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仪在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分析

2019-08-07 07:36刘恩智抚顺市中心医院辽宁抚顺113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4期
关键词:治疗仪外伤降温

刘恩智 抚顺市中心医院 (辽宁 抚顺 113000)

内容提要: 目的:观察将亚低温治疗仪应用于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成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划分成实施常规治疗的参照组(40例),以及实施基础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联合亚低温治疗仪治疗的研究组(40例),分别统计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进行比较。结果:比较患者治疗之后的体温、脉搏、呼吸几项指标,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比较患者治疗以后的情况,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恢复良好率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亚低温治疗仪应用于治疗颅脑外伤中,可以获得到良好的成效,明显地提升预后成效。

按照国际上提出的标准,低温划分为轻度低温、中度低温、深度低温、超深度低温几种,即温度范围各自是在33~35°C、28~32°C、17~27°C、12~16°C[1,2]。临床研究显示,把体温在28~34°C进行维持也就是亚低温状态,能够明显地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死亡率进行降低,同时积极的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提升治疗的成效[3,4],同时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问题。本研究对于亚低温治疗仪在颅脑外伤患者的应用成效情况展开观察及分析,提供给临床治疗有价值的指导,报告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对象是80例在本院实施治疗的颅脑外伤者,时间范围是在2016年8月~2018年10月。患者的纳入标准满足体温在38°C以上,患方对此研究享有知情权,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且签署了正规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为无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对此研究应用药品过敏者、恶性肿瘤者、精神障碍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划分成各40例的研究组以及参照组。研究组中,25例男性以及15例女性,年龄30~56岁,平均(42.5±2.1)岁;参照组内,23例男性以及17例女性,年龄32~58岁,平均(40.7±3.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资料,存在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于参照组的患者实施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治疗方案,主要内容就是:冰袋物理降温,将氯丙嗪25mg肌肉注射降温治疗;研究组的患者实施基础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联合亚低温治疗仪治疗方案,其他的治疗举措相同于参照组。亚低温治疗仪的应用方式为:掌控降温速度实每小时0.5~1.0°C;设置目标体温和水温分别是36~37°C、25~35°C[5]。在获得目标温度以后,进行12h的停机时间展开严密的观察,如果出现发热的情况,再进行应用。此期间,应该严格的重视对于耳廓以及枕部、头顶部等部位的保护。另外,经过肛门将温度探测仪在直肠部位进行正确的放置,复温以自然升温,需要先将治疗仪进行停用。

1.3 观察指标

对于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重要生命体征指标进行记录,即包括体温、脉搏以及呼吸频率;同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的统计学分析软件为SPSS21.0。其中,计量资料使用(±s)的方式进行表达,使用t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使用自然数(n)和百分比(%)的方式进行表达,使用χ2进行组间对比。当P<0.05时,为具有统计学价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对比情况

如下表1所统计,通过进行比较患者治疗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并未见明显的差异性,P>0.05,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以后,再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具有优势,两组的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对比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指标对比情况(±s)

组别 体温(°C) 脉搏(次/min) 呼吸频率(次/min)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n=40) 38.30±1.45 36.69±0.58 115.22±6.90 73.98±5.80 21.21±4.84 18.83±2.72参照组(n=40) 38.84±1.21 37.89±0.56 116.85±7.02 89.88±6.43 21.90±4.12 18.81±2.04 t 0.29 9.05 0.11 10.26 0.42 7.36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预后成效比较情况

如下表2所统计,通过观察患者的各项预后成效情况,结果显示在恢复较好率方面,相较于参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更加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表2. 两组患者的预后成效比较情况[n(%)]

3. 讨论

脑外伤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较高,所以已经引起医疗的高度重视。加拿大颅脑外伤协会研究显示,颅脑创伤后能够导致脑内缺氧缺血问题,以此可以导致颅内压增高问题,导致释放出机体炎症因子,进而造成体温升高的情况[6]。往常治疗因颅脑外伤导致的中枢性高热问题是应用物理降温联合药物降温举措,但是得到的成效不尽理想。

亚低温治疗仪的构成涉及到了主机、温度传感器、带冷水回路的降温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了临床相关治疗中。在颅脑外伤中枢性高热患者实施亚低温治疗仪治疗以后,能够将脑内缺氧缺血现象积极的改善,并且可以有效地将脑细胞代谢问题降低,以及缓解脑水肿情况,效果显著。但实施亚低温治疗仪期间需要严格的注意几项问题,包括应该防止产生过快的降温导致患者寒战反应,并且严密的对于体温的改变情况进行监测;降温毯的放置应该最大限度的临近于头部,确保患者的四肢末梢循环正常;维持降温时,应该防止昏迷患者出现躁动,并且对于温度传感器良好的固定,掌握住皮肤状态,避免产生不畅通的循环问题导致压疮并发症;适当的将头部抬高,以提升静脉回流和有效地降低颅内压;予以常规吸氧。确保呼吸道在通畅的状态中,同时所有的操作要坚持无菌操作标准等等。

综上所述,将亚低温治疗仪应用于治疗颅脑外伤中能够获得到良好的成效,明显地提升预后成效,得到较高的治疗效率,安全可靠性较高。

猜你喜欢
治疗仪外伤降温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准分子激光治疗仪联合CO2点阵激光治疗仪对白癜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CO2点阵激光治疗仪联合多爱肤治疗面部凹陷性疤痕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动物降温有妙招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选择困难症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