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规范、高效采集现场手印的能力

2019-08-05 07:30
关键词:手印抽屉手套

张 瑾

(上饶市公安局信州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江西上饶 334000)

0 引言

当今形势下,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意识很强,作案时往往戴帽子、口罩、手套,尽可能地伪装和藏匿自己,在痕迹提取方面,现场手印的采集率也急剧下降。但现场是立体的,嫌疑人在现场的活动也是立体的,痕迹的发现除了依赖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更取决于刑事技术人员在临场工作过程中敏锐的观察力和思维上的立体性。

1 利用立体搜寻法提高对现场手印痕迹的采获

1.1 利用现场足迹寻找、甄别现场手印

在对犯罪现场的勘查工作中如果没有发现嫌疑人留下的痕迹,不一定说明现场没有痕迹。就手印而言,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有效地提高现场手印的采集能力,需要刑事科学技术人员从临场思维的角度出发,能动地、多方位地去寻找和发现。

某小区居民家中发生入室抢劫案件,现场为一室一厅结构,客厅和卧室间的墙上有个镂空置物阁,技术人员发现,嫌疑人是从居民家的总门进入客厅。经询问受害人,当晚卧室门是锁的,并且发现客厅和卧室间墙上的镂空置物阁中物品被移动,嫌疑人正是通过这个镂空置物阁钻入卧室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勘查中见,置物阁的底部距地面的高度,嫌疑人不可能一步跨过来,只能运用钻爬的方式通过,现场勘查中发现了他钻爬过程中留下了蹭擦痕,技术人员根据嫌疑人的动作行为“按图索骥”,在两侧磁砖上分别发现和提取到了数枚嫌疑人留下的手印。通过及时录入指纹查询系统,很快便锁定了这起上门抢劫案件的作案嫌疑人。

根据嫌疑人足迹判断其临场动作行为,并根据其作案过程中所到之处和动作形态去寻找手印,除发现其在来去路线上、中心现场活动时可能触碰的客体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在嫌疑人的隐蔽、窥视、蹲守处那些可依靠之物体上去寻找嫌疑人留下的手印。

1.2 根据现场工具痕迹的种类、特性寻找手印

笔者曾经历过一起很特别的入室盗窃案现场勘查,在这个盗窃案件的现场上发现,嫌疑人为了盗取五斗柜带锁抽屉内的财物,用自带的螺丝刀对带锁抽屉进行了扩缝撬压。该五斗柜靠室内的东北墙角放置,呈坐北朝南架式,其结构为:左右两边为两个柜门,中间由上至下有五层抽屉,最上面一个抽屉带锁,锁位于抽屉的中间。起初,技术员勘查现场时发现螺丝刀的撬压痕在锁的西侧部位,因此判断嫌疑人是使用左手持有工具,应该是左撇子。

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实验,最终否定了技术人员前期勘查中所得出的关于嫌疑人为左撇子的结论:五斗柜东侧靠东墙,东墙角的柜子前面还堆放有许多杂物,如果嫌疑人要站在这里撬抽屉,根本没有落脚的地方,所以他只能站在柜子前偏西侧的位置进行撬压。而站在西侧撬压抽屉,痕迹便自然会留在锁的西侧部位,这导致技术员误认为嫌疑人是左撇子。笔者经进一步实验还发现,撬压行为因位置关系比较不顺手,所以,嫌疑人可能会出现使用左手的撑压借力行为,最后,笔者顺利地在柜子的西侧柜面上提取到了嫌疑人撑压行为中留下的左掌掌纹。

现场勘查中,可根据工具的使用特性寻找手印。主要途径:分析其在使用中可能出现的双手配合及借力行为,比如一般用右手持工具,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使用左手在客体上撑压借力;再比如嫌疑人如果使用电锯、电焊等电器类工具时,在插拔插头行为中,可能会在插线板或墙壁上留下另一只手的手印。

