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鳗土池微流水主养花䱻鱼套养草鱼夏花 效益好

2019-08-06 02:58熊昌富翁民钦
渔业致富指南 2019年14期
关键词:增氧机夏花投饵

熊昌富 翁民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绿色有机到喜食生态环境良好的溪河鱼类。花䱻鱼长年生活在水质良好、无污染溶氧充足的小溪河中,是以无脊椎动物为主食的温和型肉食性鱼类,其肉质细腻、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老百姓喜食的河鱼之一。山区鳗场水源好,水质清新,无污染,生态环境与花䱻鱼生活环境较为相近。

我县科技示范户张明仁在我站技术人员全程技术指导下于2016年2月从沙县鱼种场引进花䱻鱼冬片1万尾,在2口共6亩的闲置养鳗土池中主养,套养草鱼夏花6000尾和少量的花白鲢鱼种。经过13个月精心养殖与管理,取得了总产鲜鱼5100kg,其中花䱻鱼1850kg、大规格草鱼种2200kg、花白鲢成鱼1050kg,总产值106500元、亩产值17750元,总利润41700元、亩利润6950元的好效益。现就养殖过程和方法总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池塘为2005年兴建的濉溪镇水西川前养鳗土池、试验池两口,池塘面积为2.2亩和3.8亩,水深1.3~1.5m,长方形,呈东西走向,塘埂用钩机堆砌成土工膜护坡,进水口设在东西角,且高出排水口50cm,成对角设置,距出水口5m处设有底层排污口。池底淤泥10~20cm,壤土底质,不渗水漏水。

水源为闽江源保护区的山涧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淡水渔业水质标准,利用地势落差,用40cm管径的水泥管,把水引进沉淀池,且沉淀池高出池塘2m,每口池塘配备1.5kW叶轮增氧机和投饵机各一台,水电齐全,交通便利。

2.放养前准备。池塘在2016年1月份进行曝晒清淤40天,放养前10天池塘注水10~25cm,用生石灰75kg/亩带水全池泼洒,杀灭池塘病原体和野杂鱼。7天后加注新水,亩施发酵后有机肥300kg用于肥水,培育花䱻鱼喜食的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鱼种下塘后就有丰富的天然饵料可供摄食,进水口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进入。另根据花䱻鱼的生活习性在进水口和池塘四角摆放一些不带树叶的小杂木树枝,供花䱻鱼栖息和提供活动场所。

3.鱼种放养。2016年2月从沙县鱼种场引进花䱻鱼越冬鱼种1万尾,规格8~10cm,所放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 另搭配规格15cm以上花鲢180尾、白鲢300尾。花䱻鱼是一种以无脊椎动物为主食的温和肉食性底层鱼类,前期切忌放养鲤、鲫、草鱼等争食能力强的鱼类,以免影响花䱻鱼的摄食和生长。5月份套养草鱼夏花6000尾,套养草鱼夏花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还因促进花䱻鱼抢食提高花䱻鱼的商品价值。所有鱼种计数下塘前用3%~5%的盐水浸泡10~20分钟、鱼苗浸泡5~10分钟入池,鱼种放养工作于2月底全部结束。

不同鱼种放养规格、数量、密度及放养时间等见表1。

二、日常饲养管理

1.饵料投喂。全年以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为主,选用含粗蛋白≥40%的膨化鱼种专用料。花䱻下塘三天后开始驯食,在投饵机旁用手撒喂每天2~3次,经过7~10天驯食使鱼群集中上浮抢食,然后开始用投饵机集中投喂每天两次,上午8时、下午5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5%。饵料投喂方法,当水温在15~20℃时,日投喂鱼体重1%~1.5%;水温在20~25℃时,日投喂量为鱼体重2%~3%;当水温在25~29℃时,日投喂鱼体重4%~5%。采用投饵机,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且每次投喂时间不少于40分钟,日投喂量还应根据水温天气变化、鱼的生长活动情况随时调整,由于花䱻鱼生性温和,尽量做到饵料投足。

表1 鱼种放养情况表

进入6月上旬改投鲤鱼种专用膨化料、蛋白含量≥36%,6-8月份每次投饵前,先投喂100~200kg小浮萍让草鱼种吃到六成饱,再投喂配合饵料减少草鱼与花䱻争食。9月份以后浮萍改成部分嫩草或自种的黑麦草。

2.水质调控。花䱻鱼是以无脊椎动物为主食的温和型肉食性鱼类,为培育花䱻鱼喜食的轮虫、枝角类等浮游生物,池水应以微肥水为主,透明度应调控在30cm左右为宜,长期保持微流水,保持水质肥、活、清爽、高溶氧。春季水温较低时,进水调至5~7天换一池水为标准。水位保持1.2m左右,随着水温升高,逐步加大进水量和提高池塘水位,直至池塘水位到1.5m。当水温达到25℃以上时,进水量加到最大,为2日一换全池水,确保池水清新高溶氧。定期调节水质,6-9月每个月用生石灰20kg /亩,兑水全池泼洒杀灭病原菌和调节pH值。同时每月使用一次微生物制剂或低改剂进行水质改良。

