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不琢,不成器

2019-08-01 01:31张鹍
都市生活 2019年5期
关键词:清代

摘 要:清代政治统一,经济与文化高度发达,各种工艺美术品空前繁荣,其中玉器成就更为突出,此期涌现出大量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使中国古代玉雕艺术发展到历史顶峰,直至今日亦难以超越。而玉雕作品也不仅仅只是一件艺术品的呈现,它承载了太多政治、艺术的文化思想,其中吉祥文化便是一朵奇葩,盛开已久,却又经久不衰。

关键词:清代 玉雕艺术 吉祥文化

一、清代玉雕艺术的发展

艺术品一直以来担负着民族的精神文化职能,玉器也不例外,作为清代的精神载体之一,玉器的兴衰与国家经济的繁荣息息相关。从清初的政权稳固到康乾盛世,再到清中后期国力逐渐衰退,整个历史的发展轨迹在玉雕作品上体現的淋漓尽致,无论在材质选择还是工艺水平上的表现都是如此。本文将清代玉雕技术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发展期:顺治、康熙、雍正至乾隆二十四年(1644一1759年),共计一百一十五年。玉雕业逐步发展,琢玉工艺在继承明代制玉技术的基础上,有所改进创新。

(二)鼎盛期:乾隆二十五年至嘉庆十七年(1760一1812年),共五十二年。玉雕业空前繁荣,技艺成熟,成为清代乃至整个玉器史上的丰碑。

(三)衰退期:嘉庆十八年至成丰十一年(1813一1861年),共四十八年。玉器制造业开始萧条,玉器品种变少,数量减少,技术水平逐渐下降。到同治至宣统(1862一1911年)期间,玉材来源断绝,宫内玉器生产几乎陷于停顿,碾琢技术低劣。

二、清代玉文化之吉祥文化

“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通过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描述中,我们得知:此五德,既指玉,又指人,可见,玉不是块普通的石头,玉器作品也不仅仅只是一件艺术品的呈现,其背后更是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玉文化。自古以来,玉器就伴随着宗教礼仪、典藏制度、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文化发展而发展,其中,吉祥文化便是玉文化中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

(一)吉祥文化的产生

吉祥文化的产生发展,其实是人类发展进化的必然产物,当人们追求幸福美好、平安健康等愿望时,必然通过某种形式来表达,借助载体来呈现。从早期图腾的出现到后来吉祥符号、图案的产生,也反映了人们内在想法的不断变化 。吉祥文化作用范围分类很广,其外在体现于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或具化,或抽象;其内在的预示意义从最朴素的简单愿望诉求升华为预示着好运、发财、加官晋爵、子孙满堂等美好寓意的文化,而这一切也构成了民族文化中独树一帜的景象。

(二)清代玉雕作品中的吉祥文化体现

清代玉雕作品中的吉祥文化表现地最为丰富,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象形寓意和谐音寓意的方式,将取材自然万物的玉石赋予了生命,让其成为了认知民族精神和民族志趣的标志之一。

1、象形寓意

象形,最早用来解释汉字,即通过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自古以来,人们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搏斗中,为了求得生存与壮大,那些具有超能力的或是赋予美好寓意的动植物便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祗形象。

玉质花插,最早出现于明代,玉兰花为常见题材,玉兰花气质清丽优雅,象征纯洁、美好、富贵。此件花插选用上好白玉材质,玉料细腻光润;整体做玉兰花造型,底部饰枝叶镂空状,主体雕刻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活灵活现,巧夺天工。

此瓶以整块白玉雕琢而成,玉质细腻温润,器之盖、身以子母口相合,严丝合缝,盖上盘绕螭龙作钮,颈部刻蕉叶纹,对饰象首衔活环耳,瓶腹上饰变形凤鸟纹,圈足略高外撇,不失端庄典雅; 整体造型稳重,曲线婉转流畅,韵致非凡。象在古代为祥瑞之兆,瓶上雕饰象寓意“太平有象”,是典型的吉祥纹样,象征太平景象、喜象升平。凤鸟纹,神话传说中为群鸟之首,在古人心中象征吉祥。

