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品牌提升战略 推动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升级

2019-08-03 02:02李祎郎德山
中国瓜菜 2019年6期
关键词:寿光转型升级蔬菜

李祎 郎德山

摘    要: 作为中国“蔬菜之乡”, 寿光蔬菜的发展在全国起到了积极引领作用。目前普通蔬菜供应基本满足社会需要,甚至出现局部滞销的情况,消费者对蔬菜品质越来越高的要求,对营养、安全、绿色的高端品牌蔬菜需求增加。笔者从寿光蔬菜现状、寿光蔬菜走高端品牌化发展的必要性、寿光蔬菜高端品牌化发展的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寿光要在蔬菜生产方面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就要在营养、安全、绿色的高端品牌蔬菜生产方面走在前列,做出特色,推动寿光蔬菜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寿光蔬菜品牌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蔬菜; 品牌提升; 转型升级; 寿光

1 寿光蔬菜产业现状

1.1 寿光蔬菜种植面积

据寿光统计局发布的信息(图1),寿光蔬菜的种植面积由2012年5.7万hm2,到2016年12月的5.47万hm2,面积有减少趋势,但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蔬菜总产量稳定在450万t左右[1]。

从全国蔬菜生产来看,普通蔬菜的生产、消费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甚至多地出现蔬菜滞销、菜贱伤农情况。如近几年全国从最北到最南,不同程度出现蔬菜滞销,像东北的萝卜,粤西的青辣椒;山东的西芹、白萝卜、莴笋;云南通海的花菜、莴笋等。每500 g(1斤)河北白菜0.09元,陕西泾阳花菜0.2元还卖不掉;河南莴笋0.07元,大白菜0.2元等。

1.2 寿光品牌蔬菜发展现状

2006年“寿光蔬菜”作为一个集体商标完成了注册,当年注册的品牌蔬菜有23个[2]。截至2018年12月,共计注册的三品蔬菜品牌有552个(图2),比较著名的有“乐义”蔬菜、“燎原”、“七彩庄园”“欧亚特菜”“弥香庄园”“洛城农发”“砚祥”蔬菜等30多个综合性商标品牌,又有“文家坡”独根红韭菜、“桂河芹菜”“浮桥萝卜”“圣珠”番茄等12个地理标志产品蔬菜。其中,“乐义”蔬菜是全国首件蔬菜类驰名商标,荣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2项殊荣,“七彩庄园”蔬菜获中国驰名商标品牌,“洛城农发”蔬菜、“燎原”蔬菜等4个品牌获山东省著名品牌[3]。从品牌的申请数量来看,2015年之前,申请注册的数量较多,2015年后数量较少。目前,有效期内的蔬菜品牌有382个。

2 走高端品牌化发展的必要性

2.1 “领头羊”责任需要

“寿光蔬菜”已经名扬天下,为全国各地的蔬菜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寿光蔬菜的种植技术的引领作用受到普遍认可,蔬菜新品种、种植新技术、栽培新模式、农药新配方等试验都愿意在寿光开展,成功之后迅速推广。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质量兴农战略,要求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寿光正用实践证明:蔬菜品牌的塑造,對于寿光蔬菜产业的持续发展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推动寿光蔬菜产业持续转型升级,就必须采取措施,在高端品牌蔬菜上下功夫,变产业引领为品牌引领,继续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营养、安全、绿色的高端品牌蔬菜生产方面走在前面,做出特色,做出样板。

2.2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安全、绿色蔬菜是发展方向。高端品牌蔬菜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虽然普通蔬菜出现滞销、难销的情况,但高端蔬菜的消费呈现出消费旺盛的情况。2016年澳大利亚贸易特使安德鲁·罗伯访问中国时指出,中国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正日益增长,澳大利亚农业资源经济科学局预估,到2050年中国在优质农产品方面的需求将占全球需求增长的近一半。

2.3 高端品牌蔬菜发展空间很大

品牌是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对市场化最好的监督[4]。目前,寿光有效期内的品牌蔬菜382个,除了“寿光蔬菜”这个集体品牌外,在全国叫得响的高端单体品牌和拳头品牌很少,与“寿光蔬菜”的名声不匹配,需要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高端单体品牌和拳头品牌蔬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农业现代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蔬菜产业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和国际2个市场竞争的压力。形成高端品牌产品,才能加快寿光蔬菜产业“走出去”步伐,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 寿光蔬菜高端品牌化发展的措施

