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理论看“小妞电影”

2019-08-06 07:23何巧妮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1期

何巧妮

摘 要:“小妞电影”是兴起于美国好莱坞的一种类型电影,近几年在世界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本文将以女性主义理论为经,以“小妞电影”的概念流动、经典案例、发展与反思几个方面为纬,思考“小妞电影”对女性主义发展的功与过。

关键词:概念的转换;经典模式;发展与反思

一、概念的转换—从弱小到凸显女性气质

(一)原始的语言本义—弱小的被保护者

小妞电影的英文是chickflick,起初“chick”这个词就有丰富的意蕴:一开始是chicken(小鸡、小鸟)的缩写,后来成为指代儿童的一种亲昵说法;最后变成了女性的附加意义。它将女性比喻为缺乏知识和见解的、需要被人保护的婴儿,如同在鸡窝里依偎着鸡妈妈的小鸡崽一样,对于外界的风雨与挫折,毫无抵抗之力,这个对女性的比喻性称谓被认为是歧视性的,因为它淡化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将女性定义为辗转、缄默、受制于男权文化的弱小者。

随着大量文本、影像的不断涌现,人们开始更多关注的,不再是“小妞”一词的原始义,而是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这一类型的素材对女性的影响与作用,这为以后的“小妞电影”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发展中更新—女性视觉的显现

20世纪80、90年代,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进入了消费时代,其中经济独立的女性具有相当大的消费能力,女性生活用品、化妆品等占据市场上很大的消费份额,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经济独立的女性显然还追求精神上的富足,这时反映女性爱情与成长、充满轻松诙谐与时尚气息的“小妞电影”在好莱坞应运而生,这时的“小妞”,从羸弱、依赖的小鸡崽形象,变成了主动掌控自己人生的上帝。

小妞电影强调了女性自身的需求——女性必须表达自我意识的话语权,后现代女性主义者对这一词汇的认同,使“小妞电影”模式的应用日趋广泛,并席卷全球。

二、经典模式

正如其他的类型电影一样,小妞电影也有着一些固有的经典模式,具体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一)赞美女性特质

小妞电影大多走“时尚化”路线。它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是靓女华服美景,也带来了时尚明亮的视觉快感,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享受。可以说,小妞电影是按照女性的审美趣味来打造的,片中的服装时髦性感,在《律政俏佳人2》中,艾丽一共换了67次衣服,包括范思哲、香奈尔、路易威登等著名品牌;而她的闺房也令女性观众羡慕不已——镜头扫到她的房间,来了一个特写:“一片粉红色—粉红色的墙、柜子、沙发,桌上摆放着鲜花、玩具熊、精致的粉红色相框、心形装饰物、满满一桌的化妆品。”后来,艾丽进入哈佛,在一片沉闷单调的黑灰色中,她使用鲜艳抢眼的各类物品也成了独特的风景。

(二)、强调女性的自我价值

小妞电影的故事情节通常都围绕着年轻女性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而展开,中外小妞电影的集合,无外乎是这样的经典母题:女性受挫后通过改变自己达到个人目标,在这一奋斗过程中,女性找到了自我,同时收获了爱情和友情。片中女性形象展现出的智慧和能力令男人折服。可以说,小妞电影展示了女性成功、自信、果敢的形象,一反以往电影中女性失败、被动、弱者的形象。正如伍尔芙在《一间自己的房间》里所说:“几个世纪以来,女人的角色,就是一面可以让人心满意足的魔镜,男人照上一照,就可以看到两倍于自己的伟岸身材。”社会制定了一系列规约,压抑女性创造力,宣扬女性的娇柔、愚蠢、无能,久而久之,这些刻板印象变成了一片坚硬的面具,嵌入女性的皮肉,直至血液与其融合为一,女性的生存能力受到了来自外界现实的挑战,女性对理想生活的幻想不断被社会冷酷的现实所粉碎。