从图1、2可见,清代玉器中出现的大量动物形、植物形等象生形造型,不仅仅只是对自然万物的表面模拟,而是带有更深层的寓意。

2、谐音寓意

谐音寓意,顾名思义,利用发音的相似强调其寓意。随着清代社会世俗文化的发展,人们以自然物或是一定意义的符号谐音去表示对幸福的向往,在民间俗称“讨口彩”。如“吉祥如意”,以戟和玉如意的实物组合来表现生命意识。再如“必定如意”,以一支毛笔与一块银锭的组合,代表着必定如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祝福。又如“富贵平安”,瓶子上刻画牡丹花即是寓意的直接表达,牡丹有富贵之意,瓶与“平”谐音,象征平安。

还有许多其他例子,如:金玉(鱼)满堂、连(莲)年有余(鱼)、喜(喜鹊)上眉(梅花)梢、马上封(蜂)侯(猴)、室(石)上大吉(鸡)、平(花瓶)升三级(戟)、富(蝙蝠)在眼前(铜钱)等。

青白玉质,质莹润,圆雕镂空之法并用,而出佛手圆润婉转之姿,底部连枝,深刻折枝之态。佛手俗称佛手柑,为明清室内清供必不可少之物,因“佛手”谐音“福寿”,寓意福寿双全,常作为祝寿礼品,为传统玉雕题材。

此羊采用白玉材质,质莹润,局部见黄色沁;使用圆雕技法,羊呈卧足状,形象逼真写实,栩栩如生。因“羊”谐音通“祥”,有吉祥喜庆之意。

欣赏玉雕作品本是一种视觉感官的美好体验,但是其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寓意却更值得让人细细品味揣摩,在感叹精工巧匠巧夺天工的同时,更让人感叹玉石本身与吉祥文化相融合的巧妙构思。

(三)吉祥文化的思想表达

清政府为了巩固政权,一定程度上积极学习、融合汉文化,吉祥文化的大量运用即是最好的说明。大部分清代玉器上的纹饰都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内容,主要表现以福、禄、寿为主题的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和哲学观。 中国吉祥图案虽然丰富多彩,但都离不开福、禄、寿三大核心主题,这三大主题也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原始农耕时代、手工业时代的吉祥观念。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美好寓意表达,使吉祥图案与人类之间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且吉祥图案营造的吉兆环境所产生的美感,又使其自身具有独特的审美意义,而这一切就构成了以祈福、祈禄、祈寿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吉祥文化。

三、总结

清代玉器作为玉器发展史上的顶峰,它集历代之大成,在总结发扬几千年玉雕技艺的基础上,生产出各品类的玉器,其用途之广、数量之大、雕刻之精、设计之妙,是历代玉器所无法比拟的。直至今日,各大拍卖行仍时不时传来乾隆时期的玉雕作品再创价格新高的消息,在感叹其价格如此魔幻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些精美作品的鬼斧神工,然而感叹之余,我们更多地是对其背后所赋予的文化思想所感叹、所折服。

玉,本是普通的石头,正是因为人类赋予了其文化内涵,它才变得“有生命、有灵性”;玉雕作品,本身也只是浮华绚丽的玩物,也正是因为人们赋予其深刻的思想、承载着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表达,它才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万物皆有灵,正是玉雕作品中这吉祥寓意的传达,才使得中华民族吉祥文化生生不息,流传至今,使中国独特的玉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光照世界。

参考文献:

[1] 汉 许慎《说文解字》一上玉部,中华书局,1993年。

[2] 杨伯达 《中国玉文化论丛》,紫禁城出版社 2004 年。

[3] 尤仁德 《古代玉器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

[4] 钱振峰:《流光溢彩的清代玉器》,《上海工艺美术》2001.2 总第 68期。

[5] 褚潇:《器以载道——试论清代玉器与清代文化》,2005硕士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张鹍,女,硕士研究生学历,就职于上海嘉定博物馆,主要从事文物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清代
试论清代满族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及影响
宗族伦理视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从《创建蔚文书院官绅士民捐输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书院教育
清代崇明县乡村产业交易中“过投”的讨论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