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钢激活第一资源 产业链中龙腾虎跃

2019-08-02 08:08通讯员党浅
山东国资 2019年9期
关键词:契约化高端人才

□ 通讯员 党浅

山钢集团莱钢银山型钢板带厂冷轧车间一线工程师查验新产品质量(摄影/朱向前)

“改革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把面向市场需求和弘扬人文精神结合起来,善聚善用各类人才。”李克强总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人才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两年,围绕激活人才这个生产力第一资源,山钢集团实招迭出。通过高筑“铜雀台”面向社会广域选才任贤,先后推进莱钢、山信软件、山钢国贸等14家权属单位层层推行市场化选聘,各个层级的人员通过竞争走上了展示才能的新平台。把指标挺在前头,全面实行契约化管理,使全产业链本质化运营质量得到新的提升。正如山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侯军所说:“山钢创新人才培育养成和使用机制,构建起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用人制度体系和契约关系,初步实现了各类人才竞相涌现、创新激情迸发的良好局面。”2018年,他们以实现利润70多亿元的业绩,演绎了一曲“大象快跑”的山钢故事。

做活人才增量:筑高台引鸾凤显能示才

山钢集团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通过改革体制机制选才育才、优化政策环境引才聚才,紧扣创新驱动用才展才,制定实施“高端和急需紧缺人才集聚工程”,建立高端和急需紧缺人才分类目录,出台8条招才引智基本支持政策,鼓励产业公司结合行业、区域、单位特点制定更具竞争力的招才引智政策。积极推进高端和急需紧缺人才社会化招聘,着力引进战略型、领军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对优秀人才,山钢集团不求一世拥有,只求彼此相助、共享共赢,引才更注重引智。对于带课题、带团队、带平台和带资金等增量引进的人才,以筑高台助其成功、给平台帮其成功、给基地扶其成功等办法,通过顾问指导、短期兼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使各类人才在服务山钢科学发展中发挥聪明才智。更加灵活的引才引智方法,为优秀高端人才参与和谐美丽新山钢建设提供了更多方式和渠道。

去年,山钢金控从社会引进10名职业经理人,日照公司从社会引进8名轧钢和冶金材料等专业高层次人才。仅两年间,山钢集团及各权属单位就引进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杰出人才、领军人才、职业经理人、高级轧钢和冶金材料专家、博士毕业生以及博士后等在内的高端紧缺人才34人。

永锋淄博引进带资金5亿元的民营经济管理团队后,山钢集团通过剥离历史包袱、承担人员转型安置、精干主业等形式,使管理团队集中精力止损扭亏。3年时间,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5.23亿元、净利润11.44亿元,累计上缴税金7.67亿元,职工收入实现翻番,创出了国有平台、民企经营的山钢样板。

激活人才存量:修梯掘池助虎进林龙入渊

山钢集团着力建设人才培育养成的阶梯和蓄水池,构建起了涵盖山钢研究院和14个研发中心的“一院多中心”研发体系,使之成为山钢集团探索产学研合作、加快推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标签”。

深化与东北大学王国栋院士、重庆大学周绪红院士等高端人才合作,设立2个院士工作站和4个博士后工作站。借助这些平台,山钢集团成立了15名业内专家组成的钢铁研究院首届专家委员会,6大领域15个专业的284名专家成为首批山钢智库专家。与东北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钢研科技集团、中科院金属所等4家单位联合创建山钢科研平台,与国内顶尖机构一起建设经研合作平台,与院士工作站一体化运作的双核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一系列研发平台、推出的一批重大研发项目,成为山钢重大高端项目研究和人才培育的孵化器以及吸引高端人才的高地。

山钢集团尊重人才价值,建立符合市场化原则的绩效评价和薪酬分配机制,全面推进契约化管理,推进实施高管人员契约化管理。把效益等经营性指标挺在前面,一岗一薪明码标价,竞争者先认领指标,对莱钢集团、山钢地产等14家权属公司经理层人员,全部推行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并对山东耐材等4家权属公司的董事长试行契约化管理。截至2018年底,所有权属企业基本实现了市场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

集团第一家进行社会化选聘和契约化管理的山钢金融控股(深圳)有限公司,全新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和契约化管理激发出巨大的经营活力,带来了经营业绩的迅速提升。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66亿元、净利润1.8亿元,成为山钢改革的样板。

鼓足创新张力:建人才雁阵激发龙腾虎跃

山钢集团把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融入企业经营全过程,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全链条人才培育机制,构建起具有特色的人才雁阵。

创新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山钢集团首席专家、首席技能大师选拔管理办法,建立并形成“十百千”技术、技能人才骨干队伍,推动人才“自搭楼梯上台阶”。用市场经济的视角看待人才,逐步形成了人人可创新、人人可成才的人才观。打通人才成长“最后一公里”,建立试验场、生产现场和市场直通路径,以效益和市场用户认可度判断人才和创新价值,着力培育草根专家、国企工匠,在钢铁产业链上设置了46个创新工作室,其中省级创新工作室2个、省冶金行业创新工作室2个,年创经济效益上亿元。近年来,集团公司各级创新工作室累计完成技术创新成果1265项,其中获得专利73项,发明创造14项。仅去年,山钢集团申报省级及以上人才工程,新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杰出工程师等国家级人才5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齐鲁首席技师、齐鲁大工匠、省突出贡献技师等省级人才工程43人次,新增数及累计数均居省属企业前列。

山钢人才雁阵激发出强大的创新活力,一批重大战略研究、科技创新项目和成果应运而生:“高端装备制造用稀土轴承等特殊钢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获得省科技厅、省财政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支持,获政府支持资金1000万元;“冶金粉尘梯级利用”和“增材制造专用金属粉末研发与应用”项目申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参与申报的国家级重点研发课题“高强度、大规格、易焊接船舶与海洋工程用钢”计划项目中的子课题获批成功;参与完成的《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开发铁道车辆用耐候H型钢、铁路线杆用钢等40多种新产品,其中10项新产品填补国内空白。

猜你喜欢
契约化高端人才
高端油品怎么卖
人才云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契约化管理推动国有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煤炭企业集团契约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