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推广策略分析

2019-07-31 09:32李秀琴
丝路视野 2019年10期
关键词:亲子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

李秀琴

摘 要: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开展的意义在于提高全民素质,陶冶情操,促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当然了,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也必然存在着或多或少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政府部门和公众一起来探讨解决,只有分析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推广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的项目。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利国利民还需要社会各界人士踊跃参与,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亲子阅读 问题 推广

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人了解历史,拓展知识,汲取文化不可或缺的途径,更能有效提高国民素质,陶冶情操。隨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意识的不断提高,读书成了家长育儿的主要途径之一。公共图书馆凭着自身的优势,在社会提倡开展亲子共读的活动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重大的意义。

一、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开展的意义

(一)“从娃娃抓起”提高全民素质

培根先生曾说:“读书可以陶冶个性,每一种心理缺陷,都可以通过聪明的阅读来弥补。”阅读不仅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完善性格中的不足。从孩童时期起就培养其知书达理的气质,从点到面带动全民素质的提高。“从我做起,从娃娃做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改善亲子关系,助于家长更全面地了解孩子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家长们每天都疲于奔波,本以为已经把最好的物质基础都给了孩子,却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不注重孩子精神世界上的成长,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冷漠,自私,暴躁。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活动的开展可促进孩子与家长的交流,让家长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与孩子深层次的接触交流中,触达孩子的内心世界,知道孩子的所思所想,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中做出正确的引导。

(三)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需从小就开始培养。影响孩子阅读习惯主要的因素来自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家长和学校不应墨守成规,杜绝功能性阅读多、情趣性阅读少;图片阅读多、文字阅读少的情况。读过的书相当于走过的路,也许家长不能带孩子走遍大千世界,但是孩子可以通过阅读了解大好山河的风土人情,提高想象力,憧憬世界的美好,拓展眼界,有充分面对未来挑战的决心和信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祖国的花朵。

二、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面临的社会困难

(一)国人重视程度不够,地方举办读书主题活动过少

我国大部分公共图书馆仅全民读书月期间举办大型的阅读活动,但从整体上看效果并不理性,过于单一化,公式化。亲子阅读活动更是少之又少,形式化,拘泥化。图书馆每年举办的读书公益活动寥寥无几,从根本上意识不到读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二)受众单一化、局部化

我国阅读推广的大部分对象主要还是集中在成人群体上,而对一些老、弱、幼的阅读需求力评估不够。很大一部分人甚至认为亲子阅读毫无意义又耽误时间。不仅不重视亲子阅读在孩子教育中起到的巨大作用,还限制孩子的阅读范围,认为只要学好“数理化”就真的可以走遍全天下,跟不上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导致孩子较同龄人思维落后,目光短浅,而家长却不知足。

(三)志愿者服务人员较少

在亲子阅读认知的普及,亲子阅读指导人员的数量方面,我国还存在不少的欠缺。图书馆的志愿服务者较少,社会推广存在片面性。青年志愿者普遍年龄偏小,还不能了解亲子读书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起不到良好的推荐引导作用,甚至部分志愿者不会选择如此烦琐的行业来进行服务。老年志愿者局限于身体,知识储备量,观念等原因也对读书服务望而止步。

(四)亲子阅读的时间单一,创新性不强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迅猛地发展。读书作为信息传播媒介,在社会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然而图书馆对信息传播媒介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介绍,研究的深度不够,缺乏实践,大多数是纸上谈兵,循规蹈矩,创新性不强。

大部分亲子阅读的活动都集中在周末。平日孩子要上学,家长要工作,即使到了周末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亲子阅读活动也草草了事。寒暑假,孩子还会被送到爷爷奶奶身边,在父母的身边时间本来就少,就更谈不上参加亲子阅读活动了。

