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稳”一点

2019-08-11 23:50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9年24期
关键词:结尾处高考作文段落

2018年高考作文阅卷在文体方面的具体要求是:一类文,文体特征鲜明、规范,行文流畅(有文采);二类文,中心有不同程度的松散,个别段落有游离的情况,例证与观点结合论述不是很紧密;三类文,中心有些松散,有游离中心的部分,例证与观点结合论述不吻合,文体不清,语言不够通顺。高考作文虽然都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但是一般又要求“确定立意”“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文体特征鲜明”等等,所以考生写出来的作文一定要文体特征鲜明,或议论文,或记叙文,或说明文,而“立意”“思考”“认识”等词语要求考生尽量写成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便于发表考生的“立意”“思考”和“认识”。不管哪种文体,都要做到表达清晰,结构严谨。

一、凤头华丽,直奔主题。

一个好的开头,一般要求简洁明了,直奔主题;文采斐然,意境深远;具有意味深长的韵味、悠远深邃的高度。较好的开头方法有:(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引领全文内容;(2)引用或化用古诗文、流行歌词等,彰显文化底蕴;(3)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添文采;(4)借助富有哲理的题记,点明中心内容;(5)概括引用作文材料,明确提出中心论点。例如以下开头:

仰望星空,揽得日月光华;脚踏实地,方得朗朗乾坤。仰望星空,要求我们有远大的志向;脚踏实地,则要求我们立足实践,勿尚空谈。要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立志为先,实践为要。(运用对偶、排比,选自《立志为先,实践为要》。)

二、结构清晰,整体一致

結构混乱的作文,内容再好,文字再漂亮,也无法正确地传达思想。有时,也许每一个段落都安排得很清楚、中心很明确,但是如果段落之间缺乏连贯性,那么整篇作文就会缺乏核心,显得很散。

在整体思路的安排上,考生要明确“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明白每个部分的作用、目的,同时做到每个部分之间的逻辑连贯、整体一致。

本论部分包括并列式、递进式和对照式三种: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角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递进式,就是围绕中心逐层深入地展开论述;对照式,就是从论题的正反两方面入手,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得出结论。

在每一个具体分析的段落,我们可以按照“中心句+过渡句+材料句+论证句+收束句”的思路展开,避免简单地罗列事例。

三、豹尾点题,彰显才华。

一个好的结尾,要能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标题、开头,首尾圆合;展示才情,彰显才华。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前后照应。一是照应作文开头,形成首尾照应;二是紧扣作文题目,形成文题照应。这样,作文结构完整圆合,具有整体美感,也能体现出考生的构思是严谨的。

2.引用诗文名句,展现文学底蕴。在结尾处引用名言、诗文,既能有力地突出论点,概括全文;又能展现作者丰厚的文学底蕴。例如: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那刚刚萌芽的种子。

3.使用修辞方法,文句意蕴丰富。结尾处使用排比增强气势,对偶严谨整齐,设问发人深思,比兴引人入胜,博喻生动形象,对比立场鲜明。

4.句式摇曳多姿,表达丰富感情。结尾处多使用整句,能突出中心论点,增强论证力度。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9年,我们将迎来祖国70周年华诞。70年间我们经历了这样一些大事:开国大典、大庆油田、三年自然灾害、两弹一星、三峡工程、非典、载人飞船、中国梦、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等。

70年披荆斩棘,70年风雨兼程。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正处于历史与未来的交接点。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你将对祖国说些什么呢?请以此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材料充分体现了“交际情境”的限制和材料间的“有机关联”——70周年华诞背景下,青年站在历史与未来的节点对祖国告白。这一命题紧扣“立德树人”的导向,与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和特点相吻合。试题中的“交际情境”设置,要求考生在作文中必须有“新时代的青年”——“我”的体现,突出作者意识;同时又要求“对祖国说”,强调了要有写作对象意识;材料中所引用的事件要在行文中形成有机关联,很好地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和思辨能力。

就本题而言,写作难点在于如何在交际情境中使所选取的“大事件”形成紧密的有机关联,从而使作文情理兼具、文质兼美。可从以下角度进行立意:

1.继往开来,扬帆逐梦;

2.新时代新青年,再铸中国梦;

3.走好新一代的长征路;

4.踏时代征程,逐世纪之梦;

5.新时代,新青年,新梦想。也可从其他角度进行立意,言之有理即可。

猜你喜欢
结尾处高考作文段落
蛋炒饭的哲学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用"设疑"体现“学让引思”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心理小测试
高考作文两关注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