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色文化的小学德育教育活动探究

2019-08-02 17:18程玉峰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影视剧长征校园文化

◎程玉峰

德育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它是深化立德树人和弘扬红色文化的重要途径,小学德育教育要把红色文化作为新的方向,带领小学生学习红色精神,了解民族奋斗史,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小学德育教学可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带领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了解长征精神;结合红色文化主题的影视剧开展宣传,让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剧目演出,亲身体验红色文化精髓;打造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展览,开展绘制手抄报、演唱红色歌曲等红色文化活动,培养小学生的红色基因。

一、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传承长征精神

红军万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也是红色文化的杰出代表。小学生年龄较小对于这段历史了解甚少,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比较肤浅,这就需要德育教师带领他们深度学习红色文化,万里长征就是不错的素材。

德育教师可以结合长征历史拉开德育教育的序幕,例如结合小学语文课本的毛泽东的《长征·七律》,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了解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的壮举,带领学生背诵这些诗词,感受红色文化的内涵。此外,德育教师还可以展示革命圣地延安的图片,了解先辈们在延安艰苦的生活和战斗环境,在逆境中依然坚守革命理想,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是当代小学生最为缺乏的道德品质。随着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难免出现一些娇生惯养的情况,红色文化可以宣传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扭转小学生挑食、追求名牌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在小学生内心播种下红色基因的种子,继承优秀的长征精神和红色文化。

二、精选红色文化影视剧,弘扬奉献精神

德育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喜爱的影视剧资源开展教育活动,例如讲述周总理初入中南海西花厅的手足情、忘我工作的电视剧《海棠依旧》和反映长征精神的电影《血战湘江》。德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影视剧赏析,例如《海棠依旧》中讲述周总理克己奉公、一心为民的精神,在抗战时期冲锋在一线,解放时期关心群众生活,将有限的积蓄都用在了救助群众工作中,让孩子们了解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红色精神。《血战湘江》是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献礼的影片,反映了毛泽东率领红军突破湘江的感人事迹,湘江之战是长征历史上最惨烈的会战之一,红军34 师官兵勇于牺牲,掩护红军主力撤离,反映了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和牺牲精神。教师可以结合这些片段开展红色文化教育,让小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一分子,在他们幼小的心灵种下爱国的种子,红色文化主题的影视剧对孩子们可以产生更为剧烈的情感冲击,让他们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兢兢业业的奋斗精神,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文化是艺术创作的经典主题,德育教育要挑选适合小学生观看的资源,让他们透过影像了解那段特殊的红色岁月,

三、把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红色基因

德育教师可以根据红色文化内涵,设立不同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例如德育教师可以根据长征精神,举办“重走长征路”故事大赛,学生可以自主搜索一些关于长征的故事,搭配音乐讲述长征路上感人的故事,也可以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进行创作,让孩子们了解家乡历史,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红色情感。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红歌演唱大赛,各个班级以独唱或者合唱的形式来演唱革命歌曲,例如《黄河大合唱》《八月桂花遍地开》等歌曲,让学生感悟这些歌曲背后的情感,歌词中讲述的革命故事,指导学生动情演唱红色歌曲。学校还要精心挑选一些红色文化书籍,例如《毛泽东诗词》《红岩》等书籍,把红色文化书籍投放在各个班级图书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阅读红色文化书籍,了解更多的革命事迹,学习革命前辈的崇高奉献精神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丰富多彩的红色校园文化活动,更能激发小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兴趣,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提升小学生的道德修养。

结语

总之,红色文化是小学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学校和德育教师要围绕红色文化,讲解长征精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筛选优质红色影视剧资源,培养小学生的红色基因;开展红色主题校园文化活动,让红色文化扎根在每一个学生心中。

猜你喜欢
影视剧长征校园文化
我们为参加“七大”走了一次“小长征”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作为
——华东师范大学老年大学喜迎建校20周年•校园文化篇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