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

2019-08-06 13:47秦赞
学周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育人机制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例如学生没有深刻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内容不够实际等。而要想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必须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革。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4-000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4.002

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承担起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历史责任。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如何进行培养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是目前所有高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教育部门提倡的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品德、智力以及劳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由此,各大高校必须充分重视起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品德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今社会形式,调整教育措施,形成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不深刻

通过调查统计可以看出,我国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首先,高校思政教育观念中缺乏全员育人的理念。从院校角度分析,一部分高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教学任务,或者属于班级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范畴,思想政治教师仅仅是学生的辅导人员;还一部分高校只关注本校专业教育能力的提升,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学校党委组织的工作范畴,应当由教育学生管理部门或者团委部门负责,与学校的专业教育体系没有必然的直接联系。另外,部分高校的专业教师将自己的工作理解为知识点的讲解和专业技能的传授,没有意识到自身也有着育人的职能和责任,没有开展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样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辅导员的工作范畴。

其次,我国的很多高校都非常关注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并没有意识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性。而专业技能的培养,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引导。所以,部分高校会缩短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时间,缩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时间,缩短人文素养教育的时间等,增加专业技能的讲解时间,增加专业实践技能的训练时间。另外,部分高校还会压缩思想政治教育费用,控制学生活动费用,从而将空余出来的费用投入到专业教学以及专业实践技能训练中。这样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被动、尴尬的地位,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受到限制。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通过调查统计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发现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还是较为薄弱的。一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研究方面表现得较为薄弱;二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团队建设方面较为薄弱;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配套设施较为薄弱。

高校的教育主要是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设定相应的专业课程,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大多数高校也是根据理工、农业、经营、管理等类别进行专业课程的设计,但是始终没有专门开设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另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工作主要由各大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师负责,研究力量非常薄弱。

各大高校并没有重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仅影响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态度,也影响了高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才的引进。另外,高校的学生人数众多,学生管理工作量很大,管理内容较为繁琐,管理难度较高,造成各大高校专职教学团队的不稳定,进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中出现了很多新人,且新人的综合实力不甚理想。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的建校规模较大,教育成本较高,导致在思想政治志愿者组织基地、思想政治党建以及思想政治宣传基地等方面的配套设施还非常落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与进步。

(三)思政教育的内容不够实际

通过对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统计,发现很多高校并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直接实施统一的教育。高校中不同的专业对于学生的录取分数要求也不同,而录取分数的不同,也就代表着学生的行为习惯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在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并没有针对学生的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而是实施统一的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模式。

我国各大高校的教育模式实施的是工学交替的教育模式,即前三年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最后一年到社会中进行实践。这样也就导致了学生仅在学校期间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忽略了他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另外,各大高校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社会不良现象以及负面思想对学生的影响。因为高校的学生不仅要从专业课程中獲得专业技能,更加要从社会岗位中获取其他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但是当今社会中存在着一些负面思想,直接导致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职业素养以及法治观念,而思想政治教师却并没有针对这一现象制定针对性的纠正措施[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分析

(一)以高校领导重视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需要以高校领导干部的重视为基础。高校领导干部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而评价高校领导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与否的三个指标是:第一,高校领导干部是否深刻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否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第二,高校领导干部是否达到思想与行动的统一,不只是口头说说,而是投入了一定的经费和精力,加强了相关配套硬件与软件的建设。第三,高校领导干部是否有效落实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否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

(二)以思想政治教师团队为核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需要以思想政治教师团队为核心,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团队是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力量。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团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专职教育辅导团队,另一种是两课在校专职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有:第一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是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思想品行、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但是,目前我国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师资力量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高。所以,高校应当有效加强思想政治辅导员的团队建设,将他们的薪资待遇提升到与专业课程教师相同,并通过职位评选、干部任职等方面的福利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到思想政治教师团队中。

(三)以专业课程教师为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需要以专业课程教师为关键。因为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学生与专业课程教师接触的时间最长,接触的次数最多,他们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大。只有充分发挥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才能够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实效性。但是,我国一直没有重视起专业课程教师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导致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以,各大高校应当通过培训提升专业课程教师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理解,引导专业课程教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个人素养以及职业素养。同时将思想政治育人责任纳入专业课程教师的年度考核目标中,强化专业课程教师的育人意识,督促专业课程教师的育人行为[2]。

(四)以教育辅导人员为重点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需要以教育辅导人员为重点。他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教育辅导人员指的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工作人员,虽然不直接参与学生的专业教育,不涉及校园的日常管理工作,但是也可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这部分主要包含以下几类人:一是各大院系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二是教学秘书,三是图书管理人员,是四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如果教育辅导人员经常出现接待方式不合理、服务不全面、上班迟到等问题,就会在大学生的内心留下深刻的影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留下负面隐患。所以,各大高校一定要充分重视起教育辅导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工作,通过各种手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五)以机关后勤人员为导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需要以机关后勤人员为导向,这部分人会对学生的思想作风形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机关工作人员是校园文化的执行者,是校园风气的体现者,也是大学生工作态度、服务态度、工作质量的示范者。他们的工作形象与工作作风对学生的影响虽然是无形的,但是影响力也是最大的。而后勤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思想精神的提升。只有专业技能过硬、职业素养较高、工作认真负责的后勤团队才会给到高校学生以积极向上的正确引导[3]。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五位一体”育人体系

要想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體”育人机制,需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组建专门的以校内党委书记为首的学生工作辅导委员会。同时,明确“五位一体”育人机制中各大主体的工作职责以及责任,制定有效的奖罚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然后,从思想政治教师中、机关后勤人员中、辅导员中选择优秀的人才加入到学生工作辅导委员会中,增强学生工作辅导委员会的力量,促进“五位一体”育人机制中各项工作的开展。

其次,为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建议坚持以下三个原则。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即要遵循专业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落实育人机制。第二,主要渠道与重要基地相结合的原则。即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上与课下各项工作的衔接。第三,不同层次与不同类型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分析专科学生与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相同点和异同点,然后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最后,成立专项职能部门,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例如设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心理健康咨询部门,学生职业发展规划部门,学生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贫困生资助部门等,针对不同的情况实施不同的专业化教育与服务[4]。

(二)强化“五位一体”育人管理

要想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需要强化“五位一体”育人管理。第一,针对学生的理想信念,要按照不同的层次实施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例如针对学生党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专题实践活动,来培养他们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价值观念。第二,提升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质量,通过一系列措施提升课堂的吸引力,加强实践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外进行实地考察,加深学生对所学思想政治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感悟。第三,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学生心理辅导组织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教育以及心理治疗等一系列的服务,同时发动各大院系的学生指导员、专业心理咨询队伍等力量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5]。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具有一定的艰巨性、复杂性、时代性。这就要求高校领导干部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思想政治教师团队的组建,发动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辅导人员以及机关后勤人员等工作人员的力量,同时创新“五位一体”育人体系,强化“五位一体”育人管理,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育人机制的发展与进步,为社会培养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文英.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五位一体协同联动模式研究[J].文学教育(下),2018(7):80.

[2]孙克美.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五位一体”新模式的构建[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1):18.

[3]蔡中兴.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五位一体”舆论引导机制构建[J].新媒体研究,2018(22):65.

[4]刘美丽.“五位一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构建[J].科教文汇,2018(12):9.

[5]唐景成.“教育无目的论”蕴含的“过程哲学”思想及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借鉴[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173.

[责任编辑 张翼翔]

作者简介: 秦赞(1981.11— ),女,汉族,河北赞皇人,讲师,政工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

猜你喜欢
育人机制五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