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博:农业电商创业的社会责任

2019-08-09 01:51方丹敏
大学生 2019年8期
关键词:密云蔬菜电商

方丹敏

孔博: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回乡创业,创立农业电商品牌“密农人家”。2015年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现已成密云电商农业领头羊。

回乡创业的农村娃

“外形圆润,自然鲜红,掰开一个,饱满多汁,沙楞楞的果肉很是诱人,入口清甜微酸……可当水果。”

“首都水源供应地密云水库,这里水源干净、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远离污染,为蔬果的种植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这是微店密农人家对密云原味1号西红柿的介绍。“密云品质,健康安全”是密农人家的金字招牌从2012年初回乡创业,到现在年销售额达到3600万,密农人家直接對接了10万家庭蔬菜直销。创始人孔博声言自己的创业,是逐渐在电商农业中找到自我定位的过程。

2008年,孔博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城里一家投资公司上班,在城里工作的三年里,“每天从密云坐980跑国贸,往返将近4个小时,每天很累,始终没有找到融入城市的感觉,当时想如果能回到家乡做点事就好了。”大概也是机缘巧合,一次孔博跟着领导出去吃饭,席间同事们点了几份有机蔬菜,特别贵。从小吃密云蔬菜长大的孔博,第一次注意到城里人对蔬菜品质的需求和市场前景。当他把家乡密云的土鸡蛋、蔬果带给同事品尝时,同事们的评价高出天际,纷纷问他能不能长期供应。他这才知道,自己从小吃到大的密云蔬菜,北京城区的人很少有机会吃到。一是因为量少,二是密云蔬菜基本都做直供,很少流落到市场零售。 “我那时候自己做投资咨询,看到了这个商业机会,就想趁着年轻试试,不行再回去上班。”

回乡创业的路就此开始。

工科生的一笔糊涂账

2012年和爱人一起回到密云家乡,在网上开店卖密云土特产。“卖得最多的是鸡蛋,挨家去收鸡蛋,不知道怎么包装,也没有配套的快递,光包鸡蛋就想了各种办法,用卫生纸卷起来跟地雷一样放里面。”采货、打包、客服,两人全包了。

没想到第一年就做了75万的销售额。年底两人一算,利润将近有20万——原来手里一分钱没有,到年底还有20万,这剩下的就是利润啊!“媳妇说还没有算咱们的工资呢,我说这个是咱们自己的事儿,怎么算咱们两个的工资?不算房子不算工资,就算最后留了多少钱,就觉得利润可以。”工科生做买卖,算的是一笔糊涂帐。

就这样稀里糊涂算账,稀里糊涂挣钱。孔博的网店每天订单爆发式增长。自称重度物联网用户的孔博认为是创业赶上了电商农业红利期,人们已经习惯从网上买衣服和鞋帽以后,逐渐意识到网上也可以买蔬菜和肉蛋,而这一时期,北京城区范围内网上卖菜的,孔博是第二家。

发现自信的大奖赛

虽然前三年利润增长很快,但当时的孔博始终不觉得自己是在创业,压力更多的还是来自身边的熟人社会。“大家觉得你好不容易考出去的又回来,肯定在市里混不下去了。前三年特别怕去农户家取菜时遇到同学,不敢正视自己。”

创业路上遇到的事儿一件接着一件。2013年遇到禽流感,所有的鸡和鸡蛋类农产品网上不许可卖,看着五个员工每天来了就坐车间等着,什么也干不了,这让孔博十分焦虑,却也促使他下定决心把密云的蔬菜水果搬到网上卖,就此打开新的市场。就这样闷头干,客户量逐年增长,为此搬了两次家,但是运营模式基本上还是对接一家家个体农户。有时候也会焦虑:为什么菜价好时农户不愿意卖给我,东西卖不出去了一个劲儿地往我这里送?