3.1 政府对品牌蔬菜的发展创造条件

推进大棚两改,创造适合高端蔬菜生产的条件 。(1)改良土壤。要生产高端品牌蔬菜,首先应具备生产的土壤条件,政府部门根据调研,结合寿光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2015年开始,扎实推进的大棚“两改”工作:拆旧棚,改建新棚;大田改建大棚,为高端品牌蔬菜生产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到2016年上半年的一年半时间,寿光新建大棚1.1万个,6.67 hm2以上的“两改”园区达100多个。2017年,完成大棚“两改”2 166.67 hm2,新建大棚6 200多个,新建设6.67 hm2以上园区50多个。(2)改善生长环境。为蔬菜生长创造更适合的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两改”大棚全部是高标准大棚,超大拱棚长200~250 m,宽30~35 m,高9~10 m;新建日光温室长150~200 m,宽15~18 m,高7~8 m,把原来大棚的提温慢、透光弱、保温差、潮湿度高、霉菌病害多、农业机械进不去、菜农劳动强度高等“短板”都补上了,1个大棚就是1个“蔬菜工厂”。(3)资金扶持 “两改”。2016年寿光市政府制定了《寿光市设施蔬菜“两改”扶持政策》(寿政发[2016]22号),对积极参与“两改”的农户进行扶持,单个农户扶持低息贷款50万元,合作社低息贷款200万元,667 m2青苗补贴650元,配套设施补贴1 000元。2016年12月末,寿光市银行机构累计发放大棚“两改”扶持贷款1 362笔,共计13 380万元。

3.2 政府重视对蔬菜品牌保护和经营

3.2.1 因势利导创品牌 2000年部分菜农目光短浅,不按规定使用农药,造成蔬菜质量出现安全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个寿光蔬菜的销售,蔬菜堆积在公路边和批发市场卖不出去而烂掉,寿光蔬菜的良好形象受到一定影响。为此,寿光市政府重拳出击,采取严查违禁农药的通道、重罚违规销售农药经营业户、销毁违禁农药产品、高额奖励举报人员等措施,从此无人敢卖、无人敢买、无人敢用违禁农药,并且不定期抽查和检测,确保了寿光蔬菜质量达标。同时,政府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大型蔬菜生产基地创立自己的品牌,为蔬菜贴上“身份证”。2001年,一直生产无公害蔬菜的寿光田苑果菜生产有限公司申请了“燎原”品牌,这是寿光蔬菜申请的第一个品牌,产品刚摆上济南超市,就大受欢迎。

3.2.2 多措并举保品牌 随着“燎原”蔬菜品牌的创建,“洛城特菜”“欧亚特菜”“乐义”“七彩庄园”蔬菜等品牌陆续创建。创1个品牌易,保1个品牌难,其中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是关键。为确保不同品牌蔬菜质量,政府采取多措并举:在市场销售的蔬菜全都打上了各自条形码,可以直接追踪蔬菜生产各个环节;所有农药的销售和购买全部采用持身份证实名制;执法机构加大抽检、处罚力度等。2015年,政府在蔬菜安全体系构建上再放大招,“谁砸寿光蔬菜的牌子,市委、市政府就砸谁的饭碗”。

