文化创伤的创造和常规化,对社会生活行为有着深层的规范性涵义。借由让更为广泛的公众参与经历他人的痛苦,文化创伤扩大了社会理解和同情的范围,同时,它们还为新的社会团结提供强力的通道。”[1] (P102因此,创伤事件发生后,应当把创伤教训制度化,到那个时候,人们对于创伤的态度尽管不再那么激烈,但文化创伤所带来的珍贵的教训,将深深地植根于他们的心中,并能够指导他们在未来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生活的意义一种文化社会学的视角[M].周怡,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