1.3 结合作案行为,根据遗留痕迹物品的个体特性寻找手印

勘查人员要重视现场勘查工作过程的临场访问,它是寻找和发现痕迹的第一导向。在对某小区一居民家中发生的盗窃案件现场进行勘查的过程中,通过技术人员细致的临场访问,报案人反映了一个重要信息:案发后位于家门口楼道拐弯处的楼道灯不亮了,后来发现灯泡不见了。技术人员在获知这一信息后对案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第一,楼道灯是被嫌疑人取下的,目的是为了作案过程更加隐蔽;第二,案件的发生时间位于夜间;第三,楼道灯较高,在天花板上,必须要有辅助登高才能取下。基于上述分析,技术人员在楼道灯下方的楼梯扶手上提取到了嫌疑人的攀爬足迹,这又给了技术人员一个新的重要信息:嫌疑人为一个人。报案人没有发现卸下的灯泡,技术人员在现场上也没有发现破碎的玻璃渣片,根据以往的工作经验分析,嫌疑人应该是藏匿灯泡。经现场搜寻,终于在楼道一个隐蔽的角落内发现了被卸下的楼道灯泡,并从灯泡表面提取到了数枚具有鉴定价值的指纹。

现场勘查中,技术人员要根据遗留痕迹物品的个体特性,立体分析痕迹形成原理以及形成的形态。上述案例中的灯泡,嫌疑人在拆卸时肯定是要几个手指同时握住才能旋拧,当发现一个手印时,其他指位的指纹,它可以为技术人员采用多种技术手段获取犯罪证据提供必备的条件。

当然,灯泡是体积小而且透明的物体,比较容易观察,在涉及到一些较大或不透明的物体时,更需要技术人员多加思考。有一与上述案例相反的案件,在一起店面盗窃案件中,嫌疑人为了不露踪迹,在盗窃店面之前触碰过球形监视器,但勘查中技术员只看到了监视器上面朝下方有一枚指纹,提取回来发现无鉴定条件。经对这枚指纹的指位进行分析,认为应该是两个手指拿捏监视器所形成,待技术人员再去现场复勘时,监视器上的其他手印痕迹已经在店家的维修调整行为中被完全破坏。

2 戴手套作案不等于完全没有手印遗留

戴手套作案,这是犯罪分子最常采用的反侦查手段之一,这种现象的日趋普及确实给刑事技术人员在现场勘查工作中准确有效地发现、提取嫌疑人遗留的手印痕迹造成了接近“毁灭”性的冲击。但任何事物都不是绝对的,即便是对于带手套作案的现场,只要通过细致的勘查,立体的思维还原嫌疑人的临场动作细节,就可能极大地改变谈手套“变色”的不利情况。

2.1 在案件现场上出现攀爬痕迹时,充分吃透现有痕迹的具体组合去判断手、掌位置

当嫌疑人戴手套进行攀爬,在手臂大幅度前伸和手腕用力的情况下,手掌的掌根部位容易从手套内裸露出来并与现场上的客体进行接触,细心的技术人员可以发现并提取到手掌的掌印痕迹。无论季节,都可以根据手套印痕倒查掌根位置,当天热衣服穿着较少、着短袖时,往往还会出现长条状手臂印痕,在手部位置很可能出现暴露于手套外的掌根,可以根据裸露手臂位置顺查掌根、手印位置。

2.2及时发现现场上出现的破损手套印痕

在笔者亲历勘查的案例中,就多次发现有手套因陈旧性破损或撕裂等情况而出现的破口,并且通过那些破口的裸露部位及程度,从而成功提取到了犯罪嫌疑人的手印、掌印。所以,现场上出现的破损手套印痕给刑事技术人员提供了新的战机。在一起盗窃办公室财物案件中,嫌疑人戴手套作案,但为了搬开摆放在储物柜前的电风扇,在电风扇上留下了手套印痕,细心的技术员通过放大镜在手套印痕中发现了手套上的破损口,提取到了从破损口内裸露手指所留下的片断指印,一举查中嫌疑人。