3.2.3 与时俱进升品牌 在“寿光蔬菜”集体品牌影响下,目前有效期内的有近400个品牌,可以说寿光蔬菜不缺品牌,但这些品牌中叫得响的、“音量”高的较少,高端品牌较少。在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高质量发展”被反复提及,会议要求推进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2018年2月山东省召开了新旧动能转换会议,会议提出了要加快品牌高端化发展。2018年10月19日山东省潍坊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在蔬菜基地调研时指出:“寿光市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提高蔬菜质量标准为抓手,加快寿光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动寿光市蔬菜产业迈入标准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的轨道。”要再提高寿光蔬菜品牌的“音量”,抓好提升现有品牌基础上,积极创建新的高端品牌,抓好高端蔬菜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3.2.4 齐心协力推品牌 (1)信息公开推品牌。一个好的品牌的创建和经营,需要各个环节齐心协力,切实让消费者买得放心、看着舒心、吃得安心。为此,寿光强调各部門要搞好源头把控、强化生产监管、规范生产流程、保障蔬菜质量,从种到收的全环节:种苗提供、土壤治理检测情况、肥料农药记录使用、蔬菜产品的检测等,全力构筑蔬菜生产、品牌塑造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体系,加强对寿光蔬菜整体品牌、单体蔬菜品牌的宣传推介,推动蔬菜迈入高端市场。(2)巧借盛会推品牌。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已经成功举办了19届,每届都有百万人参加,是一个品牌推介的极好平台。每届菜博会在宣传更新农业思想观念、传播高新农业技术、引领全国农业发展的同时,还采取采摘、品尝、擂台比赛等形式,注重蔬菜品牌的推介,收到了良好效果。下一步,寿光蔬菜走高端品牌发展路子,相信久负盛名、蜚声中外的菜博会将起到积极推介作用。

3.3 大型企业集团带头发展高端蔬菜品牌

发展高端品牌蔬菜,个体农户受生产条件、生产技术、标准程序等方面因素影响,是做不到的,要靠资金实力雄厚、规模大、技术先进、标准化程度高的大型企业集团、合作社、公司来引领。2014年产业信息网评出的中国蔬菜十大品牌企业中,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七彩庄园)、寿光市世纪三元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乐义蔬菜)、寿光市田苑果菜生产有限公司(燎原蔬菜)3家公司生产的品牌蔬菜榜上有名。今后寿光蔬菜发展高端品牌,在现有知名企业品牌下,选择有质量好的、有潜力的单体蔬菜注册品牌是必由之路[5]。2018年6月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就提出了全力打造高端农业品牌,大力改善“王婆”牌香瓜品质,提高品牌知名度,积极申请其他有优势的单体蔬菜品牌。

2018年11月25日,全国蔬菜质量标准高峰论坛在寿光举行,以“质量兴农·标准先行”为主题,会议由寿光市人民政府主办,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会议提出了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蔬菜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引领蔬菜产业标准化、优质化、品牌化和智能化发展。

3.4 科技注入提质保品牌

3.4.1 寿光智慧农业平台上线运行 为了全程监控蔬菜生产、销售各个环节、化肥农药使用情况等,2016年5月,寿光市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互联网技术,创建了智慧农业监管平台,可以有效监管全市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交易市场、农资经营店。全市的14万个蔬菜温室大棚、1 020个蔬菜交易市场、1 556家农资经营店、21家“三品”基地等信息全部录入平台监管,且时时更新种植、交易、追溯、检测信息数据,很好的保障了蔬菜产品质量。

3.4.2 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它可以减少肥料30%~40%,节水60%,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环境,减少了病虫害发生,提高了蔬菜品质[6]。近几年来,寿光利用每年一届的蔬菜博览会的机会,召开中国(寿光)农业节水暨水肥一体化研讨会,推进灌溉技术向精准化、智能化发展,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得到认可和推广(图3)。