三、公共图书馆亲子推广的策略方针

(一)对少儿早期阅读重要性进行宣传普及

少儿早期阅读也称其为婴幼儿阅读,主要是将抽象的文字具体成为彩色的图画,好看的颜色。对于婴幼儿来说,任何的一种与阅读有关的行为都可称之为阅读。家长在孩子的婴幼儿期要跟孩子一起多读,多看,要多引导孩子。在进行少儿宣传普及时,可组织“认识各种各样的绘本”这一活动,多为小朋友准备不同类型的绘本,包括:大的,有小的,立体的,会发声的,活动过程中,为小朋友一一作出介绍,面对多种多样的绘本,会吸引小朋友的兴趣,使其积极地参与其中。例如开展观看光影剧《端午记忆》,使小朋友了解屈原,激发小朋友的爱国情怀,通过以上的形式,达到宣传普及的作用。

(二)学校应多举办家长亲子阅读分享讨论会、征文等活动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以“亲子阅读,家庭教育”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要求孩子和家长一起读一本好书,一起分享读后感。定期组织“亲子阅读,家庭教育”的主题班会促成以学生为主体,家长与家长,老师与家长,一起探讨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或失败的不足。

读一本好书,做一个好梦,倾听彼此的心声,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才是未来教育的大势所趋。

(三)共享读书资源,使效益最大化

1.家长和孩子走入公共图书馆的意义

随着手机,电脑等众多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普遍的家长更愿意与孩子一起宅在家里,享受互联网平台带来的免费阅读资源。然而摒弃传统的阅读模式是错误的思维模式。与孩子一同走进公共图书馆进行亲子阅读,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也能让孩子在寻找图书的过程中发现阅读的乐趣,与家长共同探讨自己在书中的所见所闻,不仅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更能培养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2.好政策好服务多元化促使孩子和家长走进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应针对亲子阅读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多平台为桥梁,抓住各位读者的阅读习惯,将更多的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公共图书馆可根据当地的情况考虑举办少儿读书交流活动,以家庭为单位,分享在读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如,可以举办“绘本分享《粽子脱光光》vs端午节”这一活动,对端午节相关故事进行分享,可以通过滚鸡蛋、做粽子等活动,深化小朋友的端午记忆。也可以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亲自绘本共享活动,这一活动中,家庭与家庭之间可共享彼此读书的资源,互通有无,使读书效益最大化。

3.公共图书馆亲子活动贴近家人之间的距离

公共图书馆亲子读书不仅能增加家人之间的羁绊,更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所以放下手机,走进公共图书馆相信人生会有更美好的际遇。如,可以开展“六一”嘉年华之快乐积木亲子大比拼,在活动中,根据小朋友的实际年龄,进行分组,家长与小朋友都要参与其中,小朋友负责积木搭建,而家长主要负责用水彩笔画出小朋友所摆的积木图形,按照所用时间及好看程度记录名次,获胜者会有小礼物。公共图书馆亲子活动不在于活动本身有多精彩多热烈,最重要的是拉近家庭成员心与心的距离,增进彼此的了解。

(四)公共图书馆可多组织亲子朗诵,家庭大合唱,家庭话剧表演等活动

公共图书馆可组织以家庭为单位的各项活动。孩子和家长从书中读到的知识,可通过话剧,合唱,诗词朗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出来,寓教于乐,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提升创新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亲子活动利国利民,不仅能形成社会民众的阅读风气,进而引导更多的民众关注阅读,进行阅读。最重要的是,公共图书馆亲子活动为家长提供了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渠道。在活动中,让家长更懂自己的孩子,更理解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让孩子更热爱世界,懂得感恩。

参考文献

[1]赵紫薇,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服务策略[N].图书馆学刊,2018-08-6.

[2]王菁菁.公共图书馆亲子阅读社群建设的思考[N].南京图书馆学刊,2018-06-3.

猜你喜欢
亲子阅读推广公共图书馆
中英文绘本亲子阅读模式研究
有效进行亲子阅读教学管见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浅谈少儿图书馆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