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甘孜-理塘结合带虎跳峡一带蛇绿岩的研究

2019-08-02 09:54李德润朱凯宁蔡策
四川有色金属 2019年2期
关键词:斜长石玄武岩图解

李德润,朱凯宁,蔡策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0 五地质队, 四川成都 611830)

1 岩相学特征

虎跳峡一带蛇绿混杂岩,包括基性岩墙群、硅质岩等,以及少量外来岩块。与世界典型蛇绿岩剖面比较,对应为典型蛇绿岩套的中-上部层序,在本区由玄武岩、辉石岩等组成,不同类型岩石之间的接触关系均为韧性剪切带,本区断层片从北到南依次叠置,呈透镜状或构造夹片状与地层呈断裂接触关系。

2 岩石化学特征

变质玄武岩:变余斑状结构,基质变余间粒~间隐结构,块状构造。基质主要为斜长石、黝帘石和不透明矿物,斑晶为斜长石,半自形板柱状,发生绢云母化和方解石化。

杏仁状玄武岩:隐晶结构,杏仁状构造。杏仁,粒径0.1mm~5mm,不规则状、椭圆状,主要为绿泥石充填,次为石英。

蚀变玄武岩:岩石具变余斑状结构,基质为变余间隐结构。变余斑晶:蚀变斜长石呈柱状~长柱状,强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基质中斜长石微晶组成的格架较清晰,填隙物除玻璃质隐晶外蚀变矿物有碳酸盐、绿泥石以及微晶石英碎屑。

绿泥片岩:灰绿色,片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岩石主要由绿泥石、绿帘石、石英、钠长石和不透明矿物组成。

表1 主量元素分析结果表

3 地球化学

3.1 主量元素

从主量元素分析(表1)结果可以看出SiO2的变化范围为41.25%~50.26%,主要呈基性;A12O3较为平均,含量为8.82%~18.25%;TiO2变化范围较大,含量0.89%~3.97%,说明该套玄武岩存在低钛和高钛玄武岩两种,MgO相对来说较为正常,变化范围为3.01%~10.09%。Mg#变化范围为0.38~0.66,根据Frey的原生岩浆Mg#的范围为0.68~0.75,说明该区不存在原生岩浆,是原生岩浆经过一定演化作用的产物。

从图1可以看出,玄武岩以碱性系列为主,从图2可以看出,样品主要掉落于钠质区,部分掉落于钾质区,岩石总体为显示为钠质,整体来说甘孜-理塘结合带中本区出露玄武岩为碱性的钠质玄武岩。

图1 火山岩TAS图解

图2 玄武岩K2O~Na2O图解

3.2 微量元素特征

将微量元素分析(表2)结果投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大多数样品中Sr值是相对亏损的,仅有少量样品相对富集,说明该区玄武岩斜长石不稳定,己经发生了分离结晶;大离子亲石元素较为平均,放射性发热元素Th相对较富集,亲岩浆元素Ta在部分样品中相对较富集,部分样品相对较亏损,说明该区玄武岩经过后期岩浆分异混染作用。

3.3 稀土元素特征

从稀土元素分析(表3)结果可以看出稀土元素总量为73.27ppm~236.32ppm,平均值为142.46ppm;LREE/HREE的比值为3.82~11.10,为轻稀土富集型,在球粒陨石标准化蛛网图可以看出,该区稀土元素总体呈现为右倾型曲线,轻稀土分馏程度大于重稀土分馏程度,与N~MORB明显区别,大部分玄武岩的高∑REE类似于洋岛玄武岩(OIB);δEu 范围为0.86~1.13,δCe范围为0.94~1.29,表明其无明显Eu和Ce异常。

表2 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

4 形成环境

在玄武岩图解中(图3),样品点掉落于OIB和MORB中,显示其形成于洋岛或洋中脊环境,在图4中样品主要落在C区域,显示为板内玄武岩,说明该时期构造环境的改变,可能为洋岛向岛弧过渡,整体显示为大洋拉张环境产物,大地构造背景可能来源于初始裂谷。

图3 (FeO*/MgO)~TiO2图解

总体来说,研究区为一套含火山岩建造的复理石沉积,火山岩含量比率较少,以蚀变了的斑状杏仁状玄武岩为主,夹火山碎屑岩(熔岩),岩石系列由钙碱性~过渡型,为同源岩浆在喷发深度及喷发期次不同的产物,为大洋拉张环境产物,大地构造背景可能来源于初始裂谷。

图4 Zr/Y~Zr判别图解

5 结论

(1)虎跳峡一带蛇绿混杂岩与典型蛇绿混杂岩套进行对比,属于典型蛇绿岩套的中-上部层序,包括超镁铁质岩石、基性熔岩、硅质岩等。

表3 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表

(2)通过对虎跳峡蛇绿混杂岩地球化学数据的研究,初步确定其形成环境主要为洋岛或洋中脊环境,同时具有板内玄武岩的特征,可能为洋岛向岛弧过渡,整体显示为大洋拉张环境产物,大地构造背景可能来源于初始裂谷。

猜你喜欢
斜长石玄武岩图解
玄武岩纤维微表处在高速公路预养护中的应用
玄武岩纤维长径比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玄武岩纤维可用于海水淡化领域
河北承德玄武岩绿色矿山典型——承德市围场县舍土沟玄武岩矿调研报告
科科斯脊玄武岩斜长石矿物化学及地质意义
钾长石和斜长石主要特征及野外鉴定经验
不同浓度水杨酸对斜长石溶解能力的研究
图解十八届六中全会
南大西洋洋中脊玄武岩中斜长石特征及其岩石学意义*
图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