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

2019-08-11 23:42张旭
民主与科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科技研究

张旭

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政府部门也要根据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民营企业的新需求,优化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民营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其中的“7”,即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可以说,我国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政府部门也要根据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和民营企业的新需求,优化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

一、科技创新进入新时代

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对各行业产生颠覆性影响。人工智能作为一种使能技术渗透到各个行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模式。未来随着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的突破,这种智能化的渗透和颠覆将更加剧烈。5G快速布局将带动物联网、自动驾驶、虚拟现实等创新性应用。未来十几年或几十年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可能带来算力的指数级增长,将全面影响产业、社会乃至国家安全。

对于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进程,也有不同观点,认为革命性变革尚未到来。我认为,借用美国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所说的一句话:“未来早已到来,只是分布尚不均匀”。新的科技革命不是凭空长出来的,它根植于现有的科学和技术,是在此基础上的交叉融合、继承发展。所谓的分布尚不均匀,是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匀。在时间上,逐步演进,逐步深化;在空间上,不同国家、地区和创新主体,由于基础不同,环境不同,对科技变革的感知有巨大差异。

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实践表明,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由于具有强烈的路线不确定性,思想的种子可能来自高校院所,但最终的决定性一击,都来自在市场一线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美国经济之所以长盛不衰,就是一代一代企业家抓住了每次技术变革的机遇。因此,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能否抓住机遇,关键在企业,特别是创新型的民营企业,企业兴则国家兴。

二、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要有新的认识。各种数据和事实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已经从富起来,逐步走向强起来。强起来,靠的是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内生动力。根据《2018年欧盟工业研发投资排名》,华为公司以891亿元人民币的研发投入名列中国企业之首,在全球名列第五位;阿里巴巴以229亿元排名国内第二,腾讯公司以176亿元排第三。以阿里巴巴为例,双十一海量交易后面,是强大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最近美团点评被美国快公司(Fast Company)评为2019年度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一般认为美团点评是外卖公司,但实际上,为了给最合适的骑手发送最佳配送指令,它的智能调度系统在高峰时期,每小时要执行约29亿次的路径规划算法。

另外一个重要趋势是一些龙头企业开始重视原始创新,投入基础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较弱,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总额比例偏低,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企业基础研究投入不足。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企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近一年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最深切地感受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切肤之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我国一些龙头民营企业开始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例如华为公司在世界各地建立实验室,在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开展研究布局;阿里巴巴公司在2017年建立达摩院,在人工智能、芯片、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开展研究;腾讯公司为青年科学家设立“科学探索奖”等。可以说,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将开始弥补我国创新体系最薄弱的一块短板。

三、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

多年来,各级政府部门采取多种政策工具,加大对科技型民营企业支持力度。一是利用普惠性政策加大对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例如,通过高企认定,降低所得税税率;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企业税收。截至2017年末,全国共有高新技术企业13.6万家,减免税收超过1800亿元。创新券作为一个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工具,在各地普遍应用,降低了企业创新成本。二是加强高质量科技成果的供给。特别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在技术转移体系的建立、成果转化所得税优惠、取消成果评估认定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政策突破。三是面向国家目标,通过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创新。目前,在已经部署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有超过一半的项目由民营企业牵头或参与。四是布局建设创新基地,包括企业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开放创新平台等。

但是,面对世界科技创新的新形势,民营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的新趋势,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要求,各种政策措施还存在缺位、越位和错位等问题,需要持续优化。

四、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指出:“民营企业还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总书记的讲话为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世界各国针对人工智能、脑科学、5G、量子信息等领域的国际竞争纷纷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我们也要不断优化政策措施。对此,建议:

第一,加大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各级政府研发项目安排上,自觉或不自觉的,都有更加重视大企业的倾向,缺乏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研发资助的渠道。但今天的中小企业,明天就可能是阿里或腾讯。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投资,就是对未来的投资。这种投资带有很强的附加性(additionality),因为对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高,社会資本不愿介入,企业也难以享受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这笔资助对企业就是雪中送炭。不少国家都选择加大对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研发活动的支持。美国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和小企业技术转移计划,每年向科技型初创企业和小企业提供研发资金超过25亿美元,支持约5000家企业。德国通过各类创新计划和共同研究计划每年资助中小企业超过12.2亿欧元。韩国政府2018年拨款10亿美元支持中小企业研发。建议我国在中央和地方层面设立专门的经费渠道,资助中小科技型企业独立或与大学、科研机构以及龙头企业联合开展研究,更好地承接和转化科研成果。

第二,让政府投资基金更精准地支持初创

企业。

政府投资的风险基金是初创企业重要的资金渠道,是科研成果商业化的催化剂。我国不同部门和地方政府成立了很多支风险投资母基金,但所资助的子基金普遍存在规避风险,更多投资于后期具有较强确定性企业的情况。这一方面违背了政府投资基金设立的初衷,另一方面,还挤占了私人投资基金的市场空间。建议在针对母基金的政策设计上更多容忍风险和失败,更精确瞄准初创企业、中小企业,瞄准高校院所成果转化。

第三,改变资助环节的错配,大力支持企业基础研究。

尽管一些龙头企业开始投入基础研究,但总体而言,我国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仍然薄弱。美国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占到全国基础研究投入的20%左右,我国对应的数字是1.5%。以量子信息领域为例,美国企业已经接棒成为研发主体。谷歌公司已开发拥有72超导量子比特的量子处理器“狐尾松”,微软公司从2004年开始研究基于拓扑量子比特的量子计算机,并主导形成创新

生态。

基础研究具有外在性(溢出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共品或半公共品,需要政府支持。我国各级政府在研发项目安排上,往往把基础研究任务交给高校院所,把后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任务交给企业。而为了保证项目成功,企业往往选择较为成熟的技术路线,项目难以避免进入竞争领域,这样实际上政府做了市场能做的事。建议在重大科研项目安排上,充分认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在企业已经形成较强竞争力的领域支持企业开展基础研究。

第四,对创新业务采取宽容审慎的监管

态度。

民营企业进入的新业务领域往往处于创新的风口浪尖,没有过往依据可寻,很可能处于政策边缘地带。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数据是重要的创新资源,但围绕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使用,就涉及到数据权力和个人隐私等问题,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但不能因噎废食。马化腾近日说,如果当时因为即时通讯冲击电信运营商就被禁掉,那也就没有今天的微信。建议在创新业务方面,政府在守住底线的同时,采取宽容审慎的监管态度,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给予新业务新企业成长空间。同时,政府应采取措施,加大数据供给和开放共享力度,降低中小企业进入创新业务的

门槛。

第五,营造有利于企业成长的创新生态。

随着我国向创新型国家迈进,政府职能应更多转向为创新提供土壤、空气和肥料,让创新主体自由生长。所谓的土壤、空气和肥料就包括良好的营商环境、较低的创新成本、大学和研究机构高质量成果的溢出、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化的空间、多元化的文化氛圍、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等。建议各级政府部门,把资源更多配置到创新生态的营造上,让各类创新主体都能找好自己的位置,高效协同,不断衍生发展,让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

责任编辑:王卓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科技研究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