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合唱教学

2019-08-02 16:54杨方
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形式评价课堂

◎杨方

一、运用科学的合唱训练方法

(一)科学合唱训练方法的重要性

科学的合唱方法对于合唱活动的成功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合唱与独唱不同,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因而在合唱教育中也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初中合唱训练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初中学生,他们的声音正处于发育中,是处于成长中的声音。针对学生的声音特点,在给学生进行声音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避免机械化,而是通过各种形象的比喻等形式来引领学生。在具体的训练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引领与表情的训练。合唱艺术不仅仅是唱,还有表情与情感的表达。只有抓住学生的表情、动作等要素进行训练,并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气”,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这样才能在演唱中做到声情并茂,并能够通过共鸣来把合唱歌曲成功演绎出来。

(二)科学合唱训练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合唱教育中,要注重音合、声合与情合。音合,也就是要根据音乐的规律与标准把音高、音准、和声与节奏等精准把握,这是合唱艺术的基本功。通过这些教育与训练,能够解决学生能否唱准、唱对歌曲的问题。声合,也就是针对所演唱具体歌曲,找到最佳的发生方法。初中学生没有太多音乐基础,合唱分声部可以唱好,但一合到一起就又唱不准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先示范演唱再加强练习指导的方式。教师示范演唱的时候,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的气息运用与面部肌肉的活动状态。让练习不同阶段,要结合学生合唱的情况找到具体的问题所在,从头针对性地加大合唱训练力度,反复练习,从而对声音的位置、气息的运用、状态的保持以及声音的色彩等要把握准确。这样能够把歌曲最佳呈现出来,解决唱得“好不好”的问题。情合,则是指合唱中情感的诠释与演绎。学生自己对于歌曲内涵的把握以及表达技巧并不熟悉,这就需要教师对歌曲的主题思想以及情感表达方式进行引导。

比如在《阳光总在风雨后》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这首歌曲的主题加以说明,并提出一些问题:“从小到大你都经历过哪些坎坷和挫折?这些人生中的风雨是否让你难忘?你从中收获了些什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发表关于人生的感想,带着这些感想重新回顾这首歌曲,从而激发出学生对敢于面对困难,在人生的风雨中获得青春成长的情感。带着这种感情投入到合唱中去,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演唱自如,能够把歌曲唱好,唱得有艺术感染力。

二、创新合唱的内容与形式

(一)创新合唱的内容

合唱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要与时俱进,真正跟上时代的步伐。虽然教师在进行合唱教学中是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的,但是教师也要在开展合唱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当前的现代化信息媒介,多搜集各种关于合唱教学歌曲的资料,可以对一些教材合唱歌曲进行改编,让其更受学生的欢迎,从而为合唱的内容丰富做出贡献。初中合唱训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歌曲教学中要考虑学生们是否喜欢,是否能与学生之间形成共鸣,这样就给广大合唱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创新合唱的内容也就非常必要了。

(二)创新合唱的形式

在创新合唱的内容的同时,还要创新合唱的形式。合唱虽然与独唱不同,有着自己的特定的形式,但是在具体的歌曲演绎中,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进行创新,通过声部变换,通过穿插诗朗诵,通过各种形式的领唱与合唱搭配等设计,让合唱的形式更加新颖,这样能够提高合唱歌曲的艺术感染力,也容易让学生对于合唱曲目更加喜爱,从而更加热情地参与到合唱学习与表演中来。

比如在《匆匆那年》这首歌的教学中,针对这首歌的节奏特点,教师采用了分声部的唱法,并在中间加入了朗诵的因素。这样就使得整首歌曲更加富有清新的气息,将少年们对于青春的畅想与惆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教师要活化课堂,提高合唱训练效率

(一)活化课堂,激发兴趣

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音乐教学更加注重音乐技能的练习。教师要采用灵活的方式,精心研究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让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诉求,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效果。就合唱训练而言,既需要整齐划一的纪律性,又需要活跃灵动的教学氛围。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在相对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够让声音更加放松、舒展,有助于歌曲的演绎,也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传统的合唱教学由于方法僵化死板,使得很多学生兴趣不足,从而大大影响了合唱训练的质量。

(二)游戏化教学,提高合唱效率

游戏是学生们非常喜爱的活动。利用游戏的方式来开展合唱训练,能够让合唱教学充满活力,从而大大提高合唱的效率。

比如在演唱《手牵手》这首歌曲的时候,有的老师就采用了互动小游戏的形式,让学生进行接唱比赛。接唱过程中通过拍手、拍肩等形式打节拍,观察学生对于该歌曲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把握教学节奏。同时,通过接唱比赛的形式,学生们演唱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采用游戏的方式,实际上是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因为采用了灵活的形式,所以也就非常自然、顺畅,于不知不觉之中将学生对于合唱的兴趣激发出来,从而为整个课堂的精彩完成奠定了基础。

四、通过完善课堂评价机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评价机制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最直观评估。要激发学生合唱学习的兴趣,就必须要建立起完善而有效的教学评价机制,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积极的教学评价中产生获得感,从而激发出学习合唱的积极性。针对初中音乐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该追求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一)要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传统教学评价的评价主体是老师,而科学的教学评价应该由单一的教师评价拓展为教师评价与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作为评价者,能够在评价过程中将其他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自己加以对比,做到评价与学习有机结合。在开展合唱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组合唱,让其他小组学生做出评价,通过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也明确了自身在合唱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助于提高其合唱水平。

(二)要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有的音乐老师在合唱教学中,在课件上设置一项表扬栏,名字叫做“课堂之星”。专门表扬那些课堂表现好,能够积极主动学习的学生。每次上课的时候,学生非常期待这个环节,久而久之,争当“课堂之星”,也成了学生们的一种学习风气与习惯。同学们参与合唱的热情高涨了,合唱的气势也强了,合唱训练的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总之,要培养学生学习合唱的兴趣,必须要不断完善课堂评价机制。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合唱积极性,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最能让学生的合唱情绪状态更加高涨,什么样的评价方式最有效率,就是好的评价方式。

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初中合唱训练的效率,需要教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握合唱教学的特点与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为出发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活化课堂,不断完善课堂评价机制,从而实现提高合唱训练效率的目的。作为教师而言,要将合唱训练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常态化,从教育的长远目标出发,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合唱的魅力,从而自觉投入到合唱的学习之中。

猜你喜欢
形式评价课堂
2022 年本刊可直接使用缩写形式的常用词汇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