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分析

2019-08-06 08:30于莹莹周喜汉周昌衡柏鸽彭月黎明吉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腺瘤息肉直肠

于莹莹,周喜汉,周昌衡,柏鸽,彭月,黎明吉

(1.右江民族医学院研究生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2.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广西 百色 533000)

结直肠息肉(Colorectal polyps)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其病理类型包括炎症性、增生性、腺瘤性、幼年性等,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1-2]。结直肠腺瘤已被公认为是癌前病变,息肉-腺瘤-癌是最常见的结直肠癌发病进展过程[3]。血脂代谢异常(abnormal blood lipid metabolism)是一种常见的生活方式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但目前对血脂代谢异常与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相关研究报道得还不深入,且目前有研究认为[4-5]血脂中不同成分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及结直肠癌有不同影响,但其具体相关性尚不完善。因而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行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的2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37例,女90例;年龄2~80岁,平均年龄(53.80±12.93)岁。炎性组95例,男58例,女37例;腺瘤性组132例,男79例,女53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及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年龄、性别比较

1.2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的纳入标准及病例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电子结肠镜及病理检查明确示结直肠息肉者(腺瘤性与炎性);②临床病历资料保存完整且可查阅。排除标准:①排除结直肠癌切除史,病理活检不明确者;②存在甲状腺疾病、痛风、库欣综合征、慢性肾病或肾病综合征、原发性血脂代谢异常疾病、胰腺炎等疾病;③排除严重肝源性疾病所致的血脂异常,如肝硬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豆状核变性、肝糖原贮存病、慢性阻塞性肝胆疾病等;④近期使用影响血脂的药物及服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如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影响血脂水平的药物;⑤近期无应激状态(创伤、手术、烧伤);⑥既往怀疑或证实结直肠癌或其它恶性肿瘤病史者;⑦排除家族性或遗传性腺瘤性息肉病及炎症性肠病(IBD)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CD)和IBD类型待定及结缔组织病者;⑧临床资料缺失或描述等病历资料不完整、不明确者。

1.3 电子结肠镜检查 术前应充分了解病情,包括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生化检查和钡剂灌肠等其他影像学资料,同时向患者仔细解释检查目的、意义、安全性和配合检查的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研究对象检查前1 d无渣流质饮食并于晚上采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或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或甘露醇法清肠或严重便秘者采用灌肠法清肠后直至检查前均须禁食禁水,行常规结肠镜检查,电子结肠镜型号为OLYMPUS CLV-290SL,镜下观察到息肉后均取活检并送病理科行包埋、染色及病理形态学观察。

1.4 临床资料分析 查阅研究对象的病例资料,记录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水平、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水平、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水平、载脂蛋白AⅠ(apo AⅠ)水平、载脂蛋白B(apoB)水平、脂蛋白a[Lp(a)]水平资料;参考《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6]及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的血脂各项指标参考值范围血脂标准分别将TC≥5.2 mmol/L、TG≥1.7 mmol/L、HDL-C<1.0 mmol/L、LDL-C≥3.4 mmol/L、apo AⅠ<1.0 g/L、apoB≥1.1 g/L、Lp(a)≥300 g/L定义为血脂代谢水平异常。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中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或方差不齐,采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平均血脂水平差异 炎性组与腺瘤性组患者的各种不同成分血脂平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平均血脂水平 ±s)

表2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平均血脂水平 ±s)

注:a: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病理类型 n TC(mmol/L)a LDL(mmol/L)a apoB(g/L)a 95 4.77±1.13 2.70±0.92 0.90±0.27腺瘤性组 132 4.67±1.05 2.61±0.81 0.89±0.25 t炎性组0.682 0.808 0.282 P 0.496 0.420 0.779

表3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 [M(P 25~P 75)]

2.2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异常/正常血脂水平比例差异 腺瘤性组患者的血清apo AⅠ水平异常的比例较炎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异常/正常血脂水平比例

3 讨论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其发病率及死亡率明显上升[7]。多数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经历了息肉-腺瘤-癌变的系列演化过程[8]。有研究表明及时发现息肉并行内镜下治疗可阻止腺瘤癌变的过程,明显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9-10]。

国内外大量文献[11-15]表明血脂水平异常与结直肠息肉存在相关性,能够提高结直肠腺瘤的患病风险[16]。关于血脂代谢异常对结直肠息肉的影响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高脂饮食、低纤维素饮食起着重要作用[17-18],还考虑存在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炎症途径及IGF-I的参与[19-20]。本研究结果显示炎性组与腺瘤性组患者的各不同成分血脂平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腺瘤性组患者的血清apo AⅠ水平异常的比例较炎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国外研究[21-22]表明高血清apo AⅠ和HDL水平能降低结直肠腺瘤和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风险,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关于apo AⅠ与肿瘤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主要可能与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apo AⅠ中Kringle5样结构域(KV)是潜在的抗血管生成因子,经特殊的靶向通路抑制肿瘤进展[23]。

综上所述,本研究进一步探讨有关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血脂水平差异,结果显示apo AⅠ水平可能是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危险因素,与息肉进展过程有关。由于本研究中入组例数较少,未发现血脂与不同病理类型结直肠息肉之间的显著关联,考虑种族区域差异,仍需更大样本进行比较验证是否血脂水平的监控可作为结直肠息肉诊治重要的辅助检查,从而降低其癌变的风险。因此,对于结直肠息肉患者,应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倡导高纤维低脂肪饮食,提高检出率及尽早进行适当干预。

猜你喜欢
腺瘤息肉直肠
肾嗜酸细胞腺瘤与嫌色细胞癌的MDCT表现及鉴别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胸腺瘤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