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在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8-07 07:36苑春艳天津市红桥医院呼吸内科天津300131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肺心病呼吸衰竭呼吸机

苑春艳 天津市红桥医院呼吸内科 (天津 30013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在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118例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有创呼吸机治疗,研究组接受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持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3%,高于对照组的6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6.24±3.14)d,对照组(24.68±2.8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PaCO2、PaO2、pH、MAP、RR、H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联合通气持续治疗,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为一种慢性疾病,肺心病一般由肺循环压力导致的右心功能缺陷疾病,严重时会引发患者的Ⅱ型呼吸衰竭发作。目前,临床多使用有创呼吸机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易出现气压伤、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1]。近年来,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中得到重视,能有效减少呼吸阻力,成为肺心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为了探索无创呼吸机在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对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118例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纳入标准:①均符合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症状[2];②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60mmHg。排除标准:①严重肝肾疾病者;②严重精神疾病者。全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中男33例,女26例,年龄52~76岁,平均(65.3±4.2)岁。研究组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54~78岁,平均(66.5±4.6)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施先以常规治疗,包含清除口腔异物、低流量持续吸氧和抗生素治疗等项目。对照组使用有创呼吸机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针对患者选择适合的面罩,每天进行呼吸通气治疗8h。无创呼吸机参数设定为同步/定时通气状态,保持12~24cm H2O吸气压力,保持3~8cmH2O呼气压,吸入30%~50%氧浓度,依据病人血气检测结果,合理调整无创通气参数。

1.3 观察指标

监测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动脉血气监测值,包括动态pH、PaO2、PaCO2指标。记录两组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心率(HR)生命体征检测指标变化。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有效和无效。有效:患者经治疗后病情明显改善,顺利脱机并成功出院;无效:治疗后病情没有改善或变重,甚至死亡[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83%(53/59),对照组为66.10%(39/59),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16.24±3.14)d,对照组(24.68±2.81)d,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动脉血气分析

治疗后,研究组PaCO2、PaO2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一天和第三天,两组p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第五天与第十天,研究组pH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对(±s)

表1. 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比对(±s)

指标 组别 1d 3d 5d 10d pH 研究组 7.12 7.23 7.25 7.27对照组 7.11 7.24 7.31 7.34 PaCO2(mmHg)研究组 62.38 61.27 56.38 51.27对照组 65.38 64.28 62.57 59.38 PaO2(mmHg)研究组 86.57 90.27 94.27 95.37对照组 82.37 86.27 87.28 89.38

2.3 生命体征监测

治疗前两组MAP、RR、HR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MAP、RR、HR指标明显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生命体征监测结果比对(±s)

表2. 生命体征监测结果比对(±s)

组别 MAP(mmHg) HR(次/min) RR(次/min)对照组 96.58 86.38 22.28研究组 92.38 79.58 18.27 t 2.876 6.657 15.381 P 0.005 0.000 0.000

3. 讨论

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主要由支气管等功能障碍,导致气道阻力增加,使患者体内二氧化碳、氧气含量失衡,呼吸效率下降,呼吸疲劳加强,引发其他器官异常。体内二氧化碳含量与高碳酸血症及其并发症几率存在正相关,早晚期血压先升高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如休克等。加强机体体内二氧化碳与氧气含量调节意义重大。疾病危险因素较多,同时与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存在因果关系,但呼吸肌疲劳,无疑是危险因素;对此,在临床治疗中,呼吸机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

BiPAP无创呼吸通气技术,能够改善患者血氧饱和度,纠正酸碱平衡。通过双水平气道正压,克服病人吸气时肺的回缩力,防止肺的气压伤,排除体内二氧化碳,从而辅助病人有效呼吸。经过无创呼吸机干预后,肺的通气量得以有效改善,疾病症状逐渐缓解[4]。体内二氧化碳与氧气含量得到控制,处于平衡状态,MAP、HR、RR等生命体征得以改善,逐渐趋于正常,表示无创呼吸机治疗方法有效。针对老年重症患者,尤其是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手术应激与呼吸肌疲劳、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险因素的影响下,更适合于有创通气治疗,从而规避无创通气治疗引起的并发症,确保良好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无创呼吸机能够有效改善肺心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病症,治疗效率显著提高,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更利于医疗水平与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在临床上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肺心病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临床探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你了解肺心病吗?4个常见症状应提前知晓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肺结核可以引起肺心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