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的新形式
——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综合

2019-08-02 17:18陈怡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肖邦钢琴演奏

◎陈怡

随着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改革,课程结构改革成为了各个院校教研工作的重点,注重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实现学科之间的渗透和融合,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音乐包含了舞蹈、文化、哲学等学科知识,是一种包容性艺术,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科间的融合,诠释出音乐本身的审美和创造价值。音乐本身属于人文艺术的范畴,艺术之间是相通的,例如我们熟悉的歌唱和舞蹈艺术的融合、乐器演奏和舞蹈、歌唱的融合、交响乐演奏等。我们在聆听音乐时经常会根据音乐、舞蹈表演等产生“通感”,在自己的脑海中勾勒出画面感,例如风土人情、地域文化、数学美等。笔者认为音乐教育应该是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的,例如钢琴与即兴、创作、创新,与教育心理学,与人声,与合唱,与教学法等的综合结合。

一、树立综合性音乐教育理念,展现音乐“和合之美”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综合性原则,积极探索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学生音乐鉴赏和创造能力。例如笔者在钢琴教学中对音乐教师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师的传统作用必须改变,不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应该在钢琴演奏技能和鉴赏能力上进行必要性的、有效的提升。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演奏肖邦的钢琴曲时,结合了历史、心理学、语文等学科知识,了解这为波兰伟大钢琴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笔者利用微视频导入了肖邦的经典名言,“祖国,我永远忠于你,为你献身,用我的琴声永远为你歌唱和战斗”,讲述华沙起义的背景,分析了肖邦钢琴曲中为什么包含着忧伤和斗志,这是肖邦利用钢琴表达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牵挂,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决心。例如肖邦的夜曲演奏形式,这是全新的独奏形式,主旋律平淡寂静,带给人无限的启发,通过这样的学科融合,展现了钢琴艺术的“和合之美”。

二、兼容并蓄学习各学科知识,提升音乐教师专业素养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主动学习艺术史、历史、心理学、文学史等相关学科知识,提高和长期培养音乐素质更高的综合艺术素质和文化素养,不断为自己“充电”,为学生传授更为全面的音乐知识。例如笔者在教学之余会阅读一些音乐艺术史相关资料,了解一些著名音乐家的事迹,这样在钢琴教学中可以融入名人故事、音乐文化讲解,增加专业课教学的趣味性;观看一些钢琴家的演奏视频,感受这些专业钢琴家的演奏技巧、指法、情感的投入等,不断提升自身的钢琴演奏技巧,提升自身对于音乐的洞察力;笔者还会坚持不懈地坚持每天的钢琴演奏练习,让双手越来越灵活,提升自身的演奏水平,用高超的演奏技巧来征服学生。音乐教师在钢琴教学中要坚持多元理念,在演奏教学中融入情感暗示,鼓励学生从情感价值上进行钢琴曲鉴赏,在演奏时投入感情;融入音乐历史的讲解,首先要让学生读懂音符中蕴含的情感和故事,更加投入地进行演奏练习;利用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背诵琴谱,注重演奏过程中的音准和节奏的把握,全面提升钢琴教学的艺术性。

三、跳出学科壁垒,开展多元化教学

音乐教师要主动跳出学科壁垒的限制,多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文学、社会学;着力提高科研能力、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我们要敢于、勇于创新教学方式和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创设更加富有艺术气息的音乐课堂,例如利用专业音响播放钢琴曲,带领学生做好钢琴鉴赏相关课程;利用微视频介绍意大利、德国等国音乐特色,讲述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对音乐发展的影响,讲解钢琴历史变迁;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适当的教材,也应充分利用现有教材,在教学中不断将其拓宽,能够从生活中利用新型的、可行的、新颖的、大众的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用与研究和学习。此外,音乐教师还可以利用手机APP 软件,指导学生学习艺术史、钢琴演奏名家、音乐历史等相关知识,科学指导学生的课下学习。

结语

我们要努力并长期努力成为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明确在新的教学形势下的全新定位,同时在音乐教学中努力并始终成为学习者、协作者、参与者、研究者和指导者的从事音乐教学一线的教师,而且是好教师。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肖邦钢琴演奏
钢琴演奏中的表现力分析
“钢琴诗人”肖邦
论肖邦《第二叙事曲》(Op.38)的叙事、形式与风格
通向学科育人的学科知识观
品读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钢琴演奏技巧对于音乐表现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研究
传递诗意 浓缩交响——论钢琴改编曲在钢琴演奏与教学中的重要性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