2015年初,孔博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领导要跟他见面谈谈。他当时第一想法就是躲。“找借口不见还不成,区农委的冯杰明副主任带着廖科长直接敲开了我的门,随后张天杰主任又好几次上门来,把我们和政府连起来了。”农业服务中心给孔博对接了蔬菜生产基地,解决了供应量不稳定的问题,又协调区里为包装车间供了一些更规范安全的设备,建立了无公害农残检测车间,申请了绿色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不沾亲不带故,政府为什么要帮自己?和张天杰主任的几次谈话,孔博意识到了自己做的电商农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引领意义。“张主任说政府帮我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希望我做大做强,作出样本,在我的带动下密云能复制出更多的农业电商企业,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打造密云的整体农业品牌,通过产业兴旺的方式推动种植端的提升。”     政府扶一把,让孔博看到的不仅仅是自身企业的发展前景,更看到了自己创业的社会价值,这给孔博带来了极大的鼓舞。最终让他完全建立自信的,是2015年底回母校领了一次奖。

这个奖,是首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第一名。

“当时还是同事给我报的名,我就想每天活这么忙,哪有时间参加这个?但是没想到参加了以后,得到了近半年的培训机会,教你怎么写商业项目书,怎么分析市场,怎么回答投资人的问题。 ”

那是孔博疯狂吸收营养的日子,通过几轮比赛,结交了一堆创业的朋友,“海选一千进一百,一百进二十,二十进十,最后十人决赛,PK掉全是海归的团队,PK掉当时正火爆的共享单车,哆哆嗦嗦站到了最后。以我们的特色优势,最终拿了北京市第一。”

对孔博来说,得到市政府40万创业奖励津贴是其次,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敢把自己做的事叫创业了。最终决赛场地选在了北理工,母校主场得到荣誉,给他带来更大的自信。

也是在2015年,孔博在北京城里上班的同学辞职加入了密农人家的运营团队,从七大姑八大姨亲戚帮忙为主的作坊,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有74个人的专业运营团队,对接了五百多家农户,七十多家合作社。

2015年以后密农人家进入快车道,当年销售收入达到1080万;2016年销售额达到2600万,此后每年销售额不断增长,2019年已经达到3600万。

电商农业的探索者

当天早上九点之前下单,可以保证当天摘的蔬菜下午送到家。密农人家坚持当日采摘当日送达,给客户新鲜安全好味道且可追溯的农产品。农业电商一边对接农民,一头连接市场,得到的反馈都是最真实的需求。当消费者需要更多有特色的差异化的农产品,老百姓也希望有人指引生产时,孔博带着密农人家从2015年慢慢转型,从农户有什么收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鼓励农民种什么。    “原来自己会懊恼,农民为什么好的时候都给你,不好的时候收不上来,好不容易卖好了农民断货。我们以前更多地把风险担在农民的身上,没有一个兜底的,种少了被疯抢,种多了无人问津,这都是因为农民不知道种多少。我们意识到这点,提前签合同,让他们旱涝保收,我们跟农民连接更稳了,产品供应量有了,做的产品也更丰富了。”

2016年在密云区农业服务中心支持下开展农业电商培训;2017年开辟百亩荒地作为试验田引进新品种,开发新产品;2018年对接国家贫困县滦平,将密云的特色无籽山楂收上来,委托滦平加工生产成无添加的山楂卷,并将它在电商平台上打造成爆款产品,实力扶贫。在一步步为家乡作出实事之后,孔博开始思考,如何在自利互利的基础上,更好承担起青年创业者的社会责任。

带动企业更快增长,再上一个新台阶。 “我们这群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一直特别幸运能够回到家乡做点喜欢做的有意思的事。家乡党委政府给我很多支持很多荣誉,我们要想企业发展,农民有更多的收益,农民的产品将来要更有特色,老百姓能够不苦,不至于滞销了要靠爱心解决。我们想通过我们的方式去可持续地帮助他们。”

猜你喜欢
密云蔬菜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密云职工勠力同心再战疫
密云区总工会慰问防疫一线人员
大棚开直播 密云“新农活”
奇怪的蔬菜
蔬菜
密云区部分古树健康评价
电商鄙视链中的拼多多
电商下乡潮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