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19-08-05 01:51刘丽萍张继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1期
关键词:机电设备实训技能

□刘丽萍 张继媛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应以“技能培养和岗位需求”为主要目标,要建立“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标准,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而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则是新时期高职院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落脚点和突破点。

一、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践教学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虽然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构建了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实验教学分散从属于各理论课,没有体系;二是课程设计内容定位与要求不明确,管理欠规范;三是实验实训设备及教学师资保障不足;四是缺少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

二、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是表征高职教育质量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实践教学通过实验、实训、实习、课外活动等实践环节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机电类人才需求的增加,众多高等职业院校先后开设了机电类专业。探索和找到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模式、方法及环节,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能通过较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训练,真正训练出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化技能型人才,是众多机电类专业教学团队的研究课题。

三、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施

(一)科学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深化实践教育教学改革。根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所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在开展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对机电设备安装调试、机电设备维护维修等岗位的对比分析,遵循职业能力递进的培养规律,融合装配钳工、维修电工、PLC系统设计师、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等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基于岗位能力需求,实施阶段能力培养,构建了“分段培养、能力递进”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围绕机电一体化的支撑技术从操作加工、机械维修、电气维修三个方面,结合技能鉴定标准,进行专业核心课程及技能训练课程设置,逐步培养学生的机电设备操作能力、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能力、机电设备维护维修能力及机电设备设计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岗位标准为主要依据、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为主要目标,以学生就业为最终目的。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学生毕业后所面向的工作岗位所要求的必须具备的实践技能,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课程设置进行整体设计,构建了“五阶段”能力递进实践教学体系,即专业认识实习、课内实验(践)、单项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环节五个环节,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较优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对学生从专业基础能力到专业核心能力再到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按照专业能力递进开设专业实践课程,构建五阶段实践教学体系。系统设计认识实习、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实践操作、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能实训、顶岗实习等这五个环节,构建能力递进的实践课程体系,逐步培养学生的机电设备操作能力、机电设备安装调试能力、机电设备维护维修能力及机电设备设计能力,将理论教学的知识体系向递进式的能力体系转化,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认识实习:通过认识实习,提升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现代企业的先进技术,了解常用机电设备的组成、电气控制要求及特点,同时通过实习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和管理情况。

课内实验(践):通过电工电子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及传感器与自动检测等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验,使学生掌握机械装调、电气装调和维修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通过机械拆装与测绘、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数控机床电气安装与调试、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现场总线技术及应用等理实一体化课程中的实践操作,在保证学生一定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机械拆装能力、数控加工能力、电气装调能力,从而提升实践能力。

单项技能训练:通过CAD绘图技能训练、机电设备电气控制线路设计、典型机床的PLC改造及装配钳工实训等单项技能训练课程,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动脑能力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应用、绘图及电气设计的能力。

综合技能实训:通过通用机床电气系统安装与维修、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机电一体化的设计与实现等综合实训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的机电设备装调、维护维修能力,使学生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取得从业资格,具备向企业员工转变的职业能力。

顶岗实习:让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过程,通过实际操作、装调、维修训练,使学生具备实践操作技能。

(二)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确保专业实践教学高质高效实施。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和首要条件,课题研究过程中,专业新建、改建维修电工实训室、机电设备实训室,新建工业机器人技术实训中心一个。进一步深化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校内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实践课程教学要求,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从保证实践教学的软件、硬件条件入手,探索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方法、内容、途径等,统筹规划,建设以教学为主,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校内、外生产性实验实训基地,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以此为桥梁和纽带,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探索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实践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和岗位职业技能。专业实践课程以教学标准和企业用工标准相统一为原则,融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考核重点与职业资格鉴定的考点相吻合。专业实践课程全面改革考核方法,专业认识实习及顶岗实习由校外企业专家和校内教师共同完成评价;课内实验(践)由教师完成评价;单项技能训练及综合实训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完成学习任务的参与度、操作规范、工作质量、相关测试(口试)等内容,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考核,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以及小组互评。

(四)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提升教师综合执教能力。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课程的实施,进一步加强专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实践操作水平。两年来,课题组教师共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11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1项;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吉林省第八届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其他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级2项、三等奖2项。

(五)规范实践教学常规管理,强化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加强实验室日常管理和实践教学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并加强实施力度,完善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加强执行力度,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管理水平。

在坚持开展原有学生课外教学技能培养活动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思路,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更多更丰富的相关技能培训活动和各级各类相关竞赛。发挥学生社团作用积极调动学生积极性,把教学技能培训活动作为一项日常事务来抓,每学期组织相关实践教师和学生组成团队进行相关教学技能指导和培训,让更多的学生受到积极影响,参与到课外教学活动技能培训活动中。

四、结语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职业技能训练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环节,是高职院校各专业的教学重点。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单指内容教学体系。本研究旨在从目标、内容、管理、保障(基地及师资)全方面进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即从机电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入手,结合专业特点制订的本专业总体及各个具体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标的集合体。从而引导、驱动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习、实训等)的合理配置及教学内容改革,进而带动实训基地及师资队伍的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机电设备实训技能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拼技能,享丰收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