3.4.3 物理方法防治病虫害得到推广 物理方法防治蔬菜病虫害,无毒、无污染、无残留,极大改善了产品品质,越来越受到菜农关注,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1)悬挂黏虫板。悬挂黄色黏虫板黏杀白粉虱、烟粉虱、蚜虫,悬挂蓝色黏虫板可以黏杀蓟马。悬挂在蔬菜植株上方15~20 cm的地方,并随植株高度及时调整,一般667 m2悬挂规格为30 cm×35 cm的黏虫板25~30片即可。生产中注意,黏虫板黏性下降时,要及时进行更换,提高黏杀效果。(2)通风口覆盖防虫网。在温室大棚的棚架上,或顶部、前侧等通风换气的地方,覆盖白色的防虫网,形成隔离屏障,将菜螟、小菜蛾、菜青虫、甜菜夜蛾、蚜虫、斑潜蝇、斜纹夜蛾等害虫拒之网外,减少害虫的危害,预防病毒病传播,大幅度减少菜田化学农药的施用,提高蔬菜品质。(3)高温闷棚。利用蔬菜拉秧后休棚时期,密闭大棚,晴天,棚内温度可以升到60~70 ℃,连续闷15~20 d,干湿结合,即干闷过后,浇1次水,停几天再连续闷一段时间,可杀灭土壤中的多种病虫害,目前寿光蔬菜温室闷棚率达100%。(4)二氧化碳气体施肥。天气晴朗时进行,上午在温室覆盖物拉开30 min后,可以增施二氧化碳,通风口拉开前30 min停止供应,避免浪费。(5)补光灯应用。在深冬季节,遇到连续阴天或雾霾等光照较弱的情况下,蔬菜光合作用受到影响,需要及时补光。目前生产上使用较多的是LED补光灯给蔬菜补光,解决了大棚内弱光和时间不足问题,增产在20%~30%,效果明显。补光灯悬挂时注意距离棚膜和植株40~50 cm。

3.5 蔬菜工厂化

蔬菜生产工厂化是蔬菜生产标准化、品牌化的载体和技术支撑。发达农业国家蔬菜的生产现代化、标准化程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国际知名度高,重要原因就是蔬菜生产的工厂化。工厂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的蔬菜生产,可以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农民劳作环境,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产品品质。以山东寿光蔬菜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寿光市世纪三元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寿光市田苑果菜生产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型蔬菜生产企业,正在不断提高和改善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设施蔬菜生产条件,将先进农业科技注入蔬菜生产各个环节,引导蔬菜生产工厂快速发展,发挥技术示范和先导作用,使设施蔬菜生产逐步迈向工厂化。特别是寿光为加快灾后恢复生产,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专门制定灾后恢复生产大棚园区建设扶持政策。目前6.7 hm2以上的园区有近30个。

3.6 农民职业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城里就业,农村从业人员年龄越来越高龄化。据笔者在寿光农村的调查,随机调查305人,41~60岁的从业人员占比约86%,可以说从业人员后继乏人(表1),走农民职业化的路子势在必行。寿光通过蔬菜的工厂化生产,改善作业环境;通过培训提升农民素质,适应高科技环境;通过政策扶持,改变人们对传统农业的偏见,吸引年轻人加入到农业行业中,稳定农业生产者队伍等措施,为寿光蔬菜发展注入活力,也是落实蔬菜品牌化、生产工厂化、标准化的人力保障,又是培育创造创新品牌、完善升级标准的力量源泉。

3.7 发挥高校在人才、技术方面优势,积极创建高端蔬菜品牌

潍坊科技学院地处寿光,农学学科是重点学科,师资力量强,现有蔬菜栽培、植保、土肥、化学分析、育种等方面教授、博士教师30余人,实训基地20 hm2,实验设备齐全、具有较好的研究基础,特别是在高端品牌蔬菜方面。自2017年开始,学院积极创建了“学府蔬菜”品牌,从番茄、黄瓜开始,全过程严格标准,由于品质佳、口感好,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了高端品牌蔬菜的代表。

3.8 加大地理標志产品提升力度

随着农产品品牌化的推进,品牌农产品的价值也愈加凸显,对农业发展正向效应日渐明显,特别是“三品一标”中“一标”品牌(“三品”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一标”即“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地域的独特性,对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和认可,可以更好地发挥农产品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 寿光统计局.寿光统计年鉴[J].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6.

[2] 张亚丽.寿光蔬菜集群品牌指标体系的构建分析[D]. 济南: 山东财经大学,2016.

[3] 蔡刚.山东寿光蔬菜的品牌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J]. 经济论坛,2017(8): 39-41.

[4] 刘志峰.农产品质量提升及品牌建设思路研究[J]. 农民致富之友,2018(1): 21.

[5] 胡明武.寿光蔬菜品牌建设及营销研究[D]. 西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

[6] 李祎,郎德山. 物联网大数据助推寿光蔬菜产业上档升级[J]. 中国瓜菜,2018,31(8): 50-51.

猜你喜欢
寿光转型升级蔬菜
蔬菜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山东寿光农产品批发市场最新蔬菜行情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