3 对指、掌纹本身立体性的解读

对于现场勘查中所提取的指印,技术人员首先会对相关人员进行排除工作,以确定所取指印的可靠程度。如果在办公室盗窃案件现场提取的指印与本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认定同一,不要急于认定这枚指印不是嫌疑人留下的,要在立体视角下勘查现场进行综合认定。

某办公室里发生盗窃案件,该办公室有A、B两名会计。A会计发现他放置有公款和存放私房钱的写字台抽屉被撬,抽屉的锁舌呈伸出状,抽屉内的钱被盗走,同时发现办公室靠走廊的窗户呈开启状,窗台上有一枚鞋印,鞋尖朝内……

技术人员在勘查现场时从被盗钱物的写字台抽屉面板上提取到新鲜指纹一枚,指纹分析为左手拇指所留。通过与办公室二人的指纹逐一比对发现,提取的这枚左手拇指指纹与B会计认定同一,技术人员认定B会计就是这起盗窃案件的作案者。

这一认定结论遭到了质疑。理由是:A会计被盗抽屉边上放着电话,B会计经常使用电话,在报案人的桌子上留下他的指纹很正常。

现场勘查的技术人员认定B会计就是作案者的依据是:

(1)通过对抽屉上撬压痕迹以及所提取的这枚现场指纹进行立体性溯源解读发现,撬压痕迹的力度、角度根本撬不开该抽屉,也就是说,这个抽屉是用钥匙开启的;

(2)这个写字台的面板与抽屉面板间的结构类似于字母T的形态(图1左侧),桌面外伸,抽屉内陷,指纹遗留的位置在抽屉面板外侧上方,指纹的最上端紧贴面板的上端弯角处,并且呈包裹状,也就是字母T横线和竖线交界处的位置(图1右侧箭头处)。根据人的生理结构,抽屉呈锁闭状时,在这样的位置是不可能遗留有这样形态的指纹,只有抽屉呈开启状时才能形成。而B会计不仅没有该抽屉的钥匙,而且没有权限接触该抽屉。

图1 T字型抽屉

B会计很快交待:他为了转移警察视线伪造假象,在头一天下班时特意没有锁上过道窗户,待大家走后,从外面打开窗户,踩在窗台上进入办公室,用事先配好的钥匙打开抽屉,盗走钱物,再拿剪刀假装撬抽屉。

这起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刑事技术人员分析了现场指纹的形成原理,分析了现场指纹与案件的关联性,把原本被排除的指纹利用起来破获了案件。

4 利用探头精确现场手印的提取范围

刑事科学技术是一门包容性很强的学科,它主要体现在:运用自身的专业特性为支柱,充分挖掘、借鉴相关技能的辅助性来让技术手段发挥出更强大、更有效的作用。

随着各种科学技术不断渗入社会的日常运转模式之中,同时也为刑事科学技术工作的提升拓展了空间,如视频技术的广泛运用。在现场勘查工作中,刑事技术人员要树立这样的意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术条件提升现场勘查工作质量。

在对一起特大入室盗窃案件的现场勘查中,技术人员发现,嫌疑人从翻越现场外围围墙起就一直戴着手套,在室内所有被变动过的部位处也都发现有手套痕迹。技术人员获悉报案人儿子在自己家中隐蔽处安装了一个监控探头后,立即根据作案时间节点调看录像资料,结果发现嫌疑人在整个作案的过程中曾为了方便翻动而短暂地脱下过手套。技术人员马上找到嫌疑人所触碰的物品进行技术显现处理,成功地提取到了嫌疑人留下的手印痕迹。2个小时后,从现场提取到的这枚手印即通过指纹查询系统比中嫌疑人,直接破获了这起特大盗窃案件。

5 结语

在现场勘查工作新机制中提升规范、高效采集现场手印的能力,学习、创新、实践新的方法、途径、技术手段等等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方面是意识上的树立。

猜你喜欢
手印抽屉手套
摁下鲜红的手印
抽屉
棉手套
抽屉问题
红手印
美丽的红手印
“抽屉”问题
摁下鲜红的手印
做只手套好过冬
神秘的白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