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管理措施在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管理质量研究

2019-08-07 07:36陈玉莹杨兵杨娜李额伶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东广州51008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4期
关键词:手术器械本院合格率

陈玉莹 杨兵 杨娜 李额伶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8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分析规范化管理措施在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管理质量研究。方法:分别选取本院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外来器械包260个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规范化管理前外来手术器械列为对照组,给予外来手术器械常规管理,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外来手术器械列为研究组,给予外来手术器械规范化管理,比较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情况。结果: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外来手术器械质量合格率显著(100%)高于实施前(79.62%),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消毒合格率。

医院常租用经销商提供的价格较为昂贵、更新换代频率较高且临床不常用的一些器械作为节省器械成本的一种手段,这些临时医疗器械均属于外来手术器械,多为脊柱固定器械及安装工具、人工关节及安装工具等[1]。此类医疗器械流动于各个医院间,其质量与卫生情况均由供应商进行管理,常因运输过程中手术包的破损或供应商业务员的不规范操作等原因导致其质量与卫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给手术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2]。在本院2014年以前尚未对外来器械施行统一规范化管理期间,常发现其存在未清洗干净污渍等问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为消除此类安全隐患,提高外来器械的卫生质量,本院自2015年3月起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本此研究,笔者分别选取本院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外来器械包260个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规范化管理措施在外来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管理质量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本院实施规范化管理前后的外来器械包260个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规范化管理前外来手术器械列为对照组,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外来手术器械列为研究组,两组外来手术器械包基本情况差异比较基本一致(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外来手术器械常规管理。主要包括对手术器械的灭菌、包装、消毒、清洗及回收等。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需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登记、消毒及包装,若器械存在损坏需进行及时地记录与维修,同时做好器械清点工作,保证器械的完整性。消毒供应中心需按类分区,如去污区、生活区、无菌物品存放区、包装灭菌区等,并指导针对性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方案,进行检查、记录与总结。

研究组:给予外来手术器械规范化管理。具体如下:①规范管理措施。建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制度,对其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配备专用器械打包台、超声清洗机组、水系统处理系统、全自动清洗机等消毒所需设备。建立规范化小组,由其检查、审核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对所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进行及时纠正;②规范化回收管理外来手术器械。建立外来手术器械入选标准,包括但不限于准销证、器械合格证、医疗器械许可证等。工作人员需对入选器械进行认真核对与检查,包括器械数量、名称及厂家等,并进行双方确认签字;③规范化消毒管理。工作人员需根据种类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分类,在对其进行清点时需选出污染较为严重物品并另行处理。可采用多酶清洗液对其进行浸泡,根据清洗要求及器械形状与污染程度对其采用合适的清洗方式。人工刷洗外来手术器械后可采用除锈剂,之后应用多酶清洗液浸泡,反复清洗后再放入全自动消毒机完成器械消毒。清洗消毒程序需严格按照规范完成。消毒员需对器械消毒质量进行定时监测,之后由工作人员送至包装间;④规范化包装灭菌管理。包装工作施行专人核对包装,专人检查组装。抽查外来手术器械,对不合格物品退回去重新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灭菌,以保证灭菌质量;⑤规范化记录管理。外来手术器械的灭菌、包装、消毒、清洗、分类及回收等内容需做好规范化记录,并进行存档,对质量管理进行全程跟踪。

1.3 观察指标

比较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消毒供应中心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均经准确核对后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用n(%)表示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外来手术器械质量合格率显著(100%)高于实施前(79.62%),差异显著(P<0.05)。

表1. 比较规范化管理实施前后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情况 [n(%)]

3. 讨论

长期以来,医院仅对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忽略了对器械的清洗与管理,而手术器械若得不到彻底的清洗常导致污渍或有机物的存在,从而影响灭菌成功率。外来手术器械未纳入规范化管理前,清洗工作多由器械公司的业务员进行处理,而业务员自身素质与医学知识水平存在良莠不齐现象,无法保证其按照相关步骤及要求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与消毒,致使器械残留污渍,清洗不够彻底,对灭菌效果造成影响[3]。传统管理方式采用手术室工作人员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后送往消毒供应中心进行灭菌,虽具有一定效果,但并不理想[4]。而消毒供应中心作为专业的灭菌消毒科室,需对其所属员工提出更高要求,提升业务素质[5]。在外来手术器械纳入规范化管理后,不但能够使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效果得到有效保证,还可使手术室人员无需将心思致力于对手术器械的清洗与消毒,可以专业于手术操作的配合,使手术得以顺利完成[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管理措施实施后外来手术器械质量合格率显著(100%)高于实施前(79.62%),差异显著(P<0.05)。研究结果与刘冰等[7]结果类似,提示采用规范化管理措施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管理可取得显著的效果。笔者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人员领导下,对规范化管理方案进行制定,并对其实施、检查、记录及总结进行认真落实,同时完善并处理外来手术器械的质量问题,对紧急风险制定预案,突发事件制定处理流程,降低医疗隐患的发生。

综上所述,对外来手术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高消毒合格率。

猜你喜欢
手术器械本院合格率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
202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达97.8%
风险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处理流程中的应用探讨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持续质量改进对手术器械供应及时性与准确性的影响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操作程序在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提高铝电解电容器合格率的多元化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