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无心
喝水一直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最近,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表示“每天饮用超过4升水可能会中毒”。这个观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喝水呢?
喝水一直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最近,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表示“每天饮用超过4升水可能会中毒”。这个观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喝水呢?
人体内占比最多的物质是水,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呼吸、出汗、大小便等途径失去一部分水。喝水的目的,也就是要把这部分水补上,否则身体就“脱水”了。
一个人一天会失去多少水并没有一个统一确定的数值。不同的研究者得出的数据不尽相同,“男性3.7升、女性2.7升”是国外广为接受的数值。专家建议每天饮水不要超过的量,可能也是根据这两个数字而来的。这个数字是指“每天摄入的水量”,而不是“每天需要喝的水量”——前者还包括食物中所含的水。
中国推荐的水摄入量与此不同,总量是2 700~3 000毫升。除去饮食中提供的,推荐每天喝水的量是1 500~1 700毫升。
这只是一个笼统的量,并不是说喝不到1 500毫升就不可以,超过1 700毫升就“过量”了。具体到一个人需要多少水,还跟体重、活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体力劳动与大运动量的人出汗多,自然需要的水就要多一些。如果吃的食物中蔬菜、水果、粥、汤比较多,那么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就会多,需要喝的水就会少一些;反之,如果吃的主要是油炸和烘焙类的食品,食物提供的水就比较少,那么需要喝的水就要多一些。
专家给了很具体数字:每天超过4升可能会中毒,建议男性控制在3.7升内、女性控制在2.7升内。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指导值”,并不是说超过4升就会中毒,而不超过控制的数量就安全。水中毒的原因在于:当体内水摄入过多,会导致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失去平衡,更多的水进入细胞,破坏了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这种现象对于脑部细胞的影响极可能是致命的。
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身体的正常代谢能力无法顺利排出体内的水。这就像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正常情况下降大雨的水能够被排掉,因而路面上不会积太深的水。但如果遭遇几十年不遇的大暴雨,或者上游水库决堤,那么水无法及时排除,市内道路就会积水甚至被淹没。不同的人就像不同的城市,排水系统的容量各不相同——体重50公斤的人和体重100公斤的人,体内能够容纳的水和相同时间内排出的水,会有明显差别。
在正常情况下,人们不会一次喝下那么大量的水,但有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大运动量之后、在炎热的天气时劳动或赶路之后、农药或者饮食中毒之后……人们有可能连续喝下大量的水,也就有水中毒的风险。
所谓“推荐摄入量”是针对一般的情况而言。在一些特定的环境或者情况下,喝更多的水是有必要的,大家也不要因为担心“水中毒”就不敢喝水。
以下情况需要多喝水
运动:运动会导致人们出汗过多而失水,所以避免“脱水”至关重要。但是,不要在运动之后立即喝水,而应该在运动前就先喝一些,然后在运动间隙补充一些,最后运动之后再喝一些。如果运动很剧烈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比如打球一个小时以上),人体因大量出汗不仅失水严重,还同时排出了大量电解质。这种情况下就要考虑喝“运动饮料”,也就是含有电解质和糖的饮料,避免电解质失衡和低血糖。
湿热环境: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人体脱水会很严重,需要大量喝水。如果天气高温并且潮湿,那么人体不容易出汗,身体表面会维持高温,就容易出现热休克。这种情况下,多喝一些水有助于身体降温。
患病情况:患有结石、痛风等疾病的人,需要喝更多的水来降低结石成分的浓度,帮助它们排出。普通人群出现发烧、呕吐、腹泻等症状时,脱水会比较厉害,也需要喝更多的水。
孕妇和产妇:孕妇和产妇也要避免脱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属的“妇女健康办公室”的推荐是:孕期妇女每天喝水2.4升,哺乳妇女每天喝水3.1升。
正确喝水的关键在于,要把这些水尽量分到一天之中的不同时间去喝,让身体有充足的时间去代谢水,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摄入水”,才是避免“水中毒”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