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思考

2019-08-03 02:01杨进军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文素养培养

杨进军

摘 要:在初中语文中,学生会学习到一些古典诗词,而古典诗词是对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蕴含着浓烈的艺术气息,通过对古典诗词的鉴赏,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就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就其培养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典诗词;人文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04-1

在現代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既要尽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初中语文的许多古典诗词中都体现着人文素养,所以教师应重视古典诗词的教学。

一、古典诗词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我国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虽然语言十分精炼,但却意味深长。要让学生对古典诗词有深刻地理解,学生就要学会去品位古典诗词中的文字。古典诗词的结构比较简单,但作者却能够通过简短的语言,对人物、景物、形象等进行生动地描述,以此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在学生品位文字的过程中,就能提升审美能力,即品位古典诗词中文字的美、语言的美、其中蕴含的艺术美和情感美。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人文素养最核心的内容,是对人类的生存意义、人类生存的价值进行关怀。也就是说,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让学生对人的价值有更充分地认识,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人性的美好。所以,在对古典诗词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让学生学会通过事物的表面去看待事物的本质,在情感上与诗人、词人进行交流,激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能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通过对相关具有爱国情怀的古诗词的学习,还能使学生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让学生以作为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例如,《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作品,"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首诗是作者在宋朝国土被元军侵占的时候所写的,文天祥在广东海丰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的时候写下这首诗。诗人想到自己一生坎坷,如同雨中的浮萍一样漂泊无根,时起时沉。尽管诗人孤苦无依,但在其被逼写招降书的时候誓死不从,并写下这首诗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他愿意为朝廷捐躯,留下一颗忠心永垂史册。从这首诗中,学生可以看出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尽管国家被侵占,也改变不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之情。这就告诉学生,要有爱国情怀。

二、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进行培养的策略

1.丰富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积累

古典诗词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许多学生理解古典诗词中的字词会比较困难。一方面是因为古典诗词用的不是白话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学生积累的古典诗词比较少,不熟悉古典诗词的用字规律和习惯。所以,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阅读古典诗词,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再从古典诗词中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除课本中的古典诗词,教师还可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去阅读、学习一些古诗词。如描写雨的诗,《清明》、《微雨夜行》、《临江仙·溜外轻雷池上》等;伤怀的古诗,《题八咏楼》、《水调歌头·淮阴作》等;抒情诗,《古朗月行》、《满井游记》、《望月有感》等。各种题材的古典诗词都有很多,通过多读、多积累,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语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2.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

在传统的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通常是由教师对古典诗词进行逐字逐句地翻译,使学生能够先理解字面意思。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古典诗词中的情感进行分析。由于整个讲解过程比较枯燥,所以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不高,很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所以,教师可将多媒体利用起来,利用其生动、形象的特点以及丰富教学形式。例如,在《关雎》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关雎的形象。关雎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而《关雎》描写的是一个青年小伙子爱慕着一位美丽贤淑的姑娘,他朝思暮想,执着追求的故事。为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对这首诗进行范读,并播放相关的画面,给学生以足够的想象空间,学生也能从朗读过程中去体会诗中真挚的情感。

3.注重对诗词中关键字词的解析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只要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其中的关键字词,就能准确地把握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关键字词的解析。例如,在《使至塞上》的教学中,"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第一句中的"单"字,表现出作者出塞时孤单落寞的心情。而颔联中,诗人借"征蓬"、"归雁"自喻,交代行程的艰难,展现出诗人激愤抑郁的心境。最后一句的"在燕然"用典写出战事之急,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将士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通过对这几个关键字词的分析,就能让学生对整首诗有比较深入地理解,体会作者出塞时的心情,还能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丰富对古典诗词的积累,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形式,并注重对诗词中关键字词的解析,以强化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使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谭清红.吟、唱、写、演四管齐下,徜徉诗意古诗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微探[J].语文课内外,2018,18:253-254.

[2]陈联平.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培熏陶学生的人文情趣[J].读写算(教研版),2015,5(20):351.

[3]王雪晴.接受美学视野下的初中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6,6:26-27.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人文素养培养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趣从诗中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