3.合理使用增氧机。增氧机具有增氧、搅水、曝气等功能,夏秋季是花䱻鱼生长旺季,因花䱻鱼不耐低氧,应每天根据天气变化和鱼类活动、摄食等情况,适时开启增氧机,坚持三开两不开,即晴天中午开、阴天早晨开、阴雨连绵或浮头严重半夜开,晴天傍晚不开机、阴天白天不开机。科学使用增氧机,可增加池水溶解氧,改善水质,降低花䱻鱼饵料系数。

4.日常管理与记录。坚持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花䱻鱼的摄食活动、水温、水流、水色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做好每天投饵量、用药、巡塘等养殖记录。

5.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养鳗土池水源水质与花䱻鱼溪河生活环境比较相近,整个养殖过程未发生重大死鱼情况。夏秋高温季节,每月用生石灰20kg/亩兑水全池泼洒,杀灭病原菌和调节水质。5月、7月、9月用阿维菌素或鱼用杀虫菊脂全池泼洒一次杀灭水体有害虫原。食台每十天用二氧化氯500g消毒一次,此外8月、10月用大蒜素拌饵投喂一次(拌饲料),每次连喂三天预防草鱼肠炎。

6.适时上市。养至8月下旬经过半年的精心养殖部分花䱻鱼以达到150g以上商品规格,此时正是市场鱼少、价高时,适时上市既能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减轻池塘养殖密度。供应量少时可在进水口或增氧机旁放置地笼诱捕,因花䱻鱼不耐低氧所放地笼时间不能太久恐进鱼太多缺氧而死,也可在食台或进水口用鱼钩垂钓,花䱻鱼极易上钩。需求量大时可降低池塘水位在进水口用拖网捕捞,根据需求捕大留小,每次拖网捕鱼后应全池泼洒消毒剂一次(如强氧精0.5mg/L或二氧化氯0.5mg/L)。余塘花䱻鱼和草鱼夏花精心养至年底,花䱻鱼可全部达到商品规格,草鱼夏花全部养成350g以上老口鱼种,达到养殖预期目的和效果。

三、试验结果

1.整个养殖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结束,共13个月,共起捕鲜鱼5100kg,其中花䱻鱼1850kg、占总产量37%,大规格草鱼种2200kg、占总产量43%,花白鲢成鱼1050kg、占总产量20%,总产值106500元、亩产值17750元,总利润41700元、亩利润6950元的好效益。整个养殖过程共投全价配合料7吨、青饲料1.5万kg,平均饵料系数为1.85。养殖产量及收益见表2。

表2 收获及销售情况表

2.经济效益。总收益106500元,亩产值17750元,总产量5100kg,亩产量850kg,总成本64800元,其中全价配合饲料7吨36400元,鱼种、鱼苗费6800元,塘租3600元,其它药品、电费、运费、人员雇工等共计18000元,总利润41700元,亩利润6950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四、小结与讨论

1.养鳗土池良好的水源水质是本次养殖花䱻鱼成功的关键,在养殖期间常年加注新水,模仿溪河生态环境,稀释和减少水中有害代谢物,改良水体,减少病害的发生。

2.微流水主养花䱻鱼套养草鱼夏花,搭配少量的鲢、鳙鱼,全程投喂高蛋白(36%~40%)全价配合料是本次养殖成功的关健。7月底之前因花䱻鱼大于草鱼夏花,两者之间争食对花䱻鱼影响不大,进入8月份每次投料前都应先投喂青饲料让大部分草鱼吃至6~7成饱,减少草鱼对精饲料的摄入和影响花䱻鱼摄食,与草鱼争饵加大了花䱻鱼的运动量,消耗了体内多余的脂肪,提高了花䱻鱼的商品价值,又减少草鱼对高蛋白饲料的摄入,避免草鱼肝胆综合症的发生。

3.花䱻鱼适时轮捕上市,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池塘养殖密度,为全年池塘高产提供了基础保证。因花䱻鱼不耐低氧尤其是高温季节加大了鲜活鱼上市的难度,花䱻鱼在我县市场售价较高40元/kg左右,但销量不大全池1850kg从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售完。

4.本次花䱻鱼在养鳗土池中养殖成功,证明花䱻鱼在我县水源好的池塘养殖是可行的。花䱻鱼是渔农养殖致富的的又一好品种。

猜你喜欢
增氧机夏花投饵
草原鼠害防控无人机投饵试验*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精养渔池增氧机的合理设置
精养鱼池不同天气如何科学投饵
精养鱼池如何做到科学投饵
池塘养鱼如何选择适合的增氧机
做一朵夏花
夏花物语
咿呀
生如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