(三)、重塑女性的情感欲望

相比较传统的主流电影,小妞电影在女性情感追求方面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肯定,它塑造的女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矜持女性,而是勇于追求爱情、承认情感欲望的女性。小妞电影中呈现出一系列大胆追爱的女性形象,一反从前默默等待的羞涩与无奈。在《一夜惊喜》中,范冰冰饰演的高管米雪主动出击,对身边一系列男性进行“真金不怕火炼”式的选择;《致青春》中的郑微面对陈孝正,使用了率真可爱的“计策”——每天在足球场堵截,在小巷里等待。小妞电影用镜头褒奖这些勇敢追爱的女性,对两性爱情做出了一番新的诠释,不再是一方的被动与妥协,而是双方的协调与统一,女性从“不敢”到“敢”的过程,男性平等对话,不再按部就班地追随“男追女”模式,为自己赢得爱情的控制权。

对于女性情感和欲望的肯定还表现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在小妞电影中,有一类女性形象是非常常见的,也就是“蜂后”类型,比如《撒娇的女人最好命》中的阮美。这类女性的角色与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女性形象截然相反,她们性感妩媚,行为较为叛逆,古怪精灵,喜欢和各种各样的男人约会,喜欢恶作剧。这类女性自由追求情感,直白地表达自身需求,看似严重违背了传统男权社会的标准,但在小妞电影中,并没有对她进行否定,而是一定程度上赞同了她的潇洒和大胆。这也肯定了妇女对于情感和欲望的需求,在影片中,女性可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性的渴望和快乐。

三、局限性与不足

(一)有一定的“男权”色彩

小妞电影”通过轻松幽默的情节、约定俗成的圆满大结局,给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的观影女性以心理上的补偿,使观影女性体验到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兴奋与挑战父权文化的快感,对女性主义作了一番丰富的诠释,但是,不能否认的是,小妞电影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不足与缺憾,有些许向男性妥协的色彩。

不管是好莱坞“小妞电影”还是国产“小妞电影”,深层结构还是归顺于主流意识形态——男性依然是世界主宰,女性最终获得幸福的途径都归结到了必须要有“完美男性”的支持与爱慕,必须要有完美的爱情与婚姻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小妞电影”没有一部是没有男性存在的,比如《穿普拉达的女魔头》,即便是打着女性成长历程的旗号,但是女主角的发展与成长都与男性分不开:女主角安迪若没有时尚导师奈杰尔的帮助,不可能马上提升时尚品味;若没有“雅痞”克里斯蒂安的及时解救,她完不成米兰达指派的刁钻任务;若没有父亲与男朋友的关心,她将迷失在物欲横流的纽约街头,难逃父权文化的制衡。

(二)、电影的成功不代表女性主义的成功

“小妞电影”在票房上的胜利,不代表女权主义运动的胜利,影片虽然把女性作为故事的讲述者,给予女性充分的“话语权”,但却以顺从父权文化制度为准绳,以不反抗和颠覆男性中心话语和父权文化为前提。“小妞电影”其实就是穿着女权主义的衣服,内心里还是遵从父权文化制度的“小妞”。就像电影《胜者为王》中所展示的,虽然有女性主义的实践——关照剩女问题,展现迷茫。但是结局却令部分女性观众质疑——女主角盛如曦最終还是克服了自己的焦虑和慌乱,选择了被众人质疑的姐弟恋,获得了一个圆满的结局。可是,进一步思考,这种既定的“圆满”,也是一种“顺从”。这种“只有嫁人才是圆满”,其实是一种对女性的不公平,关于这类话题的引申,都有一份对女性主义假面化的警惕性。

结语:在社会进步和“她经济”的繁荣下,小妞电影展现了对女性的关照和体认,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话语权的获得。但是,小妞电影中的“小妞们”,是在男权制度笼罩下蹦跶着的小妞,若要真正为女性主义迈开一大步,逃脱出父权话语的“笼子”,小妞电影的中的女性主义书写依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M].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 [美]苏珊?布朗米勒《女性特质》[M].徐飚,朱萍,译.江苏: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3]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